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堂: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规律

风水堂: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规律

风水堂: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规律

● 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规律,但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生”的欲求;对于“死”大都不免产生极大的恐惧,认为人一死亡,一切都完了。而佛教认为,一期生命的死亡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人的死亡如同搬家,一座房屋破旧了,换一幢新的;一个生命衰微了,再换另外一个身体,其间会因人的善恶业报,有的到达极乐世界,有的来世做人,有的变为畜牲……

自古以来,生与死便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佛教对于人的生死乃至所有生命的生死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它把整个人生分成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即十二缘起。认为生命是由“因”(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与“缘”(辅助条件)和合而成,人生的痛苦、生命和命运都是因缘和合的表现。十二缘起依“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的法则而流转不息。这就揭示了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一般性地反映了人的感觉、感情、欲望、行为的产生过程和由生到死的生命变化过程。

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够成佛,是因为他观察、体会到,所有人都无法超越生老病死。有生必定有死,生与死是一体的两个段落,开始的时候是生,结束的时候是死。而且只要有生命,就一定会老,生命的过程就是一连串老化的现象。老化的同时,还会产生许多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直到最后死亡,谁都不能够避免。

众生在人间是受苦受难的,并非享福享乐。即使有时候感到快乐,也是苦多乐少,而且很短暂,不可能永远维持。例如,为了吃一餐饭,我们必须先花上很长的时间来做准备工作,才能吃到丰盛的菜肴,但是享受美食的时间却一眨眼就过了,所以快乐是很短暂的。

而且,苦与乐就像双胞胎,不可能分开,乐的本身就是苦的结果,也是另一个苦的开始。两头苦的中间包含着乐,这就好像前后都是火,中间地带虽然还没有被火烧到,可是被两面夹攻,仍然受到威胁。所以,乐的邻居就是苦,俗话说“乐极生悲”,正在享乐的同时,就已经朝着苦的方向走了。

如果我们想要超越生命的痛苦,就要学着不被生死的问题所困扰或束缚。生死皆有因,生并不可喜可贺,死也并不无奈悲哀。贪生怕死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都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生命的过程就是如此,这是自然现象。所以毋须贪爱生、害怕死,贪生怕死只会造成痛苦,自寻烦恼。

我们要知道,死亡本身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后还有另一个新的未来在等待着。就像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非睡觉不可一样,补充睡眠以后,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崭新的一天。

此外,生可以说是一个结果,利用这个结果,正好可以为死亡做准备。当我们死亡之后,世界上任何财产、名利都带不走,只有业报随身。所以,真正可以带走的,是我们的慈悲心、智能心和功德。因此,不必担心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看看自己现在有没有「储蓄」倒是真的。利用现在的生命好好养精蓄锐,在这个世界上多做些功德,多带一些好的业报到来生,就不必害怕死亡了。这就像我们在乡下多赚一点钱,再到都市来做义工,这不是很好吗?

由此可知,佛教虽然强调从生到死都是苦,但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么消极,相反的,还能够帮助我们消融对死亡的畏惧。佛法教导我们积极地储蓄功德,在人间先做好人间净土的工作,往生时才能带着功德一起前往极乐净土,这才是我们最好的归宿,也才能拥有永恒、真正的快乐。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校。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

● 人生自古谁无死

众所皆知,人间有八苦,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暨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为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炽盛。人生在世,虽区区数十寒暑,但于上述诸苦之侵逼,在所难免。除未尝历经「死亡」之苦,余七苦之个中况味,实不言而喻。

「生老病死」乃人生四大课题,吾人此际固尚未面临「死亡」,然则「生者必灭;会者必离」,既有生必有死。生死乃人间常事,唯因对死亡未透彻明了,保持恐惧、忌讳心态,遂起好生恶死之情。然死神之降临,无一人能躲避;死神之肆虐,鲜有人能招架。纵心存抗拒、排斥,然「好生者焉得长生?怕死者岂能不死?」故理应于出生即预见死亡。世间最公平者唯死神。君不见,凡圣贤愚贫富妍丑寿夭皆归一死;叱咤风云,不可一世之王侯将相难免幻化;长寿如彭祖,虽为八百高龄亦终属南柯。

