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道教动功修炼的表现形式,阐释道的内涵

太极拳:道教动功修炼的表现形式,阐释道的内涵

太极拳通过身体运动形式阐释“道”的内涵,是道教“动功”修炼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这种表现形式为修炼者提供悟“道”的实践途径。太极拳遵循“太极生两仪”的阴阳变化原理,强调将意念、呼吸、肢体运动结合起来,将虚实、动静、刚柔、开合种种相反相成的矛盾统一于一体。在道教的修炼当中,通过太极拳运动来体会拳道合一、“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的“道理”,达到养心定性、聚气敛神的功效。太极拳运动在设计上遵循道教哲学理念,行拳尤以“柔和”“绵长”为特点太极拳:道教动功修炼的表现形式,阐释道的内涵,动作处处带有圆形、弧形,与道教所说的万物循环往复运行相契合;练习太极拳时强调抱元守一,与道教“存想术”理出一致;太极拳技法上讲求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引进落空”等道家哲学思想中的以柔克刚,正是道家自然、无为、守朴、贵弱思想的体现。

太极拳:道教动功修炼的表现形式,阐释道的内涵

太极之道,阴阳之妙

陈鑫《太极拳名义说》指出:“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为成宪。”1这就是说,太极拳是以身体动作来表现太极哲理。

在道家看来,宇宙混沌未分时期是太极状态,即“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是故老子云道生一道家哲学思想中的以柔克刚,即此太极是也”。2然后由太极生化出阴阳两仪,再由阴阳两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以交合从而化生万物。太极拳运动中的“太极”是在阴阳对立统一转化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与把握阴阳之间相生相克、共存转化这一万物变化的终极规律,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的意象体现。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道德经》第2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二气交合化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太极运动也是阴阳两仪相互交感化生的基本形式现象。4太极拳的内外相合、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皆蕴含阴阳两仪生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阴阳相济”是太极拳运动的灵魂。太极拳法中的虚实、动静、快慢、刚柔、起落,开合之间寻求和谐对称,轻灵柔美之间蕴含沉静刚强,以及“逢前必后,逢左必右,逢上必下”等一招一式之间处处显示出“阴阳相济”的智慧。太极拳运动内外相合包括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总体在意、气、形、神和谐协调为一个整体,达到拳与道相合的意境。内外相合强调练习太极拳时使身心放松,精神沉静安详,动作轻灵迅疾与沉稳缓慢相间进行。

陈鑫说:“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谓拳,其妙处全在互为其根。”5阴阳在拳法中表现为刚柔、动静。太极拳的拳术技击特点,很重要的就是以柔克刚。而这正来自于老子思想。《道德经》第36章说:“柔弱胜刚强。”第43章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所谓的“柔”与“弱”并非软弱无力,这里的柔弱指的是一种含蓄、深沉、坚韧不露、外柔内刚的状态。老子关于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观点充分体现在太极拳的运动之中,成为太极拳技击的根本宗旨。以柔克刚包含了以静制动和以弱胜强的特点,正如老子《道德经》第76章中所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王宗岳《太极拳论》就举了一个以弱胜强的例子,“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6太极拳以柔为主的技击艺术,具有松、柔、圆、缓、匀等特点,只有动作自然安舒,轻松柔和,方能使内气无微不至地运行,同时能促进人的意识在太极拳吞化和发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柔的功能,为以柔克刚创造必要条件。

道家思想在太极拳中的另一个体现就是“虚实相生”。虚实在太极拳运动中,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所谓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强调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哲学意义上,将阴阳两仪生化发展的规律和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辩证思想应用到太极拳运动中,极大地丰富了太极运动的理论体系。“反者道之动”,7寓意物极必反,即柔弱至极点就会向强大发展,所以老子在“反者道之动”问题出现之后又以“弱者道之用”为对策。这种哲理在太极拳理上体现为,欲进先退、欲扬先抑、欲伸先屈、欲快先慢、欲高先低、欲直先迂、欲左先右、欲重先轻、欲紧先松、崇下尚退、后发先至,充分运用“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方法,达到“弱者道之用”的目的,也是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思想的意象表达。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道法自然”思想出自《道德经》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有顺应、效仿的意思。“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和精髓。道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而道所生的万物也是“以自然为性”。8“道法自然”,就是“道”遵循“自然”原则,“无为”于“万物”,让万物按其本性自然造化,从而万物各得其所。“依乎天理,顺其自然”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太极拳:道教动功修炼的表现形式,阐释道的内涵,所谓“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极拳在其动作及运动状态上都体现出“道法自然”思想。虽然太极拳有很多流派,每一个流派的拳法动作不尽相同,但在遵循“道法自然”方面却是“理为一贯”的。著名拳家陈鑫强调“顺其自然之机”,并说“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太极自然之理”“纯乎天则打拳皆随天机动宕,莫非自然而然”“无力即止,不必强为运动”。9这都体现了道家的“依乎天理,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太极拳拳法意蕴讲求圆活自然,效仿“天地之圆”,绵绵不绝的气韵也效仿大地的“厚德载物”,讲究“顺应天理”。

