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生活的时代定义为历史上最优秀的伟人都要多
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生活的时代定义为历史上最优秀的伟人都要多
我们总是喜欢把我们生活的时代定义为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我们总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比任何时代都多;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辉煌。其实古人也有这个想法。可惜历史是无情的、不公正的。大多数人都被挤进了旧报纸堆里,只有少数人在历史上大放异彩。这是历史沉淀的结果。
战国时期,中国的马拉松历史从一条笔直的道路走向了一个转折点。出于对旧文化的怀疑,人们看不到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过去的信仰、伦理和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这一时期,历史从安定走向混乱,不仅是战争带来的混乱,还有意识形态的混乱和文化的混乱。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有真理,乱世有理论,乱世有思想。将军们正在清理旧山河,文人将不会忘记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世界。于是,武将争天下,
儒家如“文”,道家如“书法”
乱世有太多的英雄,当然也有太多的思想家。孔子、曾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孙子、韩非子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当然,还有很多学者在创造自己的理论,想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人们的思想。
百花盛开,百家争鸣,思想家的理论相互排斥,相互依存。在这波光粼粼的文化碰撞中道家思想核心,中华文化进入了繁荣时期。这些文化改变了历史,把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变成了封建社会。汉代以后,儒家文化盛行,统治了人们的思想几千年。在后来的历史中,虽然名人多,学说各异,但最终并没有超越儒家。因为后期没有出现战国时期那样的混乱局面,也没有出现百花盛开、百家争鸣的景象。
孔子像(资料图)
过去,我很欣赏孔孟带给我们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是哲学的精髓,也教会了我们最本质的生活方式。儒法之争持续了两千多年。孔孟一次次被推入旧纸堆,又一次次被从旧纸堆中救出,儒家依然占据上风,成为统治者的终极法宝。. 然而,真正使人树立道德的是道家的哲学。道教的鼻祖是老子。
至于老子的地位有多高,可以看下面的故事。孔子当年拜访老子时,曾对老子有过一段精彩的评论:“鸟,我知会飞;鱼,我知道会游;兽,我知道会行;行者不知,行者不知。游泳可以宽容,飞人可以是蝎子,至于龙,不知乘风云上天,今日见老子,恶如龙!”
虽然两人的理论不同道家思想核心,甚至有些理论上有对抗的感觉,但在孔子眼里,他只仰望老子,这从他对老子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来。老子的理论是形而上的,孔子的理论是形而上的。孔子的儒家强调实用主义,而老子的理论则充满君子之气。如果非要比较他们的哲学,我觉得儒家可以称为文字,而老子的道家可以称为书法。是一种艺术,有一种仰望群山的感觉。
作为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有5000多个字,历经2000多年,依然熠熠生辉。“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道随自然。” 似乎有一种无奈和消极的感觉。人要顺应自然,不能破坏自然,要顺应自然。这大概就是老子道德经的精髓吧。我们与天与地抗争了这么多年,但抗争的结果却是雾霾遍地,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对此道家思想核心,我还是有先见之明的。老子曾经对宇宙的运动演化有过特别精彩的解释,所谓“道”,“道生一,
如果说儒家是帝王将军的治国之道,那么道家就是天下君子的良药。儒家讲治天下,道家讲道德修养。“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行而不争。” 我们无法抗拒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人类将一事无成,甚至名誉扫地。“不求”是道家的生命本质。我们平时所说的低调做人,做事高调做事,其实是从道家学来的理论。
“没有竞争”是快乐而纯粹的
老子出生时,战火纷飞,正是文人武将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期。那些在战争中浮躁的人,都在用战争的武器来展示自己,在战争的热血中创造自己的成就。但老子知识渊博,却能在这样的战争中守护自己的信仰。他看透了人生。“不争”,却是老子的聪明。
楚汉较量,韩信为天下英雄(资料图)
纵观历史,与世界抗争的人,有多少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楚汉交手,韩信是天下英雄,实力很强。在灭齐之战中,刘邦派李士奇到齐。李已经说服齐王投降了。结果,为了争功,韩信只好背弃诺言,大打出手。齐国。韩信虽然打败了齐国,也为自己“争”了“齐王”的称号,但这种“争”的欲望却为他后来的杀戮埋下了伏笔。韩信这种“打架”,也是英雄们的通病。在与他人的战斗中,他们一方面为自己的名字镀上了一层金,另一方面,也为这场“战斗”献出了生命。话说到最后,没有逃脱被谋杀的命运。“走狗不足,善弓藏”,为“战”而来,为“战”而去,最后害了青青的命。