面对死亡

死亡印象

死人无口,死后世界究竟如何,吾人无从得知,然就临床上已被宣布死亡,其后又复活之实例,可略知一二。美国于七O年代初期,即有学者库布勒·罗丝与雷蒙·穆迪,将濒死体验视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综合近二百件案例,可发现有数项情况普遍出现在濒死体验中,按发生先后依序为:被宣布死亡后听到永久难忘的噪音→快速通过黑而长的隧道→发现自己脱离色身→变成旁观者→观察医师对自己色身施行急救措施→其他灵魂出现→一温煦和蔼之灵魂(光之人)助其回溯一生经历,并令其自我评估→发现自己在尘世与来世的交界处→被判定死期未到,应回到尘世去→重新与色身结合→回复意识。

几乎所有体验者都认为濒死体验乃死亡过程之一部分,自己在中途即往回走,若非如此,必然会这么死去。

前已述及,众生于死亡罕有正确认识,致心生恐惧。所谓「蝼蚁尚且贪生」,「生存」乃生物之本能欲望,生活中固诸多不遂或生命中时值苦难,众生仍欲求生而不欲求死。以其执着于「我」之假名,误认有「我」及「我所有」,若死神降临,势必置身一全然陌生处所,一切属我所有者,如:姓名、地位、财产、亲友...等,皆不复拥有。当附属于「我」之一切外在条件皆不存在,单独处于一无所知之境地,惶惑恐惧、焦躁不安自是油然而生。

提及死亡,吾人脑海遂即浮现「上刀山、下油锅」及种种惨不忍睹之酷刑,实则并非所有众生毕命之期皆需历此恐怖之境,故此种联想亦为对死亡之错误观念,下三涂者皆属作恶多端、罪孽深重,一般非大奸大恶者并不致此。

「人死必遭审判」之观念深植人心,亦普遍见于各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谓「人死后须受上帚审判」,民间神道教则曰「人死后须受十殿阎罗审判」。又有拨无因果者则言「人死如灯灭」,无论在世为善为恶,死即一了百了。此论调以其无因果牵制,易沦于胡作非为、纵欲享乐之后果。

● 佛教对死亡的看法

脱离肉体后的灵魂,就多数体验者表示,是不具形态,仅具视点而已。日人小堤德行先生二十七岁时,因脊椎受伤并发肋膜炎,致生命垂危,以下为其脱体经验:「我感觉头很晕,背部似被蜘蛛网缠住且欲将我拉进地底般,虽极力抵抗,却力不从心。此时,我感到自己突然从肉体中挣脱,只剩下如气体般的心。家人及医师表情凝重,有些人在哭泣,有些人对躺在病床上的我说话,说话内容我在旁听得一清二楚。」

就医学上而言,小堤先生已濒临死亡,众人认为其已回天乏术,故在病床边讨论善后事宜。小堤先生听了,心想:(别开玩笑了,我不是好端端的在这里吗?)回复意识后,告诉家人方才他们的一举一动,证实所见确非幻象。由此可见,灵魂(神识)是确实存在的。

物理学第一法则为「能源不灭」,意指能源不会突然生成,亦不会突然消灭,故人类死亡时,生命能源并非消灭,而是改变形态,继续存在于某处。库布勒·罗丝亦认为:「肉体即使死亡,灵魂仍是不灭的,只是改变存在的次元,永远地存在着。」

佛教对死亡之看法,与科学不谋而合。佛教云死亡为「往生」,乃「舍此投彼」之意。生命系由色身及灵魂(神识)构成。物质性之色身必随因缘而变化、死亡,精神性之灵魂(佛教谓神识)则是由原有生命形态,转化为另一生命形态,并未死亡。佛经中以六种态度看待死亡:

一、死如出狱:「吾之大患为吾有身」,色身聚集诸苦,似牢狱系缚吾人,死亡恰如服刑期满,获释出狱。

二、死如再生: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死亡意味此期生命终结,另一期生命开始。

三、死如卒业:佛教以为人死后审判之权,既非操之于上帝、阎王,亦未操之于佛菩萨,乃系个人业力所感。生时如求学,死则按生前所造之业及念力,领取毕业证书及成绩单去受生。

四、死如乔迁:色身若屋宇,经岁月之摧折乃至颓圮残破,死亡即似自旧宅迁至新居,非但不足惧,兼且可喜。

五、死如更衣:死亡犹如褪去破旧衣衫,更换新装。

六、死如新陈代谢:色身自出生至死亡,分秒皆在变化,细胞亦不断新陈代谢。死亡亦如细胞之新陈代谢,旧细胞逝去,换来新细胞之生长。

一头部受伤者,忆及其濒死经验:「初闻头部轰然一声,迅即丧失知觉,此后则生起舒适、安然自在之感。」以其神识脱离色身之桎梏,遂感受无所障碍之畅快。据调查,大多具濒死经验者对死亡的感觉为:美好、宁静、光明、祥和、自由自在。由此可知,死亡不尽如固有之观念,充满阴森恐怖。

芬兰籍医学博士鲁卡内·奇鲁戴,因急性腹膜炎,被送至急诊病院,接受紧急手术。其时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彼因全身麻醉而失去意识,后始惊觉自己飘浮于天花板,目睹自己色身接受手术,并可知悉此刻正在进行手术之医师心中所想。自天花板所见一切,与平日眼见事物时无异,但无法感受到「时间」,亦即全然无「时间」之概念,此可谓背离日常世界之精神性体验,因已由三次元世界进入四次元世界。由于将存在系统由三次元世界推进至别次元,脱离色身者本质之存在,并无任何变化,在另一次元可继续存在、思考、感觉,是以,毋需恐惧死亡。实则犹如西哲柏拉图所言:「人类灵魂系被囚禁于名为肉体之牢狱中。」倘视灵魂为能源体,依据能源不灭法则,可导出灵魂不灭之结论。

● 正确的生死观

重新认识死亡,拥有正确之生死观,即可知长寿未必可喜,死亡亦不足忧,所应关注者为「死往何去」。前已言及神识不死,仅在不同时空转换,死亡即转换之过渡阶段。所谓「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学问为治世之本,求学以增广见闻智识,学习生存之道,人人皆可胜任。学习如何面对死亡,则非易事。试问:「应如何死?」人皆云:「一息不来便死。」此言固然不差,然欲死得自在、死得安详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却非吾人所能主宰。何以得知?一般世间凡夫临命终时,多难免挣扎、痛苦,对金钱、子孙恋栈不舍,终至死不瞑目。如下状况亦不乏其人:在医院急救,四肢发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老来多病,子孙不肖,身心交煎,生不如死。总而言之,于生命执着愈深,面对死亡时之痛苦愈甚。

死亡之情状约而有四: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及自如而死。除修行圆满者可生死自如外,余三者皆无法自我掌控。解脱之圣者面对死亡时,其心态迥异于凡夫。如印光大师,于往生前一个月即已预告大众,早作准备。又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往生前即预言数年后之事。此二位圣者既能预知时至风水堂: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规律,自可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当其往生时,皆能安详示寂,此等来去自在的功夫,系平日认真修行之结果。以其心胸宽大、平等,故尽虚空遍法界皆为其故乡。足见修持之有无,其往生情形,实有天壤之别。又如释迦牟尼佛火化后,得八万四千颗舍利子;章嘉大师火化后,得一万多颗舍利子,头盖骨上显现「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另一高僧则烧出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此殊胜现象,实难以常理解释。

究竟当如何方能「死得其所」,让亡者深蒙上乘利益?首在去除恐惧死亡之心理。应先做好心理建设,内心如是观想:死亡一事,从古迄今,上自君王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乃至科学家、博学多能者,无一可幸免。任凭阁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抑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亦难逃一死,更何况平凡如我辈?若先具备此种认识,接受「人皆有死」之观念,并了知死亡之真相,方可祛除恐惧之心态。

