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儒学儒家儒家学说

(每日一题)儒学儒家儒家学说

儒学亦称儒家学说,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自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从孔夫子算起,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儒学在中国社会有着深远影响,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末年的郑玄通学,宋朝的程朱理学,明朝的陆王心学,近代的康有为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文化连结起来、融通起来形成新儒学。

21世纪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儒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在1958年由牟宗三、张君励、唐君毅、徐复观四人联合署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也再次强调要发展儒家的“心性之学”,并“要使中国人不仅由其心性之学,以自觉其自我之为一‘道德实践的主体’,同时当求在政治上,能自觉为一‘政治的主体’,在自然界、知识界成为‘认识的主体’及‘实用技术的活动之主体’。”

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中国的经济高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国人的素质也不段下降。从夜不闭户到大门锁紧都被盗贼时常光顾,从古道热肠的老人到摔倒老人无人敢扶,从见义勇为到被车碾压的小悦悦无人敢救……儒家主要是孔子的“仁爱”观念,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诚恳待人,扶老携幼的礼貌行为和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对于今天的社会功德,家庭美满的建设不无借鉴之处。儒家主张道德完善、人格完善。我们如果能够贯彻仁爱道德规范,必将提高我国的道德水平和社会精神文明水平。

当今社会生活处处需要仁爱,仁爱情操,在当代国际社会,仍然发挥作用。面对环境污染、核武器威胁、家庭解体等一些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许多中外学者、文化名人推崇和倡导儒家仁爱精神。仁爱情操在当代社会应大力弘扬,在当今国际社会,要启发那些强国,增强仁爱精神,对发展中国家加大技术援助和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唤起国际社会正义力量,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转嫁环境污染,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在传统中国儒学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政之本”“立人之本”“道德修业之本”。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一些领域中,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商品经济社会道德滑坡,信用出现危机,市场出现以假充真,以劣充优,甚至假药假酒假种子坑人,还有欺行霸市,贪污受贿,走私贩运,大捞“不义之财”。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最大利润原则、金钱至上原则、消费主义原则、只求效率原则等等,容易诱发人们的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

一些人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看作是道德,把无私奉献看作是傻瓜,把弄虚作假看作是聪明,把诚实守信看作是愚昧,把挥霍浪费当做“时尚”,把勤俭节约当做“过时”,把“爱岗敬业”当做“傻帽”,把投机取巧视为“能干”,一些人在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中,用“欺骗”代替“诚实”,以“失约”代替“守信”等等我们失去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正确荣辱观,没有社会主义道德的“羞耻之心”。一些人唯利是图的思想恶性膨胀,在经济活动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现象,不断蔓延,屡禁不止,以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严重障碍。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一个古老历史的道德规范,把诚信作为公民道德的基本道德规范提出来,其现实针对性无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礼法合治”思想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礼法合治”思想对当代法治的积极影响可见一斑。

孔子提出的“无讼”思想对法治建设也有这极大作用他认为审判案件的目标在于使人不争讼,审讼是为了没有讼,即“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在中国当代社会“,无讼”思想一个最典型的表现是“和谐”,“无讼不过是和谐延伸到司法上的一个转用词,其意蕴和旨趣是一致的”。而具体到法治领域,其影响最明显的莫过于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在当代社会,诉讼的不断增长,一方面增加了本已经非常有限的司法资源的负担,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传统伦理、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我国实行人民调解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社会对安定的需要,为当事人降低了解决纠纷的成本,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理论价值,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我们影响很是深远,即使是我们现在的某些行为举止也是颇受它的影响,“中庸之道”就是其中影响比较深远的思想之一。本文从中庸之道的本质思想,来诠释当今社会中一些现象与我们的行为,以及它所带给我们的深远影响。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璀璨的上下五千年文化,有许多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中庸之道”就是影响我们中国最为深远的思想精神,无论是对于我们这个国家亦是对于我们个人,它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在现今“中庸之道价值观”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在中国,多数人都有中庸性格。中庸性格的人讲究克己、好学、遵道、修身、低调、圆通、韬光养晦、持经达变、和而不同、张弛有度,追求实而不华、富而不骄、强而不威。所以很多的家长、老师都是以此来定义一个人的好坏,是正道还是另类,是好孩子、好学生,还是坏孩子坏学生。在中国普通家里,从小开始父母就或多或少的教导我们一些道理思想,而其中大多数思想追本溯源来看其实也是离不开“中庸之道”的范畴。

儒学在现今也有着莫大的作用,我们应该理性的去继承去发展。

【三川文汇 发现美 遇见真】欢迎关注,谢谢!

标签: 儒家国学道德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