【每日一题】孔子的无为与无不(二)
【每日一题】孔子的无为与无不(二)
不请自来。
(1)孔子的无为,是指自然界中的自然无为,突出“事情在人为”这一事实,将天道的宗教性转化为人的内在道德,从而增强人的责任感和道德尊严,面对天命的局限,可以勇担重任,努力奋斗。以人为事”和“以天为事”,即“义命分离”。强调内在的发展,而不是听天由命。怀疑,人格本尊的颜色会褪色。孔子认为,天作为自然的创造力量(自然之天)道家的无为哲学,采用静默运动的方法,而不是强制ed干预。天的这个性格,赋予了人类,尤其是圣人。例如,尧舜为天而治,为无为而治。他们发挥了天国的客观概念。天意不会干涉自然和人类的事务。 “天”与“天道”依序运转,生生万物。
(2)老子的无为意思是“什么都不做”,而“无为”的意思是没有人的行为道家的无为哲学,所以只要消除人的行为,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最智慧的人生就是顺道而行,即自然的无为,不受肤浅智慧所造就的道德文化(如礼节、财富、知识)的束缚,而是按照自然规律生活,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地发展。以“无为”求“自然”。”老子曰:“日损,再损,无为。”
(3)庄子的无为与老子的类似,都说“无为而无为”,但比老子的无为更极端。庄子认为,在位者应该像造物主一样,修炼万物不取其功,唯有贤者,才能尽其所长。治国要顺其自然,不偏不倚。庄子甚至认为君子无贤,圣人如强盗。在庄子看来,谁想靠治国来吹嘘道家的无为哲学,都是被自私和名利驱使的,只有像许攸这样不肯放弃世界的人,才是真正的神,真正的人。当然,庄子的观点是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差异都只是源于人为的“划分”和“歧视”,而没有意识到世界的本来面目是平等的。因此,一切都有它的绝对价值,并且我们不应该使用区分来定义有用或无用。这是没用的。人的内心需要摆脱这些偏见,顺应万物的变化,才能入道,不受差异的束缚,自由地生活。在死水界,这样的人是真人。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孔子的不作为是自然的无声运动,而不是强行干涉人,而不是说人应该什么都不做。这是命运,因为成功是未知的,但完成它仍然是人的责任。道家无为的目的是使万物“自然”。可见【每日一题】孔子的无为与无不(二),孔子的无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内在价值,道家的无为也看重人,但是以自然为中心的。
这种差异体现在国家治理上。孔子比较进取,强调责任、德行、礼义,而道家则强调无为而治。老子认为道德文化是人为的,而这些价值观随着“道”而变化。我们不应受制于不断变化的道德和文化价值观。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仁义成为人们自然发展的桎梏。
当然,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点。孔子的无为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必须强调人的行为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结果。老子和庄子也强调人。人的本性,如果这么说,发自内心的仁义似乎与本性相契合。
老子和庄子的武威的相似之处,上面已经提到过。它们的区别在于,老子更强调道的本体意义和自然规律,而庄子则更强调人的自主和自由。这也体现在实践中,老子的“无为而无为”更有利于治国【每日一题】孔子的无为与无不(二),而庄子的观点更适合个人的自由,将无限的自由落实到人类生存的现实中。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