由于道家阴阳两仪的观念,拳法的整体和谐、天人物我的互动便成为“自然”的重要体现。10道法自然要求练习者身体达到一定的状态,即“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气守丹田”,始终注意“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松腰落胯”,通过调整身体姿态从而实现对呼吸、意念等的调理。道法自然也强调顺势而为、顺应自然,浩瀚宇宙之中有大道流行、命理萌动,表现形式多样却形散而神不散,总体上追求“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太极拳运动便在四肢百骸顺势而动中感受顺应自然天地的和谐境界,在天人合一、意动身随中体悟生命节奏和太极之美。

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是道教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来源于道教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提炼,也成为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张岱年先生说过,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那就是“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体的,而人的最高追求就是,参悟天地万物乃为一体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11而钱穆先生则更简单地把中国文化特质用六个字概括为“一天人,合内外”。12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认为,东方道德伦理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含义即指天、地、人三者间的和谐统一,也即是作为主观人道和客观天道的和谐、圆满。在天人合一观念的指引下,太极拳强调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侧重内外兼修、形神共练,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理性精神和神秘意蕴的思想基础。在太极拳诞生和演变过程中,“天人合一”思想始终伴随左右、形影不离,完全融入到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当中,逐渐成为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太极拳套路的动静疾徐、虚实相间、开合收发、刚柔并济等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通过长期修炼,能使人达到“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合一”的最佳境界。在中国传统哲学“一天人,合内外”思想的支撑下,太极拳所表现的整体和谐已超越了一般体育项目的特点。

“天人合一”在太极拳运动中体现为物我两忘的境界,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讲求心神宁静,神、意、气、力、身协调完整,舒缓和畅,意动而形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物我不分,无物无我,物我两忘。做到“天人合一”的关键是“抱元守一”,“一”是从“道”生发而来,守住这个“一”,就会指导习练者调整心境,控制欲望,从物我走向无我,不然会大受干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得“一”守“一”非常重要,《道德经》第39章说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以为天一贞。”

太极拳以“天人合一”为理念,是对人与自然交往的征服与被征服关系的反思纠正,继而追求一种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动静相间,刚柔并济

集中华文化于大成的太极拳相较于其他一味追求“速度”与“力量”、注重“动”与“刚”的运动项目可谓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太极拳充分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拳”。道家思想中动静、刚柔等看似相悖的概念却有相反相成的相生关系,太极拳“以静制动,动静自如”“以柔克刚,刚柔相济”“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等都是道家思想的意向表达。老子云:“天下莫柔于弱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3在动、静关系的处理上,太极拳强调一动无有不动,一静万般皆寂。动、静是阴阳已有平衡的表现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方式,所以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另一方面,静也是相对的,是表面平静下的内在波涛汹涌,因为万事万物都处于每时每刻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通过静的方式来认识事物是设定的一个前提。如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致虚极,安静笃,万物并作道家哲学思想中的以柔克刚,吾以观其复”,以相对静止的理念与方法应对问题,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寻求机会扭转局面,占得主导地位,进而把握全局。14在动静关系上,拳家认为“今则式式之中,处处皆当作由动而静想,务使一切姿势,皆有动即是静,静即是动之意,固谓之动中求静”。15

此外,在刚、柔的关系上,太极中的“柔”也不是柔弱无力的意思,而是汲取道家“贵柔法水”的理念,是在“松”的基础上,却又松而不懈,呼吸自然,是习练者控制身体肌肉运动的一种方式与境界。道教思想的“贵柔守雌”体现在太极拳中就是强调要做到“松柔”,“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松腰落胯,身正安舒”。“虚领顶劲”作为太极拳“十要”之首,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使中气自然畅通。“沉肩坠肘”既能使双肩灵活,又能护住肋部的柔弱部位,同时使气往下沉,使身体稳定舒畅。16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体育部。本文刊于《中国道教》2020年01期。)

注:

1.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27页。

2.孔颖达:《周易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页。

3.《道德经》第2章。

4.清玄散人:《太极拳沿革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57页。

5、6.《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25页。

7.《道德经》第40章。

8.王弼:《老子注》,第29章注。

9.刘康毅:《武学书馆闻艺录》,逸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10.陈青山、胡来东:《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理论的影响》,《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年第2期,第31~32页。

1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12.钱穆:《中国文化特质载中国武术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13.杨建英、杨建营:《太极拳历史流变及转型发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第68~73页。

14.高谊:《论太极拳理的哲学基础》,《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41~46页。

15.徐致一:《太极拳研究》,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16.《论太极拳》,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47~49页。

长 按 二 维 码

关 注 我 们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