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9日佛学研究网太虚(1889-1947)

2022年2月9日佛学研究网太虚(1889-1947)
太虚人生佛教思想的提出太虚人生佛教思想的特质换句话说,太虚将儒家思想作为佛教近代化调适的思想资源,而使传统出世的佛教具有了人间化的品格。复次,太虚人生佛教思想合理地解决了佛教人间化与化人间的关系,坚持了佛教的超越性品格。首先,太虚人生佛教思想实现了人间化的转向,奠定了佛教现代化的基础,是佛教未来发展的范型。可以说,这些...
标签: 佛教 佛法
日期:2022-07-22 人气:181 阅读全文

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中的佛教文化大家知道哪些?佛教因果也是什么?

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中的佛教文化大家知道哪些?佛教因果也是什么?
古典小说《红楼梦》一书,以“梦”始,以“梦”终,通篇蕴涵着佛教文化和佛教出世思想。对于《红楼梦》来说,佛教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以“因果报应”观作为小说的线索展开叙事;二是以“转世”观演绎故事情节;三是以“色空”观诠释生存真相。佛教的“转世”观念在《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上表现明显。【关于《红楼梦》中的佛教因果】...
日期:2022-07-20 人气:599 阅读全文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偏爱《楞严经》,一生随时随地翻阅诵读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偏爱《楞严经》,一生随时随地翻阅诵读
.不止于此,佛学更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哲学发展,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世界上许多具足影响力的名人为之改变三观,今天我们一起看来自全世界16位大咖他们眼中的佛教。佛的基本教理持戒、禅定、悲愍,以及从私欲中彻底解脱出来,这就是伟大东方宗教——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徒不是他人的奴隶佛教徒不是哪一本书的奴隶,也不是哪一个人的奴隶...
日期:2022-07-19 人气:778 阅读全文

季羡林: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下)



季羡林: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下)
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儒家一般不被认为是一个宗教。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道教并不违反它。在佛教同道教和儒家的斗争中,这是对它很不利的一个方面。唐朝儒生反对佛教,态度比较一致,理论比较肤浅。他只是从保护民族文化,坚持中国的学术传统,就是所谓道统,维护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修养经来反对佛教...
日期:2022-07-19 人气:866 阅读全文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道家哲学是一门最朴素的社会和自然科学。道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道家思想完全是理性的、科学的、超时代的哲学体系。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最高境界。这一理论为佛教劝善众生,并进而能普渡大众打下了思想基础,是佛教教理核心中的核心,尤其是针对中国大众“重功利、轻道德”的心理特...
标签: 道家 佛教 哲学
日期:2022-07-19 人气:210 阅读全文

万行大和尚佛教是如何做心灵环保,净化我们心灵的呢?


万行大和尚佛教是如何做心灵环保,净化我们心灵的呢?
佛家的心灵环保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佛教的心灵环保。当一个人相对能做到布施了,接着就是佛家四摄的第二步——“爱语”。所以佛家告诉我们要用“爱语”的方式来说话,要修口德。所以佛家的心灵环保首先是自己做到,通过“四摄”对治心中的欲望、贪念,从而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我们佛教讲的“皈依佛”,就是以佛作为我们为人的准则,作为我们的人生...
日期:2022-07-11 人气:691 阅读全文

佛教的教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之分(图)


佛教的教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之分(图)
在佛教教义中更是强调佛弟子要报答国家恩,要努力去庄严国土,护国救国等,蕴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所谓“护国”就是守护、爱护、护卫国家的意思,佛教的护国思想就是现在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精神。佛教提倡出世必先入世,主张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大力弘扬慈悲济世的菩萨精神,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服务。
标签: 佛教 祖国 佛陀
日期:2022-07-11 人气:1338 阅读全文

心经260个字,是整部《大般若经》的精华之所在


心经260个字,是整部《大般若经》的精华之所在
我们知道,全部的佛经都是释迦摩尼所讲,除了《心经》和《六祖坛经》,《六祖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所讲,《心经》是观世音菩萨所讲。但《心经》虽是观世音菩萨所讲,却也是在佛陀的护念加持下所讲,并且所说的内容,也是佛陀《大般若经》的内容,观世音菩萨只是对《大般若经》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提炼和摘要。
日期:2022-07-11 人气:3065 阅读全文

佛教义理的核心1.“空”“有”及其关系

佛教义理的核心1.“空”“有”及其关系
今天和诸位交流佛法研究心得的题目是《谈“空”说“有”话佛理》。因为在座诸位都有一定的佛学基础,所以就讲讲佛教义理的核心的问题,即“空”“有”及其关系,以及如何指导修行实践的问题。一、“空”“有”问题是佛教义理的核心“空”“有”是佛教解脱主义教旨的内在逻辑3、中观学派的“假有法空”(又称缘起性空、万法皆空、一切皆空等)说...
日期:2022-07-10 人气:2911 阅读全文

长沙开福寺大佛殿的一副对联准确地点出了佛教的这一趣旨


长沙开福寺大佛殿的一副对联准确地点出了佛教的这一趣旨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逐渐接纳了儒家的出世思想,把出世主义衍变成“亦出世亦入世”,即通过阐述“治心”与“治世”的相互关系,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这是佛教的一大进步。”充分反映王夫之深谙佛教的“言语道断”,顿悟成佛之道。魏源的佛学思想集中体现为:潜心净土,普度众生。郭嵩焘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肯定佛教轮回的社会教化功能的。他所著《...
日期:2022-07-10 人气:28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