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两者的区别是前者站在他人的角度将心比心去思考,后者仅仅以旁观者的角度产生共鸣情绪。

爱是一种有偏向、有差别的有能力付出的行动,主体是“自己”。

儒家强调仁爱,这个爱仅仅指对人类是这一种态度,对动物就不是这种态度了,动物在儒家眼中根本没有考虑过其地位,一直处于用的状态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礼”中还有牺牲祭祀。

父慈子孝,父之慈爱和子孝是相辅相成。整个理论结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了适应君权的需要,后世儒家将臣、子的责任无限扩大化形成忠丶孝、节观。将君、父的责任淡化,再淡化,实则偏离孔孟之的初衷。

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基督教也讲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父母也讲爱,这个爱的范围仅限于孩子。

祥是一种象,不是一种形。形是阴,象为阳,故慈祥是给人的一种感觉,当然这种祥是因慈而生。

佛教强调众生平等,众生不仅仅包括人,也包括动物,植物,天地间的万物。正因为有这样的理念才会出现舍身喂老虎的故事。

故佛家不讲慈爱,讲慈悲

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悲不是伤心难受,而是拔除痛苦。

因慈而悲。悲的难度比慈高多了,比爱的范围广多了。大多普通人只能慈而无法达悲。

地藏王菩萨愿入地狱救众生出六道轮回,度化恶鬼。他有这种能力,故被称为慈悲。普通人就算有此弘愿,无此能力不能称为慈悲。

“大”不是大小的意思,是无所不包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是一种极限。

这个“大”字可能会受白话文的影响,以为是大小的大。“大”再上一层是“太”。

无所不包的慈和能拔除一切众生的苦的悲,故称为大慈大悲。

观世音有此能力,故被称为大慈大悲。一切世间之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哪怕得道高僧未必有这样的法力,故有高僧能称得上慈悲,但称不上大慈大悲。

大爱无疆虽然强调其范围之广,仍然是特定对象,不如大慈大悲之广大。

道家挺有意思的,不讲慈也不讲爱,认为民之孝慈是天性,故提不仁。不仁的潜台词就是本来就这样。为什么本来就这样,因为一切皆是道的衍化,顺道而行就可以了,没有什么要改变的。

扁鹊的观点可点出道家的精髓。有一次他救了已经假死的虢国太子。大家都称他是神医能起死回生。扁鹊说不是我有这样的能力,而是他本来就活着。

故道家讲的不是仁爱,也不是慈悲,而是顺道为之,阴阳之思维在道家保存最完整,其宗旨最接近天地之间的本来。

用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形容这三家:佛家挺理想,儒家很务实,道家无压力。

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还有一句话必须要强调,三家没有高下,儒道佛三家极点处终究是一样的。若您从文中比出高下,那一定不是文章想表达的。

道家的风骨,儒家的仁义,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国人的完整人格

01

佛儒道三家在生活中的异同

不管在什么朝代,三家学说一直处于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状态中,而后世的仁人君子也无不是在这种思想文化的熏陶中修身立人的。除了政治理念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在社会生活和为人处事方面,三家也是互为补充,相互支撑。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杂店。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就离不开儒家这个“粮店”,因为学而优则仕,还有黄金屋、颜如玉;人有生老病死,又有七情六欲,那就离不开道家这个“药店”;还要有日常用品用具,那就离不开佛家这个“百杂店”。

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还有的说,佛家是“净”,道家是“静”,儒家是“敬”,也很精彩。佛家讲的是心净无尘,就像六祖惠能说的那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要的就是空明透彻,不染尘埃。道家讲的静是宇宙万物的本根,是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心灵虚寂,复返自然,与佛家所说的“净”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儒家的“敬”是针对社会秩序而言的,要对天地君亲师,对各种礼法秩序心怀敬畏,不可亵渎。三家都从生活上说出了各自不同的为人处世的要求和妙用。当然,归结三家的异同,还可从其他方面下手,比如从“气”方面下手,儒家养正气,道家修大气,佛家化怨气。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子说的“我善养我浩然之气”,“养气”就是培养一种正义品质,一种完美人格;老子说的“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要的就是大境界、大格局、大气度,因为道家追求的是道,而道的同义词就是大,所以道家追求的永远与大相关;佛家说的“去嗔”,就是化解仇恨心和愤怒心,最终落实在一个“和”字上。和尚,正包含以和为尚、追求和平、化解怨气的的含义与追求。

