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为什么很多大师大儒要讲习推荐这部经典

《了凡四训》为什么很多大师大儒要讲习推荐这部经典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因为文中有四个章节,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于是就叫《了凡四训》,跟我们现代讲的家书家训,是一个概念,虽然就是一个小小的告诫书,为什么很多大师大儒要讲习推荐这部经典呢?

原因是:首先这本书里面包含了最伟大的儒、释、道家三家学说,这在古代典籍中是极为少见的,而且是采用作者本人活生生的个人经历来说明这三家学说,那就只有《了凡四训》一本。

其次是这部经典关于改命的话题太震撼了!说的很简单,但是仔细一想,把"命"改了,这不是开玩笑吗?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所以这个话题有太多的探讨价值。

关于儒释道的道家理论运用,在《了凡四训》 立命之学 第二段 “得邵子皇极数正传”。“邵子’就是宋朝 邵康节,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皇极数》即《皇极经世书》,这本书也有相当的分量,收在《四库全书》里。它的内容,完全是依照《易经》的理论来推算命运,它推算命运的范围非常广泛,朝代的兴亡、个人的吉凶,也可从数理上推断,甚至整个世界国家转变都有论定。实为一部非常高深的学问。

立命之学中关于儒家的典型言论有: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贰。这句话的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矣,所以立命也。” 这段话的白话译文: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立命之学中关于佛教的典型用语有:云谷禅师说: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另外文中多次提到回向。回向就是一个佛教用语,指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如一般的回向偈:我今持诵大准提,即发菩提广大愿;愿我定慧速圆明佛家无为思想,愿我功德皆成就;愿我胜福遍庄严,愿共众生成佛道;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佛家无为思想,一切我今皆忏悔;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其他相关的理论在《了凡四训》中有多处。 在明末,袁黄与李贽均是妇孺皆知的人物。研究二人的学术特点,事实上也是"混佛老于学术",儒、释、道三教熔于一炉。正如明末学者张履祥所言:"近世袁黄、李贽混佛老于学术,其原本于圣人之道不明,洪水猛兽,盖在于人之心术也。"袁黄的出名,其实就是他

所作的《功过格》一类善书,而此类善书的中心思想,仍是报应、阴骘,其根本则是儒、佛、道三教合一。而李贽更是断言:"儒释道之学一也,以其初皆期于闻道也。"屠隆自称好谈二氏,对佛、道均持肯定的态度。他认为佛"宣教淑人,亦辅儒者之不逮";他专写《十贤赞》一篇,首列老庄,称老子为"吹万布德,真人是储"。也就是在明朝,儒释道三家学派的思想相互融合几乎达到了一个顶峰。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儒释道三家学派(或者说三教)的具体区别特点和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研究侧重点。

1、从哲学研究的范畴上来说:

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

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了凡四训》为什么很多大师大儒要讲习推荐这部经典 ,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2、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3、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

儒家——进取文化;道家——规律文化;佛家——奉献文化。

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否认有超越于道的任何主宰。

佛教以“牺牲”为教义,“牺牲”就是奉献。地藏王菩萨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家讲布施,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是奉献精神的体现。

4、从日常生活的需要方面来讲:

儒家——粮店,道家——药店,佛家——百货店。

儒家思想,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DNA。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世中,受伦理道德的规范,有礼有节地待人接物。怀有积极入世的热情,去投身自己的事业。儒家精神,是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的。

当国家战乱、社会动荡的时候,道家就像一剂良药,为社会疗伤。人在社会中遭遇不顺的时候,也需要去药店逛逛,疗疗伤,舒缓一下紧绷的心。以道家的广阔视角看我们生活的人世间,实在很渺小。生活中的烦心事,更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暂时放下尘世的事务,体会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大逍遥境界。

佛家则是不论生病或不生病,它都存在。百货店不是必须的,有粮吃、治好病,就可以在世上生存了。百货商店可以去逛逛,不去也不会不能生存。正如佛家,信仰也好,不信也好,是每个人的选择。即使不信佛的人,也能从佛家的佛理中找到自己需要的。

5、从身心修养来说:

儒家——正心,道家——静心,佛家——明心。

儒家讲“正心”。 《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 《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 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 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 “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

6、从气度的修养来说:

儒家——养正气,道家——养大气,佛家——化怨气。

正气于造化,便是充塞天地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于人,正气便是光明正大、刚正不屈之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具体说,就是培养正义感,培养一身正气的儒家人格。

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概括成一个词,便是大气。养大气要以大道为心,以自然为意,以日月为双眼,以天地为视野。别怕高不可及,说白了,就是以大观小,以全看缺。在做人做事、看待问题上,只要能力求更有高度、更加整体,不狭隘、不偏颇,便已经是在抵达大道、通往大气的路上。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

如何化解心中的怨气呢?佛学上说要“看破,放下。”看破,放下就会心中无事,就会心中无物,更别提区区怨气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处都是净土莲华,无有挂碍。

