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西欧古代哲学的生死观

(每日一题)西欧古代哲学生死

第五章西欧古代哲学的生死观目的要求:1、古希腊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哲学和基督教的生死观2、中、西方古代哲学生死观之比较教学重点基督教的生死观教学难点:中、西方古代哲学生死观之比较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古希腊苏格位底哲学的生死观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雅典人,古希腊哲学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值古希腊文明盛极而衰的转折关头,而雅典又首当其冲。雅典曾是古希腊世界的领袖城邦,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与斯巴达交战失败,世界领袖地位顿失;国内道德沦丧,人心不古,政争频繁,党派之间形同水火。值此国家内忧、外患之际,苏格拉底立志于拯救雅典的人心,他从教导人们过一种道德的生活着手,并自诩是神派来叮在雅典人身上的一只“牛虻”(以免雅典人沉溺于奢侈而酣睡不醒)。2、苏格拉底首次将哲学研究的对象指向“人”,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的最高命题,因而被誉为西欧哲学史上“人学”的开创者。3、对于人生,苏格拉底持一种积极的入世主义的态度,亦大有“以拯济天下苍生为己任”的高尚气概。4、他以讨论哲学问题时惯用的方式开始讨论死亡问题。他说,死亡大约是两种情形:其一是肉体与灵魂俱灭,如同无梦的睡眠一般。

其二,如世俗所言,是灵魂由此地移居彼地。5、苏格拉底是以哲学思辨方式讨论死亡的第一人。智者对人生价值的真知灼见,以及对死亡的从容和洒脱的态度。他的生存观是“生不害义”,死亡观是“杀身成仁”,与儒家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主义生死观是相通的。6、对待鬼神,他似乎和孔子一样持存疑态度。但他更倾向于认定有一个灵魂的彼岸世界的存在,并以此作为他轻肉体、重灵魂的理论前提。二、古希腊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1、伊壁鸠鲁(公元前年),古希腊哲学家。在伊壁鸠的时代,古希腊世界的衰落已充分表面化,诸城邦内部各阶级之间以及各城邦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颓废之风盛行。伊壁鸠鲁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伦理问题,这是苏格拉底“人学”传统的继续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也是当时的哲学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元前307年他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称为“花园”,收徒讲学,宣传其哲学思想(每日一题)西欧古代哲学的生死观,主要是教导人们如何找到通向“幸福”的精神道路,也颇有些“救世”的味道。2、伊壁鸠鲁持一种理性的快乐主义的人生观。他认为,人有三类需求:灵魂的平静而无纷扰;身体的健康而舒适;生活本身的物质需求。他对物质享受也持轻视或鄙视态度,认为,口腹之乐以保证身体健康和维持生命的必须为限度,而放纵则会损伤身体,并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烦恼。

因此,他认为口腹之乐不是人生最高的快乐,它仅是获得高级快乐的必要条件;感官的快乐总是瞬息即逝的,而精神的快乐则是持久的。3、对于死亡,他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1)人和世界万物一样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人的灵魂和感觉则是一些平滑而精巧的原子,“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是构成人的原子的消散。从这里出发,他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神的恐惧一样都是没有道理的(他说神也是原子构成的,并不管人世间的事。),“死亡这个恶中最令人畏惧的东西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因为前者还没有死,后者则对于死亡无所谓。”他由此得一个著名的结论:“死并非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这一命题曾被马克思一生中多次引述,并深表赞许。伊壁鸠鲁极力将死亡论证为与当事者毫无关系:死亡未来时,害怕它是多余的;死亡一经来临,我已经不存在了。因而根本不需要去考虑死亡问题。他以此引导人们去战胜死亡焦虑,这类似于回避死亡。(2)伊壁鸠鲁认为,他关于死亡的“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出来。”聪明的人并不祈求延长生存的时间,“正如人们对于食物不单单选择多的而是选择最精美的一样,他们度量时间也不单单度量它是否最长久,而是度量它是否最合意。

”这样,伊壁鸠鲁就涉及到了后世“安乐死”的理论根据,即生命的“质量问题”:活着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生活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当然,从这些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雅典及整个希腊社会比较浓厚的畏惧死亡心理。而只有无所事事的社会,人们才会加倍地或全付精力地去注视死亡问题。(3)伊壁鸠鲁用唯物主义原子论解释生命、死亡以及人应持的态度。他教导人们不要奢望于不朽、对死亡应取“无所谓”的态度;而应提高生存的质量,过一种宁静的幸福的生活。这种对待生命和死亡的人生哲学充满了一种清新、恬淡的市民味。它既没有孔子、苏格拉底那种拯济天下的生命激情,追求精神不朽的深邃和高尚;但也没有纵情声色犬马、及时行乐、玩世不恭的粗鄙气息,而是一种以“清新”和“恬淡”为基本特征,以及“知足常乐”的胸怀。活得愉快(生存观),死得安详(死亡观)。按现在的小市民的话说,就是生和死都不要背包袱,不要太累了。可以说,在苏格拉底的演说中所反映的还只是古希腊人对于生存的热爱和对于死亡的厌恶;而从伊壁鸠鲁这里,我们则清楚地看到了当时的希腊人对于死亡普遍存在的一种焦虑心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纵欲主义的“及时行乐”的人生倾向,伊壁鸠鲁正是为了克服人们的这一不良心理而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的。