老子认为“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道随性”。人顺自然而兴旺,地依四时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生活的时代定义为历史上最优秀的伟人都要多,天依自然规律运行变化,道依自然条件运行。这些条件是永恒的。人类在自然界中很小,为什么我们要改变这个自然规律?当年隋文帝立大隋,大隋国泰民安,杨广接掌大隋,国富民富,物富,粮草丰收。粮仓可以吃几十年。不过,杨广却是欣喜若狂,为了自己头上的“帽子”,毫不犹豫地打破了自然规律。为了政绩,他动用了全国30%的劳动力修运河、挖运河。因为他没有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他所做的事情超出了老百姓的负担。结果,十余年,国灭,家亡。
其实,人生转瞬即逝,转瞬即逝。人生苦短,不要刻意改变自然,可以顺其自然,简单生活,这就是幸福。与杨广相比,陶渊明是幸运的。
生命转瞬即逝(资料图)
陶渊明起初也有追求和理想。无奈,官场烂了,他改变了理想,上任不到一百天就高高兴兴地辞职了。“东篱下采菊,悠然见南山”,包容天地,豁达如谷,简单的采菊,简单的游山,有怎样的意境,怎样的潇洒。以至于陶渊明的崇高境界,在近代被很多人所追求。其实,简单就是幸福。
心的空虚是道家的精髓。当心中充满无限的欲望时,心累了,心中的自私和杂念一扫而光,心中充满了幸福。思想开放还有另一层含义。一肚子知识。凝聚知识之后,心就处于虚无的状态。继续学习,“静是天下之义”,当每个人心中无欲,谦卑,不争利益,不自卑,不离不弃,善如水,世界对无私开放。什么样的境界?回首当年,姜子牙志向远大,却悠然自得,去河边钓鱼。那个时候,他的欲望不是欲望,他就像一个山谷。如果你没有这种豁达的思想,更别说80岁出山了,你可能已经被内心的欲望所淹没了。怎么还有能力出来指点?看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种出山前的悠然自得,不就是一种人生的谦卑吗?在这方面,陶渊明更是一个内心谦卑的圣人。他甚至拒绝担任官员。如果他的心太空虚,他会很高兴。谁能感受到?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是没有胃口的。欲望越多,幸福就越少。当人们沉迷于欲望时,他们就会失去幸福。别说是80岁出山了,你可能已经被内心的欲望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怎么还有能力出来指点?看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种出山前的悠然自得,不就是一种人生的谦卑吗?在这方面,陶渊明更是一个内心谦卑的圣人。他甚至拒绝担任官员。如果他的心太空虚,他会很高兴。谁能感受到?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是没有胃口的。欲望越多,幸福就越少。当人们沉迷于欲望时,他们就会失去幸福。别说是80岁出山了,你可能已经被内心的欲望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怎么还有能力出来指点?看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种出山前的悠然自得,不就是一种人生的谦卑吗?在这方面,陶渊明更是一个内心谦卑的圣人。他甚至拒绝担任官员。如果他的心太空虚,他会很高兴。谁能感受到?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是没有胃口的。欲望越多,幸福就越少。当人们沉迷于欲望时,他们就会失去幸福。怎么还有能力出来指点?看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种出山前的悠然自得,不就是一种人生的谦卑吗?在这方面,陶渊明更是一个内心谦卑的圣人。他甚至拒绝担任官员。如果他的心太空虚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生活的时代定义为历史上最优秀的伟人都要多,他会很高兴。谁能感受到?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是没有胃口的。欲望越多,幸福就越少。当人们沉迷于欲望时,他们就会失去幸福。怎么还有能力出来指点?看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种出山前的悠然自得,不就是一种人生的谦卑吗?在这方面,陶渊明更是一个内心谦卑的圣人。他甚至拒绝担任官员。如果他的心太空虚,他会很高兴。谁能感受到?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是没有胃口的。欲望越多,幸福就越少。当人们沉迷于欲望时,他们就会失去幸福。如果他的心太空虚,他会很高兴。谁能感受到?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是没有胃口的。欲望越多,幸福就越少。当人们沉迷于欲望时,他们就会失去幸福。如果他的心太空虚,他会很高兴。谁能感受到?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是没有胃口的。欲望越多,幸福就越少。当人们沉迷于欲望时,他们就会失去幸福。
“正言反”与“无为”的智慧之道