● 死亡历程

人体由「地、水、火、风」四元素所构成,以其遍满大千世界,故曰「四大」。吾人色身坚固部分,如肌肉、骨骼属「地」风水堂: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规律,津液、血液属「水」,体温属「火」,呼吸属「风」。命终之际,四大随之分解,其次第如下:

一、地大:病者两颊深陷,面色苍白,齿现斑点,筋肉颤动,手足抽搐,采任何姿势皆不适,双眼难以阖上或睁开,全身无力,压力自四面而来,遍及全身每一毛孔,乃至五脏六腑,感觉似被一座高山压扁,逐渐沉没于海底。心识因激动致错乱,随即陷入昏迷。此表色蕴正行分解,地大摄入水大,故地大能力销镕,水大能力益显,病者所见为闪闪发光之幻象。

二、水大:全身犹似浸于水中,寒气逼人,既湿且冷,透至内脏骨髓,外在暖气亦无法驱寒。因色身内液体失控,故有流泪、流涎、流涕,乃至排泄失禁等情形,遂致眼干、口渴、唇舌下垂、鼻腔塌陷、呼吸急促等情形。其觉受力减弱,苦乐寒热感交替出现,心识因而模糊、紧张,挫败感油然而生。此表受蕴正行分解,水大摄入火大,即水大能力消失,由火大支撑意识,湿寒感逐渐为火焰燃烧之灼热感取代,此时,病者心中所见为烟雾弥漫之漩涡。

三、火大:病者生理机能多已退失,痛苦增剧,骤感烈火焚身,筋骨肌肉因剧痛而僵硬,满脸通红,面部灼热,出息多于入息,心识时而清醒,时而混乱,甚至无法认出身旁亲友。因此际火大支撑意识之功能愈形减退,逐渐由风大支撑意识,四肢发冷,体温降低,终至心脏温度变冷。病者心中所见为红色火花闪烁于露天大火上,似萤火虫飞舞。

四、风大:病者呼吸急促、费力,呼气长,吸气短,双眼上翻,生平经历如影片重现眼前。全身无法动弹,似遭烈风吹刮,碎为微尘。心中所见为红灯或红色火炬,俟最终三次呼气后,呼吸乍停,此即医学上所谓「死亡」,然其神识尚未完全脱离色身。

● 念佛善终

《净土圣贤录》曾载唐张善和往生实例。张系以屠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十头,作人言曰:「汝杀我!」张善和告妻:「急延僧为我念佛。」僧至,谓云:「经言:“若有众生作不善业,应堕恶道,至心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者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张善和云:「地狱至急,不暇取香炉矣!」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拈香,向西厉声称佛。未满十声,遽云:「佛来也,已与我宝座。」言讫而终。

佛教没有回避死亡,因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果。每个人都将在某一时刻面对死亡的事实,同时也希望临终时能无痛苦地死去。

但佛教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它提出“善终”之路,那就是希望众生平常要许愿,祈求一种“幸福的死亡”,如“临命终时,身无障碍,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迅离五浊生净土,回入婆婆度有情”。

《十二品生死经》还把“善终”分为三种情形,即:

①小善终:没有遭到意外横祸,无病而终;

②中善终:不但没有病苦,而且没有怨气和内疚,安然逝世;

③大善终:自己预先知道临终时间,而且身心了无挂碍,走得洒脱,这是善终的最高境界,即所谓“檠维”。许多佛门高僧果真在行将辞世之时,沐浴更衣,盘坐合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安然“涅檠”。

佛教的“善终”实际上是朴素的“优死学”理论最原始记录。“优死学”虽然是近些年提出来的,但并不等于“优死学”在过去不存在。佛教的“善终”就早已提出“优死”的问题了。

