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至圣(创始人)孔子和复圣颜回、宗圣曾子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儒家至圣(创始人)孔子和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一起将儒家思想逐渐传播、发扬光大,尤其是孔子、孟子分别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游列国,推行儒家政治主张,希望能得到各国国君的重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见效慢,而且对国君本身的“仁爱”品格要求高,再加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因此事与愿违,孔子、孟子一生不得志,自嘲“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此时的儒家如同道家、法家、墨家等一样,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并无突出地位和社会影响,更没有成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儒家创始人-孔孟
春秋战国结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对于采取什么样的思想治国,就发生了著名的“李斯与淳于越之辩”。淳于越是儒家代表人物,他主张秦始皇事事都应效仿古代圣王,应该用先王之道来治国;不按照古制来治理国家,天下是不可能长久的!李斯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同学,也是法家代表人物,他提出“时移则世易,世易则备变”,古今不同,制度亦当不同,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否则也不会有当今的圣朝。秦始皇当然喜欢法家李斯的主张,什么事都自己说了算;厌恶那些读孔孟之道的儒生,这也就是后来“焚书坑儒”的部分原因。秦国采用法家思想治国,实行文化专制,其它学派思想完全被清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完全没有教育,以致于强大的秦帝国15年就土崩瓦解,快速灭亡了。
秦朝儒生淳于越
秦始皇的劳民伤财和穷兵黩武把夏商周三朝2000年积累的社会财富全部耗光,再加上经过轰轰烈烈的四年楚汉战争,汉高祖刘邦建立的大汉帝国一贫如洗,只有天子出行有马骑,宰相出门只能做牛车。汉高祖刘邦、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四朝约70年审时度势,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治理天下汉代的儒家思想,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经过70年的修养生息,到汉武帝刘彻时国力得到恢复,国库充盈、国富民强。汉武帝作为文治武功的一代雄主,希望汉家王朝能长盛不衰、永世相传,但碍于刘姓祖上是平民出身,坐稳天下总感觉名不正、言不顺,合理性不足,不够自信,因此他三次下诏(《天人三问》)征询天下有识之士提供治国方略。西汉著名儒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记》作者司马迁的老师),河北人董仲舒在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汉代的儒家思想,深得汉武帝的赞赏儒家至圣(创始人)孔子和复圣颜回、宗圣曾子,系统地提出了“授命学说”、“三纲五常”和“天人感应学说”。
新儒家董子-董仲舒
古人认为天子(皇帝)是上天之子,是受上天之命成为人间之王,开国皇帝是受了天命的,是合理合法的,他的继承人也就合理合法了。汉朝之前的夏朝、商朝、周朝、秦朝的祖先都是尧帝时候封的诸侯或王,所以在当时百姓心里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合理的;而汉朝刘姓祖上是普通百姓,虽然得了天下,但从心里自己也是不自信的,总觉得刘姓做皇帝的合理性不足。鉴于此,董仲舒回应汉武帝:春秋末年鲁国西部出现的一只麒麟(著名的“西狩获麟”的故事),就是天降祥瑞,上天授命孔子为人间之王;只是孔子由于年龄等各种因素,没有成为人间之王,但孔子是授了天命的,孔子知道200年后有刘姓后人会继承他的衣钵,他写得《春秋》就是给他的继承人设计的政治制度。董仲舒给汉武帝设计了一个套,要解决刘姓汉家政权的合理性,你就要尊孔子,因为刘姓的天命是从孔子那里继承的,尊重孔子,刘姓的汉家王朝就是合理合法的,所以汉武帝刘彻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成为后世几千年来的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奠定了儒家崇高的地位。
汉武帝刘彻
董仲舒在回应汉武帝《天人三问》的第二问,怎么治理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吸收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用“三纲五常”来治理天下。“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纲”就是渔网的主绳,捕鱼时只要拉住大绳子,小绳子“目”就自动受控,这就是“纲举目张”成语的典故。“三纲”就是说治理天下只要抓住这三个主要关系,广义的君臣就是上下级的统称,所有关系就理顺了,天下就好治理了。直到现在,整个社会关系也没有超出这三种关系,可见董仲舒的伟大之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的,对应人的五种品质:仁、义、礼、智、信,教育天下百姓人人具有这五种品质,天下就不治而治了,这个治国方略被汉武帝接受并应用。但后世统治阶级有意无意误导、曲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成为统治、愚弄、压迫臣民的工具,更是妇女身上的桎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完全不是董仲舒的本意,董仲舒地下有知,会大呼冤枉!
“三纲五常”学说
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皇帝的权力达到了巅峰,远超夏商周时期的天子,丝毫没有约束之力。董仲舒既帮刘姓汉王朝解决了政权合理性的问题汉代的儒家思想,也实现了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的目的;通过“三纲五常”为统治阶级实现“大一统”提供了治国方略,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是对皇权的妥协;但董仲舒为了天下百姓,希望对至高无上的皇权进行一定的约束,于是他又提出来“天人感应”学说。皇帝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的,如果上天对皇帝满意就风调雨顺、海晏河清;如果对皇帝不满意就先降异象警示,再不改正就降灾难进行惩罚。上天又听谁的?上天能感应到百姓的心理,也就是说上天听老百姓的;这样一来,皇帝要想让上天对他满意,他就要先让老百姓满意,事事想着百姓,造福百姓。董仲舒巧妙地运用“天人感应”学说,把至高无上的皇权进行了约束,体现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及胸怀天下的入世哲学。
“天人感应”学说
一代大儒董仲舒既维护了“大一统”的皇权统治,又巧妙地约束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将儒家思想提升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直至后世2000多年,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主流思想的第一人,堪比孔子,又称“汉代孔子”。
董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儒家思想的发展趋势,请看下篇文章: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大盛,儒家该如何应对佛老的挑战。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儒家至圣(创始人)孔子和复圣颜回、宗圣曾子,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我是@国学文化弘扬研究员,国学弘扬者,关注我不走丢,分享国学经典和智慧,共同成长。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