02

中国人崇仁义,尚风骨,最慈悲 儒家的仁义。孔子说仁者爱人,爱,首先要知道自己所由来,因此要从对父母的爱,再到对兄弟的爱,扩而大之,到对社会的爱。对父母的爱叫孝,对兄弟的爱叫悌,孝悌构成仁爱的基础和核心,有了孝悌才能推己及人,老己老以及人之老,幼己幼以及人之幼,才会遵循忠君、爱国、助人等道德规范。为了将仁爱思想变成人的自觉遵循,儒家还倡导实行一系列礼法制度,以引导和规范社会风气的养成。《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就是说要形成仁爱风尚,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离开了规章制度的引导和约束,仁爱的理念就不能扎根在民众心中。孟子对孔子的仁义思想进行了弘扬,他认为仁源于恻隐之心,义源于羞恶之心。仁是品德,义是行为。人的言行举止要有仁爱之心,是为仁,做符合道义的事,是为义。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应该具备“居仁由义”的观念。他曾以鱼和熊掌作对比,因为熊掌宝贵难得,二取一,当然舍鱼而取熊掌,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生”与“义发生冲突时,就毫不犹豫地”舍生而取义”。可见义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仁者,不以强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为了保持“仁义”操守,必要时不惜牺牲生命。因此,儒家的生死义利观,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杀身成仁”“仁者无惧”“舍生取义”“忠孝节义”“修仁行义”等观念,成为国人性格中的核心成分。

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道家的风骨。说到道家的风骨,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仙风道骨”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刚正的气概,端直的作风,高爽的意气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总之,有一股飘然俊逸之气。这股飘然俊逸之气既超凡脱俗,又不脱离现实人生,道家从没远离滚滚红尘,只是秉持高迈,意态超拔,随方就圆,进退相宜,他既不像儒家那样执着于功利,也不像佛家那样寄希望于来世,他只修当世,着眼今生。道家的仙风道骨主要体现人生进退的清醒认知上,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把受到宠爱或受到屈辱而患得患失,都看作是“大患”,因此不为受宠而沾沾自喜,不为受辱而惊慌失措,得失皆淡然处之,清醒待之,放弃小我,将自我置身于大道之中,心怀天下苍生,而能把自身献给天下的人,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老子不但不像有的人解释的那样消极避世,相反,他还积极鼓励修身进取,舍小我而近大道,心怀天下。但同时,老子又在第九章提醒: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四十四章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告诫人们:即便是黄金白玉堆满了房间,也不过是享受一时的富足;而财富与权贵带来的骄奢淫逸,最终都会成为祸根。所以要知进退,学会知足,学会谦让身退,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耻辱,适可而止才不会遭致危险,这是自然规律,人生大道。

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佛家的慈悲。佛菩萨以追求慈悲和智慧为最高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以慈爱之心化解他人心中悲伤与不快,带来福利与快乐,所谓度化,就是化解困厄,度过心障,广种福音。慈悲,与儒家仁爱有点接近,都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的美德。但佛家的慈悲不像儒家那样只关注社会规范、人伦纲常,而是要关注一切众生,包括鬼地狱,其对象广大,其空间无限,是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且这种慈悲之爱不存在亲疏等级之别,是以宽宏的心胸,温暖的柔韧,度化众生获得解脱自在。在佛家看来,慈悲是一种大智慧,但这种大智慧并非佛家所独有,这种智慧源于众生,它本就存在,只是佛家发现了并散播而已。这个智慧的发现与道家发现“道”是一样的道理,道也是本就存在的,只是道家发现并予以阐释而已。但是佛家的慈悲并不局限于怜悯,慈悲和道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佛家主张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门就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的修习门径,很简便,很自然,然此门径,唯善是开,唯善是行,找到慈悲,并以善为心,正是佛家修行的目的所在。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