近些年来,“优死学”的提出,也是对“善终”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优死学”是研究能否和怎样对临近必然死亡的病人,选择最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最有效的科学方法进行干预,使其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并尽可能安逸地结束生命。尤其是在欧美、日本的医学界和法学界,对“死”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美国出版了《生死学》和《死》的特别杂志,非常畅销;德国则实施“死亡准备教”,还出版了教科书;日本定期举办“生与死问题研讨会”,出版了许多关于死亡、临终方面的书籍。现代“优死学”的兴起,使佛教的“善终”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丰富了“善终”的内涵。尤其是“优死学”涉及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及法学等诸多领域,它对提高人类的自然素质、人口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善终的预兆

佛经认为,人在将死之际,就像乌龟脱壳一般痛苦,一般人临终时,身体上都会表现出痛苦挣扎的样子,脸部肌肉抽动,瞳孔放大,视觉迟钝,表情痴呆,呼吸急促;内心里表现得恐惧、不安。但是,对于平日有功德、善行者,却会得到善终的预兆。

《净土。三昧经》说:善终升天时,会看到天人拿着天衣和乐器来迎接他;而堕入地狱时,则有鬼卒以刀枪矛戟围住他。

《华严经》载:人在快死的时候,会见到神识(即灵魂),平日造恶业者,会见到自己在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受苦的情形;而平时行善施德者,临终时会见到天上庄严的宫殿,仙女在嬉戏,一片样和气氛。

佛教这些关于临终时的记载,并非完全是虚无唯心的说教,它与现代“濒死经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濒死经验是人在弥留之际因为恐惧死亡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科学尚未发掘的奇特现象。美国麻省大学的两位教授认为,濒死经验是因为窒息而致的死亡幻觉,人在死亡过程中,因感觉缺失,造成持续性的深度错迷,意识丧失,呼吸停止,但思维并未完全结束,它还在缓慢进行,所以会产生种种梦幻。生物学家罗兰格则认为,人在死亡时,大脑会分泌出过量的化学物,它们有时能引起奇特的幻觉。

人的死亡心理是一大自然之谜,佛教从善终的角度,以死亡恐惧敦促众生平时行善,以得临终时的快乐和安详。而现代濒死经验则从生理、生化、心理等角度对此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以进一步探讨人类的记忆、意识、人在临死时的心理和躯体变化等,希望利用濒死经验,增强救生、安抚和医护的能力,帮助临死者摆脱危境,甚至拯救自杀者,使之增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珍惜和留恋,摆脱自责、内疚和轻生念头。

● 佛教的临终关怀

佛教对一个生命即将结束时表现出极大的慈悲和关怀,并有一整套临终关怀仪式。

(一)助念:帮助临终者念佛,使其顺利往生极乐世界。它要求助念者对病人态度诚恳,说话平和,使其心生欢喜;要赞美病人平素的善行,并且用种种善巧方法,使病人心理快乐。

(二)病房:要求病房布置整齐,清扫干净,空气流通;病床前设立佛像,供香花;及时将病人身上的衣物换洗清洁。

(三)开示:佛教要求对临终者给予“临终开示”。如“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人都摆脱不了病苦和死亡,因此,大可不必顾虑它们……”这种临终开示主要是以佛教教义为出发点,消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增强其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信心。这对宗教需要者来说,不音为一剂安慰良药,可以减轻其痛苦。

此外,佛教还要求临终者的眷属在其临终之际,仍要真实地表现出孝顺、亲爱、仁慈,时刻妥善照护,尽力顺从其意愿,以免其心生烦恼。

从上述佛教的临终关怀来看,它实际上是现代临终关怀的原始雏形。现代医学运用人道主义和现代生活设施,将临终者设置在优越的环境。英国圣克斯多福临终关怀机构,在每间房内都挂有油画,其周围环境则遍置青绿草木和各种花卉,医生护士组织临终者开展特殊活动,以激发他们享受生活的乐趣。我国天津、上海、北京等地也相继设有临终关怀医院,把人间真情施给临终者,使他们舒适安乐地离开人世。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