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

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

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

2020年5月23日晚7点至9点,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应邀通过腾讯会议连线,为佛光山丛林学院学生作了《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的讲座。佛光山丛林学院院长妙南法师、副院长觉轩法师及全体学员出席。

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

(佛光山丛林学院讲座现场)

引言:从生死困惑到佛陀本怀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被动地面对着生死问题。在这种面对中,人类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种有关生死的学说和面对生死的方法。如果说生死问题的根源是生,那么,生死问题的本质则在于死。所以,生死问题中需要应对的是死,需要反思的是生,只有将死与生联系在一起观察,才可能触摸生命问题的真相,也可能获得解脱生死后的终极超越。

尽管历史上有那么多有关生死的哲学,但直到今天,死亡的恐惧依然是很多人丧失生命尊严的第一威胁。面对死亡,人们总是讳莫如深,禁忌重重,战战兢兢,远离了大自然原有的宏阔与坦荡,生灭无常又万古长青的宇宙也留下丝丝人间的哀鸣。

佛教被国际学术界的很多学者视为一种生命哲学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这种学说源自佛陀菩提树下的悟道,曾经以参透生死的犀利与明快而获得世人的信奉,为亿万民众带来了面对死亡的潇洒自在,并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见证了佛陀智慧的可贵价值。然后,佛教传入中国,发展到明清之际,却逐渐沦为一种以荐亡超度为核心的“死”的佛教,随顺民众的怕死心理,专注死亡现象,沉醉经忏法事,充满悲苦与阴冷,弥漫着消极的情绪,遗忘了佛陀的智慧,背离了佛陀的本怀。

人间佛教在近代的中国大陆产生以后,进入现代之后逐渐成为两岸佛教界的共识。在大陆,中国佛教协会章程将“践行人间佛教”作为协会的宗旨;在台湾,星云大师更是从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有效推动,基本完成了人间佛教的理论建构,并在实践推广方面取得了惊人的社会影响,受到学界、政界、佛教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两岸佛教界对话交流的重要桥梁,特别是《星云大师全集》108卷在大陆的公开出版发行,必将在凝聚和引导汉传佛教发展方向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理论建构中,自然包括有关如何观察和应对生死问题的思想,这种思想与星云大师一贯坚持的“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是一致的。

本怀:追溯佛陀的生命智慧

李利安教授的本次课程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正是在这样一种思路下展开的。类似的课程,李教授之前曾经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以及西安的泓泽汇讲过两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本次讲座将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与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这一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进行阐释,所以这次讲座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生死观的角度追溯佛陀的本怀,第二部分解析星云大师生死观的基本体系。

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

(李利安教授直播截图)

李教授以生死观为视角,从三个方面追溯佛陀的本怀。

第一从悉达多太子出四城门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看佛陀最初对人类生命问题的观察以及由此产生震撼与向往。在这个故事中,成佛之前的悉达多太子因为其特别的悲悯性情而被父王有意限制与人类苦难的接触,可是优裕的宫廷生活并不能遏制太子观察人间生命问题的冲动,于是终于发生了相继逃出四个城门看到外部真实世界的故事。其中前三个城门看到了人的老、病、死三种生命现象,最后一个城门外则看到了追寻生命解脱之路的沙门。生命不可阻止的衰老、疾病和死亡,给太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沙门的出现又让太子看到生命解脱之路的求索者。这一故事一般被用来解释悉达多太子出家的主要原因,而从这一原因来看,佛陀最初对人类问题的观察主要集中在生死问题方面,这也应该是佛陀本怀的逻辑起点。

李教授追溯佛陀本怀的第二个方面,不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理论体系,即四大真理构成的原始佛教基本学说——四谛。自从悉达多太子出四城门看到生命的基本问题后,便一直希望也能做一个沙门去探寻生命的真谛。最后,他的这一理想终于实现了。出家后的太子,经过六年苦修,后来在尼连禅河畔放弃一味的苦行,沐浴食粥以后,在贝多罗树下禅定,终于悟道成佛。而他所悟的道便是四大真理。李教授认为,这四大真理本质上也是一个解释和应对生死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因为所谓第一真理“苦”,就是对生命现状特别是生命问题的解读;所谓第二真理“集”,就是对生命问题之根源的解读,也就是生命深处的无明;所谓第三真理“灭”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就是对生命终极快乐的肯定;所谓第四真理“道”,就是对生命从痛苦到快乐之道路的解读,即八条正确的道路。在李教授看来,原始佛教的四谛学说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哲学,核心就是解决生死问题,而这种以生命为主线的学说,奠定了佛教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底色,不但成为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成为后世一切佛教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塑成了佛教的底蕴,成就了佛教的核心价值。