7、从提升的方式上来讲:儒家——敬,道家——静,佛家——净。

儒家讲敬是敬畏,人要有敬畏感,才能敬天,敬地,敬人。 道家讲静是清静无为,人要有清静感,只有在内心清静的时候才能感悟到道的存在。 佛家讲净,是指人心内的清净没有污浊,欲望和烦恼。心净了也就是放下所有烦恼痛苦,人也就得到解脱,获得了自在。

做事敬心,敬德,敬自然,谨慎而为!谓之儒!为人自省,除欲安心,心平不澜,喜怒自然,不行于色,追求静花止水,谓之道!十方世界,花是花,物是物!心中执念以来世,清心薄欲修来生!这应该算佛,不痴不嗔!无欲无求!烦是自扰!遵循万物,道法自然!

8、从研究的方向来讲:

儒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佛家——人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儒家思想中,伦理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关系,所以儒家心目中的人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合”,而各种伦理关系的总和,把个体视作在各种伦理关系中占据特定置的人。因此,儒家尤其强调一个人的“份”,即一个人在伦理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身份。其天地君亲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爱孝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

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主张人应当爱护自然,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自生而能长生,告诫人们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和掠夺,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一切要顺其自然,就像水一样无往不利。不争不胜,才得以长存!反自然之道而行之,就将作茧自缚,必然会危害人类自身,引起自绝于天地的严重后果,甚至被大自然把整个人类都开除出"地球村"。

佛家处理的则是人与超自然的关系,讲生命的超越。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和其他生命最深的因缘,我们跟宇宙大化最深的连接,乃至直接地了生脱死,这是佛家修行要你观照的地方。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会问“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的动物,在这里就有人与超自然的连接,而它关联着终极的关怀。佛教自从汉代传入中国后,给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超验的生死观,中国人才有了死后来生、轮回转世这些观念。

9、从智慧的角度来讲:

儒家——德性的智慧,道家——空灵的智慧,佛家——解脱的智慧。

儒家强调礼乐教化,内圣外王;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佛家强调缘起性空,转识成智。

10、从个人修养角度来讲:

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家——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11、从人生观方面来讲:

儒家——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高度重视人类生活的群体性,并以伦理关系解释人类群体生活的特征。同时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不怨天,不尤人”。主张“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种“忧道不忧贫”、忧天下而不忧个人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成为一种优秀的传统,启迪、昭示着后人,激励着后世之仁人君子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为国家分忧,为人民大众分忧。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了凡四训》为什么很多大师大儒要讲习推荐这部经典 ,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道家受“无为意识”的支配,倡导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社会理念,强调人的内部自然而发的东西。即通过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便能够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

佛教的人生观是普世的人生观,它关注一切生命,而不仅仅局限于人类本身,把世间一切有灵性的生命都作为考察和关怀的对象。同时,佛教的人生观既联通现世,又承接过去,指引未来。人生苦短,处处的无常和苦难困扰着我们,作为人本身要重视当下的自我完善,从当下的自我做起,做到心灵的和谐和生命的升华,扬善除恶佛家无为思想,用“慈悲喜舍”、“悲智双运”的佛教思想,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2、从世界观方面来讲:

儒家——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相由心生,世界在自己心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3、从价值观角度来讲:

儒家——在努力进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

14、从游戏的角度来讲:

儒家讲的是社会的“游戏规则”;

道教讲的是“游戏技巧”;

佛家则是讲的游戏中融通的大智慧。

封建社会一般的士大夫从小接受的都是传统儒家教育,理应是儒学的维护者。可是明代的士大夫,无论是阁部大臣,抑或州县小吏,无论是在职,抑或乡居,均是佛、道的倡导者,甚至成为佛教寺院的"护法"。当时的风气,就是士人以与释、道二教人士相交为雅。所以,对佛教的贡献,正如明人瞿汝稷所言:"夫近时之士大夫,皆诵法孔子者也。所望创僧庐,市僧田,以招致拨草瞻风诸龙像者,惟诵法孔子诸贤是顿,则儒之有庇释也,不信然哉!"明人蒋德王景也说,晚明的士大夫,"无不礼《楞严》,讽《法华》,皈依净土"。

早在明初,就有一些僧人善于词翰,与士人交往密切,但只是仅见的例子,不成气候。中期以后,以至明末,由于儒、佛、道三教合流渐成气候,士人与僧、道相交更是不争的事实。士人与僧道相交,恬不为怪,甚至引为风雅。

纵观国学文化的发展史,儒释道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融合过程:如佛道融合、相交成风、三教合一的三教堂、以及禅宗、道教的逐渐世俗化等。从某种角度讲,儒释道的发展融合也代表了国学文化的发展脉络。国学是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它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精神乳汁,也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国学复兴必将为中华国运之腾飞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柱。

学习国学的最终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也将是中华文明复兴之仁人志士的理想。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