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仙拱寿图》:道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汇总
《道教四仙拱寿图》:道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汇总
《道教四仙公首图》
先生。鲁迅曾说过“中华文化之根在于道”。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也经常引用,但是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认为是对道教的赞美,也有人认为是对道教的批评。但在我看来,这既不是赞美也不是批评,实际上是对道教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
这句话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鲁迅先生说“中华文化之根在于道”时,他认为道家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和。现在,我想给你解释一下中国文化儒家道家佛家,让你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让我们通过比较儒家和道家来看看。我们知道,汉朝之前有数百个学派,汉朝之后有儒、释、道三教。无论汉代前后,道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道教文化可以追溯到教义中提到的黄帝开国时期,也可以追溯到学界公认的老子。流传千年,至今未断。现在正处于道教文化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阶段。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离不开道家,中国文化也离不开道家。
道教造像
你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都非常尊重儒家和孔孟,我也对儒家和孟子做了一些研究,也有一些关于儒家的专着。我们常常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主流,而道家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附属品,但我的看法与上述不同。儒家文化对整个传统文化和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道教四仙拱寿图》:道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汇总 ,但道家文化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却不亚于儒家。为什么?刚才说了,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合。
我们知道孔子是儒家文化的改革者。孔子改变了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但他不是儒家的创始人。在孔子之前,儒家文化的一些基本思想已经存在。孔子对儒家文化的改造,就是去除儒家文化中的宗教内容。孔子不谈与宗教有关的事情,如“子不说奇、权、乱、神”中国文化儒家道家佛家,“不知生,怎知死”。同时,孔子还说“君子非兵器”,即孔子淘汰了儒家文化的科学内容。也就是说,儒家文化并不特别强调宗教和科学这两个方面。儒家文化强调道德和人际关系,这是它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文化在各个学派的转换中,或者在百家学派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中,都有一些选择。所有内容。
那么,谁能囊括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呢?道教可以。首先,道教的出现,是吸收了先秦诸家和百家的内容。它吸收了儒家思想,《太平经》中的“孝”思想得到了清晰的体现。墨家思想的宗教性和科学性被它吸收,军事主义的内容也被道家吸收。道家不只讲“道”,也讲“术”。中国所有的天文、地理、占星、伊布、书术,都收藏在道教之中。这是儒家不教的东西,在儒家找不到,但在道家,或者说,在“道家”中可以找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儒家道家佛家 《道教四仙拱寿图》:道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汇总 ,儒家讲的很多东西,在道家里面也有。道家的《道德经》讲“道”和“德”,儒家也讲“道”和“德”。道”和“德”是很重要的。但是道家有很多儒家不教的内容。比如“养生”是道家的专长,儒家也讲养生,但讲的少.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道教其实是一个汇集了汉前乃至汉代所有文化内容的产物。
和尚的肖像
道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从道教所供奉的神祇之源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开放的思想,今天仍在增加。它吸收了儒教的神,吸收了佛教的神,吸收了民间信仰的神。只要老百姓有需要,道教就吸收,所以道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神系统。这些既能说明道家的生命力,也能说明道家的开放性,也说明道家确实具有收藏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放长远的眼光,从先秦时期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开始,从这个源头上比较儒家和道家,那么我认为道家才是真正的继承了中国的整体传统文化。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文化自信,那么道教是我们唯一的本土宗教,只有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文化自信。当然,我们今天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包含着很多内容。就道家而言,在当今文化自信的口号下,必有大成。
(注:作者赵卫东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本文为作者在山东邹城彝山道教与传统文化论坛上的演讲,凤凰网汉学频道经授权发布。)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