道家主张“正字反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极必反。“福与福相依,福与祸在其中”,福与祸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儒家是写给统治者的知识,道家是培养人品德的知识。在这方面,庄子与老子遥相呼应,为世人树立了典范。
鼓乐曲(资料图)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没有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唱起了这首歌。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对庄子的所作所为有点反感。我觉得庄子真是不人道,他的妻子死了。他还在唱歌。第二遍看这个故事,我觉得庄子就算难过,我该怎么办?难道他一味的哀伤,庄子的妻子就可以被他带回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我第三次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心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读了很多遍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庄子的博大感情。面对人生的不幸,庄子如此乐观,那种状态,那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人不禁为之鼓掌。作为思想家和文化人,
“言不由衷”,是今人的良药。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句鼓舞人心的话。每次读到这句话,我都觉得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在鼓励自己:“我们在困难时期,要看到我们的成绩,看到光明,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些理论与老庄子不谋而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只有几万人的红军在数百万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和拦截下不能被歼灭,而不是说毛泽东实践了他的理想。 ,倒不如说这是道教在历史上的又一次胜利。
说无为,是道家的最高境界。有的人常把道教中的无为视为无为。这是错误的。道家的无为,其实就是不违背自然规律,做不违背自然的事。无为,其实就是达到一种无所事事、无所事事的人生境界。随着无为意念的渗透,人们逐渐达到了为所欲为的最高境界,在无声的地方听着雷声。
当然,道家的理论还有很多很多,不仅给古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思想和乐趣,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了行动的精神支撑。作为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对老子的学说,对“一分为二”的看法,对“三个世界”的划分,以及他制定的“十六字方针”,有着非常透彻的理解。战争。“等等,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道家文化的影子。
当然,我们凡人无法像那些伟人那样找到推动历史前进的机会;我们也不可能像老子、庄子一样,有被世人仰慕的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去透彻深邃的道家思想,让自己散发出一种君子之气。
-------------------------------------------------- -----
相聚一日:古圣寂寞
古今中外,世界上许多被后人认为是伟人,能够影响千千万万代的人,在那个时候,大多是那样的荒凉寂寞。因为他们生前没有注意短视的佣兵,以这样的性格和性格在世上为自己和国家大事行事。
随便看看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老子道德经与庄子南华经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道家学派思想:老子与庄子的自然无为之道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14今日头条、百家号精选十部必读国学经典,领悟古人智慧,提升自身修养
- 2024-07-12道家圣人与儒家君子的本质区别:智慧与德行的不同追求
- 2024-07-12儒家和孔子的智慧:对我们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启示
- 2024-07-11庄子的思想主张:哲学、政治、认识论的独特见解与处世哲学
- 2024-07-11儒家人生哲学: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精髓与人生智慧
- 2024-07-11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 2024-07-06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孔子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 2024-07-06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天纵之圣,万世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