三、基督教哲学的生死观1、基督教之由来(1)基督教和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但基督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无疑超过了后二者。(2)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时的古罗马帝国,它由犹太教蜕变而来,并迅速在社会下层得到广泛传播,同时也遭到罗马帝国政府的残酷迫害。(3)所谓基督教哲学,就是基督教神学中所包含的一类哲学思想,它主要体现在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神学家的著作之中。大体上,它是一种关于“生存痛苦”的哲学认知。《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约”即人神之间的契约。“旧约”是犹太人的经典,古犹太人的希伯来文写成。它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的五百年间,记载了自公元前十二世纪以来犹太人的有关法律、历史、宗教、传说、神话、诗歌、小说等情况的文献和传说。“新约”是基督教自己的经典,产生于公元一、二世纪,用拉丁文写成。由于基督教承认并吸收了犹太教的经典,故将从前的称为“旧约”,后出者称为“新约”(4)基督教最著名理论家或神学家有奥古斯丁(354-430年)、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他们先后著书立说,以论证基督教哲学。2、基督教哲学的生死观。(1)上帝是生命之源。

人和万物的生命都是上帝赐予的,生命虽然孕育于母体,但赋予和收取的权利却在于上帝。存活都有一定的期限(“大限”),到时就将死亡,惟有上帝是不死的。(2)上帝是生命的庇佑者。使人活着的是“灵”,肉体是没有用的;肉体将因罪而死,灵凭着基督复活,进入天国,获得永生。(3)爱上帝、听他的话,追求“至公至义”,行善积德,即皈依“主”,就能死后“复活”,是获得永生的具体道路。总括起来,《圣经》中的生命学说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其主旨就是生命源于上帝;生存时敬畏上帝、信守律法、行善积德,以此远离罪恶;死后求得恩赐,从复活中获得永生。(参见《圣经辞典》“生命”条)四、中、西方古代哲学生死观之比较1、苏格拉底和伊壁鸠是古希腊最为深入地探讨了死亡的哲学家,大体上奠定了西方严 肃的哲学死亡观的基础。 在面对死亡时,苏格拉底表现出了一类“安祥美”。临死前,尽管自己拯救世风的“理 想”并未实现,但他仍很安祥地去死。在他看来,自己应该做的、即他赖以达成完满人格的 事情,他都已经做了。或者说,他自己的“人格”已十分的“完满”了,因而可以心安理得 地去死了。伊壁鸠鲁面对死亡所表现的是一类“淡泊美”。伊壁鸠鲁一生几乎脱离于国家政 治生活之外,一介温情脉脉的小市民,读他关于死亡的论述,就像喝一杯低度的醇酒。

2、孔子面对死亡表现的则是对于天下纷乱日久而不得治理的忧患情怀和“天下莫能宗 予”的悲愤意识,即一类“悲愤美”。他觉得自己的事业尚未完成,有“于心不甘”之叹, 入世主义的生死观在这里表现得最为充分,淋漓尽致。对于孔子临终前的忧患和悲愤,司马 迁描述得出神入画,微妙微肖,读起来常使人掩卷叹息,慷慨激昂。 3、古希腊哲学更多地追求自己个性(人格)的净化和完满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以此为最崇高境界,在这 里,个人是独立的。中国儒家哲学则以“治国、平天下”为最崇高境界,在这里,个人无自 身的独立性,它必须以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事业才能达到最崇高的境界,并以未达此目的而 饮恨九泉。 4、儒家生死观和基督教生死观的最根本差别,在于:对于生活的态度。儒家是热爱生 活的,对生存满怀热情和信心,因而持入世主义人生观,以天下为己任;即便天下暂时黑暗, 也认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可以说(每日一题)西欧古代哲学的生死观,这一生活态度在孔子身上已达于至善至美之境地,他的阳刚之美、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后世二千余年间被士人敬为楷模的人格原因。 5、而基督教则建立在“生存痛苦”认知上,视生存为苦难,乃至生不如死,要到死后 才能“解脱”。因此,基督徒对尘世的苦难多持逆来顺受之态度。

这样的人生当然是少味道 的。应该说,西方哲学中的“苦难意识”至少在苏格拉底那里就已经形成了,到基督教达到 极完备之形态。 中、西方的人生哲学在生死观上从一开始就是有差异的,它们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思考题:1、试述苏格拉底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死亡的看法。 2、试述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人生观以及他对死亡的看法。 3、基督教以什么方式超越死亡? 4、试述孔子儒家生死观和苏格拉底、伊壁鸠鲁生死观以及基督教生死观的差别。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