随后,李教授又以《心经》为例,对生死观视角下的佛陀本怀进行了更加拓展的解读。《心经》被认为是全部般若经的核心之作,甚至被认为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所在,后来还被赋予神秘的力量,成为直接的崇拜对象,现代以来很多人还将《心经》与现代管理结合,似乎《心经》是无所不包的一种东方智慧。在李教授看来,《心经》尽管可以实现价值拓展,成为不同人不同思想得以激发的依据和媒介,但《心经》的原本意义并没有这么宽广无际,他认为《心经》就是讲生命的,讲如何超越生死,如何实现生命的自在圆满。他简洁明快地解读了《心经》的经文,认为《心经》依次讲到了生命的基本结构——五蕴,生命的存在形态——十八界,生命的三世流转——十二因缘,生命的真谛——四谛,生命解脱的方法与最终的解脱境界——智与得。当然《心经》讲的这些生命现象,都是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下实现依次的超越,达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境界。《心经》所讲这些超越生死的理论,其宗旨当然是“度一切苦厄”,实现生命的终极圆满——究竟涅槃。之后,《心经》以菩萨和佛两个例证说明般若的重要意义,并在最后以“般若波罗蜜多咒”的方式进行了总结。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着生命这一主线展开的,其根本宗旨就是超越生死。从四城门外的观察生死,到四谛的直面生死,再到般若的超越生死,体现了佛陀对生死问题的关切,说明了佛陀的本怀之所在。

李教授在讲座中说,生死问题一直是人类的一个疑惑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也是人类至今依然必须共同面临的无奈与痛苦。历史上的宗教家和哲学家都提出各种理论和实践方法以图解释与对治,但学说纷纭,歧义丛生,加之人们的信仰与智慧总有迷离之时,所以生死在科学理性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依然是人生的头号问题。佛教是一种生命哲学,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更是一种关于“死”的宗教,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中国佛教对死的注重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并未因此而减轻,反而在追求长寿与“好死”的过程更增添了一份焦虑与畏惧之情,弥漫着一股阴冷与晦涩之气,呈现出明显的被动性与消极性,无论死者的生命尊严,还是活着的亲人的精神品质,均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李教授认为,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死观一改明清以来中国传统佛教中所存在的悲苦情绪以及被动消极的做法,提出一种清晰、积极、超脱的生命哲学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不但扩展和深化了人们对佛教生死哲学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为现代人类面对生死问题的挑战提供了智慧的启迪,值得我们认真领会。

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

(佛光山丛林学院讲座现场)

回归:星云大师的生死观

讲座由此进入第二部分,李教授对星云大师《贫僧有话要说》一书中的《我对生死的看法》一文做了详细的解读,他将大师的生死观分为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细分了两种观点,具体的分析则包括每种生死观所揭示的关系,每种生死观所对治的问题,每种生死观所涵养的精神等内容。以下我们对李教授的这一分析作简要的介绍:

一、生死真相论

星云大师生死观的第一个方面是生死真相论。所谓生死真相论,就是对生死真相的揭示和认识,是从本质观察的角度对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以及生与死的关系的哲学解读,这是全部生死观的理论基础。在这个方面,星云大师继承了佛教的基本学说,并有了新的解读和新的拓展,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生死认识论的阳光化转型。生死真相论包括两种思想,其一是循环观,主要解释诞生与死亡这两种生命状态之间相互循环、一体不二的关系,打破生死对立,把死亡当做回家一样自然温馨,消除对于死亡的恐惧感;其二是不死观,主要是解释形体与真性之间真假有别与分合转承的关系,体悟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流,从而形成一种坚信真性长存、看破假体转换的超脱情怀。无论是循环观所论及的生与死的关系,还是不死观所论及的灵与肉的关系,都是佛教生死学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星云大师生死真相论的两种观念支撑着一种看破生死、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所以换个角度也可以叫生死境界论。

