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对“佛学”和“人生”的界定

(李向东)对“佛学”和“人生”的界定

(李向东)对“佛学”和“人生”的界定

一、对“佛学”和“人生”涵义的界定

1、“佛学”有两个基本的涵义

首先,就哲学社会科学而言,佛学指的是一种哲学思潮,或者是一种研究佛教学问

其次,就佛教信仰而言,佛学指的是一种宗教修养的内容,包括戒、定、慧三方面的内容,又叫“三无漏学”。“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意思。戒学就是有关佛教徒的生活方式的学问,属于伦理学研究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诸恶莫做(李向东)对“佛学”和“人生”的界定,众善奉行”;定学就是有关佛教徒修持的学问,是一种思维活动,用佛教术语来说,又叫“止观双修”,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用佛教的话说,就是“自净其义”;慧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或者说是佛教的价值观。这三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佛教修持过程,由戒生定,再由定生慧。我们本次讲座所说的“佛学”,就是指这方面的内容。

2、“人生”也有两个基本的涵义

首先,就哲学社会科学而言,“人生”指的是人的生存或生活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命”佛家对智慧的解释,或者叫“命运”。日本松下电器集团奠基人松下幸之助先生认为,“在我们的人生中,令人感到好似有一种人的力量、无可奈何的巨大力量,即所谓的命运在起作用”。显然,松下先生认为,人生即命运,命运即人生。既然人生即命运,命运即人生,人们就对人生问题或者说命运问题,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有的人主张“尽人事以待天命”。但也有人主张“对待命运不应当听从,应当开拓”。[1] 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根据佛教教义,对“命运”做了这样经典性的定义,他说:

命运可以说是每一瞬间的行为、精神的轨迹造成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幺命运也是可以通过我们生命的机能来开拓的。我主张一方面要承认命运的巨大力量,同时要在我们生命的深层发现和发掘足以改变命运的更大的力量。我认为这幺做是与开拓命运密切相连的。[2]

(李向东)对“佛学”和“人生”的界定

如果从比较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对人生问题作出深刻反思的是古代印度的知识分子。古代印度人把知识分子叫婆罗门,他们集宗教知识和世俗知识于一身,其社会地位,在印度种姓制度里佛家对智慧的解释,处于最高地位。由于婆罗门首先是宗教家,所以他们传授的知识以宗教知识为主,世俗知识为辅。因此,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或者所持的人生态度,往往与婆罗门教的祭祀和修炼关系十分密切。也就是说,他们把人生问题等同于宗教问题,或者说用宗教祭祀的方式来改造人生问题,把人生命运押在了神的保佑的赌注上,如果神不保佑,人就会倒霉的,所以在人的一生中要举行许多宗教祭祀仪式,诸如受胎式、求男式、分发式、命名式、养哺式、入门式、归家式、结婚式等等。[3] 就人的一生而言,婆罗门教认为,人的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所谓的“四行期”,即把人生分为连续相贯的四个阶段。这就是在7岁的时候,举行“入门式”,进入人生的第一个时期,叫“梵行期”。所谓的“梵行”就是要过长达20年的禁欲主义生活,学习宗教知识,特别是当时流行的各种世俗知识。实际上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提倡的“梵行”佛家对智慧的解释,与现代从小学到大学的学历教育基本吻合,但最近几年,提倡大学生结婚,这个新兴的社会问题还在讨论之中,有人赞同,有人持反对意见,但无论怎幺说,现在已经出现了少数大学生夫妇,现代教育的“梵行期”已经被打破,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应该保留现代学历教育的“梵行期”,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青年学生过早地过家庭生活,似乎对学历教育不利。人生的第二个时期,叫“居家期”,据说从27岁到50岁的23年间,从事物质生产,培养后代,到50岁就从繁重的家务生活中退休,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叫“林栖期”,就是到深山老林里过隐居的“出世生活”,它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由感性的人生转向理性的人生阶段。要对“梵行期”和“居家期”的50年感性人生进行深刻地反思,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完成理想人格,就进入人生的第四个时期,叫“云游期”。[4] 云游期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它以托钵乞食的方式,向过感性生活的人们传递人生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夕阳无限好”,“人临死时,其语也善”。但大约与中国春秋时期相当,在中国的山东出现了孔圣人的同时,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出现了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的姓是乔达摩,名悉达多,出身的民族是释迦族,而“牟尼”是梵语音译的汉字,意思是圣人。所以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在古印度的文化传统里,圣人就是在“林栖期”参透了人生真谛,拥有宗教知识和世俗学问的大婆罗门。但是,悉达多出身于王族,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里,属于二等公民,叫剎帝利,在社会地位上低于婆罗门,高于第三等公民,即吠舍阶层。吠舍就是从事于工农业和商业的人们。另外,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里,还有等外阶层,叫首陀罗,这是一个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利、不能过宗教生活的阶层,从事屠宰牲畜等低贱的社会职业,称为“一生族”,而婆罗门、剎帝利和吠舍有受教育和过宗教生活的权利,所以称为“再生族”。用今天的话说,再生族是没有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而一生族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

