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仁”与“复礼”
《论语》中的“仁”与“复礼”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是一个偏伦理道德方向的立体的完全体系,在《论语》中并无准确定义。我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个人
对个人来说,“仁”是一种自我道德约束。在内心方面,“仁者不忧”(《子罕》)。在对待外物方面,“巧言令色《论语》中的“仁”与“复礼”,鲜矣仁”(《学而》);“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用“礼”的标准使弟子们“克己”,而克己的同时也达成了“复礼”,于是成“仁”。
“近人谢无量研究指出,孔子之仁包含诚、敬、恕、忠、孝、爱、知、勇、恭、信、敏、惠、慈、亲、善、温、良、俭、让、中、庸、恒、和、友、顺、礼、齐、庄、肃、弟、刚、毅、贞、谅、质、直、廉、洁、决、明、聪、清、谦、柔、愿、正、睿、义等德目。”(胡发贵 《孔孟儒学》)。这些道德标杆不仅是“仁人”向内自我要求的工具,也是他们向外“推己及人”的动力。
二.人际交往
对人的社会性人际交往来说,“仁”即是“爱人”(《颜渊》),这种爱由亲及疏,一直存在。首先是爱父母兄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然后爱众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
在此基础上要做到“忠恕”(《里仁》)。“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论语》中的“仁”与“复礼”,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三.政治理想
从较小范围说,孔子认为应“修身以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立,三十而立之立。达,如是闻非达之达。己欲立,思随分立人。己欲达,思随分达人。孔子好学不厌,是欲立欲达;诲人不倦,是立人达人。此心已是仁,行此亦即是仁道,此则故是人人可行者。”(钱穆《论语新解》)。孔子收弟子三千,亦是想尽多地“立人”、“达人”。
从较大范围说,是为“修身以安百姓”。孔子希望培养尽可能多的“仁人”来治理国家,使国家走向文明与秩序,由内圣推至外王,以达成孔子回复周礼、天下大同的究极目标。
但孔子自知这一究极目标难以企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若无天命支撑儒家思想仁的理解,也无法完成。所以他倡导先从个人做起,达成“克己复礼”的理想人格。将“礼”内化于自身儒家思想仁的理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述而》)、“能有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至少在他所能及的范围内,挽救“礼崩乐坏”。
孔子以“礼”作为规范标准。“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左传》),“正名”是为第一大事。我以为孔子之所以执着于只有培养出“仁人”才可治国也是为“正名”,只有由不会遭人诟病的“仁人”治国,才可能达成孔子的究极理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
但是儒家思想仁的理解,孔子对于“仁”的标准也不是绝对的。“他对管仲违反周礼有所不满,但仍认为他是仁者。因为他不用武力而协助桓公九次号令诸侯,统一天下,并整合各诸侯国力量,成功抵御了蛮夷的进犯,保护了华夏文明。”(胡发贵《孔孟儒学》),“或曰:“管仲俭乎?”曰:“管子有三归,管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八佾》)。可见其标准也会让位于能力。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