二、生死际遇论

星云大师生死观的第二个方面是生死际遇论。所谓生死际遇论,就是关于生死转换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是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必将经受的一种体验,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关于今世之离;二是关于来世之至。今世之离开是肉体生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临终遭遇和濒死体验。为了应对这一难题,中国佛教不但表达了对恶死的恐惧和回避,更充满了对善终的期待,同时提出了各种获得善终的修行方法,体现了佛教对今世生命安详而逝的愿望。死的好不好,成为验证佛教信仰是否虔诚尤其是修行是否圆满的关键。这种思想和实践发展到极致,佛教甚至被称为关于如何死去的宗教。关于来世之至,就是今世的肉体生命终结之后,在来世新生之时,必须经历全新的因缘更换,也就是今世的所有因缘都将随着肉体的消亡而在可知的范围之内全部终止,而新的因缘将以同前世因缘毫无关联的表面形态为生命个体所体验,从而引起生死转换过程中难以应对的断割感,以及由此而生的对来世可能出现的孤独感和飘逝感的畏惧,即所谓“隔阴之谜”的困惑与无奈。星云大师在应对今世之离与来世之至方面分别形成两种观念:一是安详观,主要应对死亡的结果与死亡的过程之间的关系,期望死亡之际的安详而逝,力避濒死之苦,肯定死亡体验的潇洒自在,倡导迎接死亡体验的磨练意识;二是缘变观,以佛教的因缘理论解释今世与后世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突破“隔阴之谜”,涵养一种接纳新因缘的宽广胸襟和广结善缘的积极心态。生死际遇论的两种观念都是在教授一种应对生死的实践方法。

三、生死关怀论

星云大师生死观的第三个方面是生死关怀论。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祝福观,主要解释自力与他力的关系,承认死者自身业力在轮回转生中的决定性作用,重新审视亲人对亡者进行超度的实际意义,提倡纪念死者功德,为死者造福结缘,涵养一种积极的祝福心愿;二是厚生观,主要处理活着与死后的关系,主张生时得到关怀,死后轻松面对,提倡死者亲人应该具有一种平静的心态。生死关怀论的两种观念都是有关亲人面对亡者时应采取的适当的态度和做法。

四、生死价值论

星云大师生死观的第四个方面是生死价值论,所包含的两个方面,一是来生观,主要用于应对人间与他方世界的关系,主张再来人间,建设人间净土,体现了强烈的人间旨趣;二是存留观,明确了寿命与功德的关系,生命不应当追求寿命的长久,而应在意一生的功德留存,提倡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李教授在讲完星云大师生死观的基本体系之后,以一个表格进行了总结:

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

余论:生命教育是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一贯强项

李利安教授最后评论说,星云大师秉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基本宗旨,在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这一基本原则下,一改传统佛教在生死问题上的悲苦情绪,将消极转化为积极,由被动上升到主动,在《我对生死的看法》一文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脱而潇洒的生死观,在清新坦荡、自在无畏、阳光向上的情趣中,携带着面向现实、回归人间、珍惜生命、提升生活的价值取向,既具有丰沛的理性色彩,也蕴涵着深厚的神圣意义。李教授认为,星云大师的生死观是人间佛教的生命关怀,与佛陀在人类生死问题上的旨趣一脉相承,印证了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的基本定位,体现了人间佛教上接佛陀之法、下接当代社会这一基本的文化发展理路。

李教授的解读既细致入微,曲尽其妙,又纲举目张,入木三分。讲座中,他介绍了星云大师一生之中对生死问题的多次体验,列举了星云大师在讲述生死问题时所列举的很多故事与例证,并大量引用了星云大师超越生死的经典妙句。同时,李教授也旁征博引,涉及到自然科学的生命定义以及中国人在生死问题上的诸多困惑,使听众对大师在生死问题上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这一定位有了更加具体的体认。在丛林学院同学们的掌声和全体起立同声“谢谢老师”的致敬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人间佛教回归本怀——以星云大师的生死观为例

(佛光山丛林学院讲座现场)

据悉,星云大师一生关注生死问题,多次著文讲解其生死哲学,并在不同场合无数次地谈论生死的奥秘,仅从百度搜索还依然可以发现大师很多讲述生死问题的视频,为这个时代留下了观悟生命、超越死亡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星云大师精神的感召和具体指导下,佛光山系统的大学都将生命问题作为研究和教学主题之一,特别是在佛光山开办的南华大学,还成立了专门的生死学系和哲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并获得了台湾地方政府教育部颁发的全台湾唯一的“国家级”生命教育中心,形成以生命教育为引导的“身心灵服务”教育体系,被誉为“生命教育品牌大学”,连续两年荣获“生命教育特色学校”,佛光山副住持、原南华大学副校长释慧开教授更获得全台湾唯一“生命教育特殊贡献奖”。慧开法师的著作《生命是一种连续的函数》在生死教育领域流传甚广,并在访问我校时,赠送郭立宏校长和西北大学图书馆。所有这一切成就,都是星云大师生命思考与生死哲学不断浸润与激发的结果,也是人间佛教在生死问题方面回归佛陀本怀、面对现实社会、迎接现代文明的不懈努力。李教授的本次讲座,对星云大师的生死智慧做了独具个性的解读,相信对引导信众深刻理解大师思想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END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