悉达多的横空出世,在于打破了婆罗门教设置的人生程序,他在过完梵行期的学生生活后,刚过了一年的家居生活,就出家过林栖期生活,长达10年,最终参透了人生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成为彻底觉悟的人,梵语叫佛陀,中国人简称为佛。从此以后开始了长达45年(也有人说50年)的云游生涯,组织僧团,宣传他的解决人生问题的答案,这就是佛教。

其次,就佛教信仰而言,人生问题,又叫“六道轮回”的问题。

佛教认为,生命有四种产生的途径,六种存在方式,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生命产生的四种途径是胎、卵、湿、化。像人、牛、羊、猪、马之类的生命现象,就是胎生的生命;像麻雀、鹦鹉、鸡、鸭之类的生命现象,就是卵生的生命;像鱼、蚊子之类的生命现象,就是湿生的生命;就第一个生命现象而言,基督教认为是上帝创造的,佛教反对这种神创说的生命起源理论,认为第一个生命现象是化生。所谓的化生,就是在具备生命现象产生的特殊环境里和时间里,各种有机物质结合在一起,突然产生出来的生命现象。所以佛教是不承认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认为地球上的人类是从叫光音天的外星球迁徙而来的,并不是从古猿演变而来。第一批蚊子、人身上的第一批虱子,是人身上的湿气所生的生命现象。人是胎生的生命显现,但也可以转化成卵生、湿生、化生的生命现象,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人的精神不灭、六道轮回转世的理论。所以佛教所说的人生问题,实际上是六道轮回转世的问题。民国时期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就是这样认为的,他把人生问题称之为“人生佛教”。他首先对“人生”作了这样的定义:

狭义说,(人生)是人类整个的生活;广义说,人是人类,生是九法界的众生。人类是九法界一切众生的中枢,一念向下便为四恶趣等,一念向上便为天及三乘等,故人类可为九法界众生的总代表,也就是九法界众生的转捩点。[5]

在这里,太虚大师所谓的“人”,是指人类,而“生”则指九法界的众生。佛教所说的九法界的众生是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前面的六类为“六凡法界”,就是六道轮回链条上的众生;而后边的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四类是“四圣法界”,他们已经超出轮回之苦。所以太虚大师所说的九法界,就是六道轮回的人生问题。在六道轮回的生命链条上,人类是六道轮回的支撑点,“一念向下便为四恶趣等,一念向上便为天及三乘等”,这是因为,

全宇宙的一切存在,尽是众缘所生,由于因缘和合关系相续,流行为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事物。一切存在中,有一部分是有情众生,是指具有情感意识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及天等。众生中的人,是众生中具有聪明才智的一种,古谚曰:“人为万物之灵”。因为它太灵活,所以向上也容易,向下也容易,人做得不好就可以堕下,做得好就可以向上。若不能向上,总要保持为人之道,无使堕落才好![6]

可见,在六道轮回里,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太虚大师提出了“人生佛教”,指明了人“做得好就可以向上”的路径,他说:

佛教,狭义说,佛是释迦牟尼佛,教是释迦佛所说三藏十二部的学理,故亦曰“佛学”。广义说,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世间及众生的思想行为、精神物质、正报依报的一切,总不出佛说的因果法则,故亦曰“佛法”。所以,普泛言之,佛教是一切众生所依的佛教;切近言之,就是“人生的佛教”。[7]

二、苦:佛教对人生问题的经典结论

刚才我们说过,佛教所说的人生问题,就是六道轮回问题,也就是人的生死问题。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近百年当中,佛教用一个“苦”字来概括。其实,在现时社会中,我们常常听到上了年岁的人会这样说,“苦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人生感叹。这是佛教所说的苦的人生观的最好例证。佛教关于人生是苦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佛教对苦的定义

