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中国哲学著作的阅读是在读什么?
出自王德峰先生讲述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进入了中国哲学的著作、中国哲学的原著,比如说《论语》《孟子》,老子的《道德经》王德峰:中国哲学著作的阅读是在读什么?,庄子的著作也罢,我们进入这些著作的阅读是在读什么?是不是像读康德的哲学著作一样,读黑格尔的哲学著作一样?不。
你进入康德的著作,进入黑格尔的著作,你是进入了什么?严密的范畴的演绎和概念的推论。但我们在进入了我们本民族的哲学著作的时候,不是做这件事情的。
我们看中国的哲学著作的表达,你看不到概念的推论、范畴的演绎;我们倒是看到了生动的形象,充满了种种隐喻和例证的文字,还有宏大的境界,尤其《庄子》,在西方人看来这是哲学吗?大概是文学吧。而我们中国的哲学著作就这么写的,我们在中国哲学的著作当中读我们中国人的生命感受,这一点要特别的加以强调。
今天的中国人现在也开始回过来关注我们本民族的哲学典籍了。国学当中核心的部分就是中国哲学的著作,我们怎么进去?我们从小学数、理、化,然后拿了一本《论语》和《孟子》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或者《道德经》和《庄子》,或者还拿一本佛教的经典,比方说《金刚经》对吧,我们怎么进去?我们要理解,把握概念,是这样做的吗?不是。如果你这样做你就进不去了。这个原著的这一段文字你懂了还是没懂,这并不是你理解了与否,而取决于你把你的生命感受能否放得进去,如果放进去、放成功了这一段你就懂了。我们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一段时间了,我们每个人都积累起自己的生命感受,但从来还没有机会去读过它,读或者不读差别在哪?我们从来不读自己的生命感受,于是我们的生命感受是散漫的,不成境界的。
通过阅读中国哲学的典籍,我们获得了一个机会,把我们的生命感受放进去,再把它领出来,领出来就让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生命的境界。
什么叫体认、体悟,都要借助中国哲学的文字,中国哲学原著的文字来做这件事。这些文字绝不是概念,是生命情感本真的表达。这样我们就说明了一条如何进入中国哲学的典籍中去,读中国哲学的典籍是我们的心要跟上去,而不是头脑去把握概念,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就像我们读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们并不是用头脑在读的,是我们的心灵在感受。同样读中国哲学的典籍也是我们用心去读的,这在禅宗的语言里是这么说的,叫“口诵心行”,“诵”就是朗诵的诵了,“行”就是行动的行了,“心”就是心灵。“心行”就是生命情感的实践。你念着文字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这叫口中“朗朗有声”,就像我们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他没把生命感受放进去。当然,这样的念,也还是有好处,因为小和尚小,生命感受也就积累的少,读《金刚经》大概就背得滚瓜乱熟,但是基本上不领会,这叫小和尚念经。好处在于,这小和尚慢慢变大和尚,他的人生阅历增多了,他曾经背诵下来的经文后来总会被领会的,生命情感就跟上去了。这就是中国哲学著作的读法。无论是《金刚经》也罢,还是《论语》也罢,还是老子的《道德经》王德峰:中国哲学著作的阅读是在读什么?,都是这么个读法。《道德经》的文字也相当好,《庄子》的文字更好,一部《庄子》大学的哲学系的老师要讲,中文系的老师也要讲,讲的角度不一样——哲学系的老师把《庄子》这本著作的思想哲学思想阐发出来;中文系的老师当然也会阐发思想,同时又要把《庄子》的文学价值说出来,《庄子》是一部了不起的先秦散文。先秦时期的散文著作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它又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和文学不分家。当然现在大学的系科体系分的太清楚了——中文系是中文系,哲学系是哲学系,其实中国人的学问向来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我们已经知道进入中国哲学的道路是一条生命情感的路,中国哲学从人的生命情感中来论道,这在西方思想看来是很不可思议。
哲学既然要论道,就要说普遍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真理在西方人看来只能在理性的逻辑中找到,怎么可能在生命情感中寻找?一讲到生命情感,西方思想就会认为这是主观性、偶然性,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还千差万别,这里边怎么会有普遍真理?这是西方思想的局限性。
中国思想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普遍的真理恰好就是在人的生命情感中——人同此心,心同此情。所以,要寻求普遍的真理,首先就要从生命情感中寻求,本真的生命情感人人都具备,没有个体差异的,这就是讲孔子所说的“仁”。孔子的学说的核心观念就是“仁”,“仁”是生命情感的本真。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主题的实现方式,就是如何解决人生问题。它的道路并不是用头脑的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生命情感,而是把生命情感本真的一面揭示出来,然后我们把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生命的境界。中国哲学的主干是三大部分:儒家、道家和后来中国化的佛学,儒、道、佛三家,都是把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生命的境界,只是角度的不同——儒家把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道德的境界,道家把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天地境界,佛家把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解脱的境界,解脱生死之苦恼。
如果我们更简要的说,可以说三句话,儒家教我们有德性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道家教我们得自在;佛家教我们得解脱。读儒家的经典或道家的经典或佛家的经典都是读我们自己的生命感受,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只有我们把我们的生命感受放进了这些经典的文字中,我们才踏上了中国哲学的道路,才能去展开中国哲学的思辨,也就是才能对天道形成体认和觉解。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
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随便看看
- 2024-08-11紫微斗数忌出解析:影响命运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7道家管理思想:揭示事物本质的恒道,朴散为器,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