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道家思想的起源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道家思想的起源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一、老子、庄子简介:

老子又名李耳、李聃(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汉族,字伯阳,河南鹿邑人,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二、道家思想简论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老子“贵柔”。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

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他在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时,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政治上他主张“无为”,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回到“小国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老庄道家哲学与孔孟儒家思想的异同,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齐物”,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即“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宣传、教化、劝导,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稷下学派发挥了老子哲学中道中有物有精的思想,把“精”视为一种精微的气,即精气,认为天下万物及其变化都是这种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并强调道的客观必然性。淮南子提出道含阴阳,视道为阴阳二气的统一物,认为道主宰天地万物,实际上是阴阳二气主宰天地万物。

老庄的“无为”思想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老庄道家哲学与孔孟儒家思想的异同,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道德”一词是道家思想的精华,道为规律,德为方法。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还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庄子的“道”是天道。

“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过很大影响。庄子还提出“无无”概念否定了一切,认为只有连“无”也没有,才能达到绝对虚无的境界。

1、道法自然观

主张雕琢复朴 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

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

崇柔尚雌精神

内圣外王之道

2、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

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

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

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

3、被褐怀玉的超然人格和崇尚自由的批判理性

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

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境界

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

超越的哲学与文学的超越

三、道家的治世方法

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为而无不为”。自然无为,提倡与子人和谐相处。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反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

黄老学兼容并包。一方面它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政治,提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君主治国掌握政治要领即可,不要作过多的干涉;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让百姓休生养息。一方面又吸取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儒家的礼义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等,提出刑德并举,恩威并施,循名责实,赏罚必信,并认为“不争亦无成功”。

四、道家的人生哲学(人生信仰)

至人无几,物我合一,神人无功,不染红尘,圣人无名不求在人间立名.生死乃自然规律,凡事不可刻意追求。

道家的养生思想:清静无为、贵柔、返朴归真、形神兼养。

不应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这与我写的《究竟是名可以转化成利,还是利可以转化成名?》一文中观点有点类似)

五、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追求清静无为;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追求得道飞升。

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就本身来,这种崇拜和道家思想没有相关联的份。就道教老子为宗又追求修炼成仙的本质来说荒谬的,这是一直以来认识上的误区。东汉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本的王充著有无神论作品《论衡》,对汉末流行的神仙方术进行了全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了很高地位。

西方者普遍认为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落腐败的产物,而道教支持者认为道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互补之处。

六、道家的影响力

老子他的著作、他的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欧洲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尼采曾说:老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一生研究中国,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著有多卷本《中国科技史》专著。他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李约瑟越研究中国,越认识老子、道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越发相信老子学说的正确,越来越按照老子说的去做,他晚年干脆自称是“名誉道家”、“十宿道人”。李约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很有成就,是上个世纪国际上知名的汉学家,而他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从而为上个世纪后半叶世界“老子热”的形成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道家思想和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和社会的发展。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汲收,如宋明理学;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玄结合的产物。

七、不得不专门评说的庄子7.1 庄子的文章及对后人的影响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本书在公元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庄子》在唐代(618-907年)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老庄道家哲学与孔孟儒家思想的异同,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庄子》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而且还有很多思想十分超前,比如“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就是数学里的极限思想。

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7.2 关于庄子的典故和寓言

视权贵如腐鼠

宁做自由之龟

知鱼之乐

是贫穷,不是潦倒

巧论三剑,一言兴邦

人生本如是迷茫吗

齐一万物,莫强分别

真人行世,入火不热,沉水不溺

利害唯己,谁贵谁贱

逞能辩论,终于徒劳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无为而无不为)

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死亦可乐

鼓盆而歌,送妻升遐

安时处顺,穷通自乐

庄子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道家思想的起源,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道家思想的起源,淡然独与神明居。庄子者,古之博大真人哉!

7.3 庄子的精神世界

庄子的精神世界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1.清代学者胡文英在中写到: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心肠极热那是怀者一颗悲天悯人之心,而另一方面却又冷酷犀利,这是对人世间种种荒唐与罪恶的仇视,更是对黑暗世界的控诉.表面上看似无情的他,却有着温柔与宽仁的心.

2.庄子在中写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充分的表达了庄子至人无几,物我合一,神人无功,不染红尘,圣人无名不求在人间立名的人生哲学和宇宙观.从这两点看他不仅仅秉承了老子朴素的道家思想,还将其推向高峰.

若干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那沉睡的时,当我们再次一边品茶一边沉迷于庄子的世界时,或许我们所获得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像一阵暖风,像一潭请泉......

八、 参考文献

老庄_百度百科 寻希希、小浪是也、、蝼蚁吃月饼、大秦梦

老子_百度百科 老子在涡阳、、道不可言、、慕愚斋主、尚书右仆射卢、弯弓射da雕等

庄子_百度百科 吾失真吹、、淬冰刃、、半月沙川、、世界之奇迹等

道家思想_百度百科 、老狼牙、、70迈撂倒春哥、、、景观美、等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