大约从5世纪开始,在中国汉传佛教界流传着一本叫《成实论》的书,这是一本佛教概论性质的理论著作,它对苦的诠释是:流转的现象,流转的规律。流转指的是变化。所以,佛教里说的苦,不光是痛苦的意思,更主要是运动变化的意思。

2、佛教对苦的分类

佛教对苦的分类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苦、六苦和八苦三种。所谓的三苦是指:

(1)苦苦:“苦苦”是能够感觉到的苦。因为人有身体,本来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再生病,或者意外伤害,就是苦上加苦,所以叫苦苦。

(2)坏苦:“坏苦”是相对于人的快乐心情而言的,意思是说,人在快乐之后,就会产生痛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乐极生悲”。坏苦的“坏”就是变化的意思。

(李向东)对“佛学”和“人生”的界定

(3)行苦:行苦指的是人生之苦。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是五蕴。五蕴是指人的肉体和心态。人的肉体又叫色,而人的心态则有受、想、行、识四个方面的内容。受是人的感觉,想是人的思维方式、行是人的意志,识是人的理性。人就是物质现象加上精神现象,所以说人是五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苦,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行苦。

佛教所说的六苦,是指在人的一生当中:

(1)没有永久的身体

在六道中,人在业力的推动下,或者继续胎生为人,或者化生为诸天,或者胎生为牛羊驴马,或者卵生为鸡鸭、或者湿生为鱼等水族、或者化生为地狱里的生命体。所以,人的身体是在无常变化之中。

(2)没有永久的亲仇

根据佛教六道轮回的理论,人的亲人和仇人也是相对的。佛教经典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佛陀有个神通第一弟子,叫舍利弗。他曾经看见一个人抱着儿子在吃鱼,家里养的一条狗跑过来抢鱼骨头吃,被主人打了一顿。由于舍利弗有宿命通,能够知道某人的前世,所以他见到吃鱼者吃的鱼正是他前世的父亲(李向东)对“佛学”和“人生”的界定,由于他父亲生前以捕鱼为生,所以死后湿生为鱼。狗的前生是他的母亲。他怀里抱着的宝贝儿子,前世正是他的情敌——他妻子的情夫。情敌死后,因其它善业力的推动而胎生为人,但却因迷恋着他的妻子而转生为他们的儿子。舍利弗通过宿命通知道了这个吃鱼人的前世情况以后,便非常感慨地说:“妻子抢吃丈夫的骨头,儿子吃着父肉,又在鞭打亲母,却把仇人抱在怀内,轮回真是讽刺啊!”。

(3)没有永久的幸福和快乐

佛教非常强调物极必反的辩证法,认为人眼前的名利、财产、地位,乃至亲友,都是暂时地拥有。

(4)没有永久的共处

人在死的时候,父母、子女、丈夫或妻子都必将失去。

(5)没有真正的满足

贫穷和富裕也是相对的。佛教认为知足就是富裕,不知足就是贫穷。佛经里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在古代印度王舍城,有一老妇拾到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老妇发心把这个宝贝赠予国境内最贫穷的人。消息传出后,全国有许多人都赶到王舍城来看热闹,就连国王也来了。结果大家看到的情景是,老妇却把宝贝赠予国王,并说:“陛下是全国最不满足的人,所以我把宝贝交给您!”这则寓言说明,就人生而言,贫穷和富裕只是人的一种精神满足感,而不是占有财富的多少。

(6)重复又重复地转生

人在六道中,在强大的业力的推动下,身不由己,一次又一次地转生轮回,周而复始,无法逃出这个生命循环链条。这个人生循环链条,如果不修解脱之道,它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

佛教所说的八苦是指肉体上和精神方面的八种痛苦,具体内容如下:

(1)生苦

婴儿在母胎中,当母亲饮食热的东西时,会感到像被沸水烫一般。在母亲进食冰凉的东西时,会感到像在冰水里一样。就是在婴儿出生后,还会对外界感到陌生,并产生极大之恐惧心理。所以,婴儿的出生同样是一种痛苦的挣扎。

(2)老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力和精力都在一天天地衰落,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老苦。

(3)病苦

不论年青人还是年老人,在一生当中,谁也摆脱不了病苦的折磨。

(4)死苦

人在死亡的时候,不但肉体会感到痛不欲生,而且心理上会产生种种幻觉,导致精神上的恐惧感。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死苦。

(5)怨憎会苦

在人的一生当中,会遭遇到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人和事。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

在人的一生当中,谁也无法真正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与财物、亲友、父母、子女及亲朋好友的分离是常有的事情。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爱别离苦”。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