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义理的核心1.“空”“有”及其关系
佛教义理的核心1.“空”“有”及其关系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这里参加这次佛教学术交流活动。今天和大家交流佛学研究心得的题目是《谈“空”与“有”谈佛学》。既然在座的各位有一定的佛教基础,我就讲讲佛理的核心问题,即“空”与“有”及其关系,以及如何指导修行。
一、“空”与“有”问题是佛教哲学的核心
1.“空”和“有”概念的含义
佛教认为,万法皆因缘合而生,因在现象中,因果消散,现象消失。因果不是永恒的,所以现象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空的”;又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而生,而生属于一种存在,所以称为“存在”。“空”是指存在的本质,“有”是指存在的现象。空性和存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在佛教语言体系中,一切现象都称为“法”,包括客观事物、思想、想象,甚至是不存在的事物,如龟毛兔角。因与缘是关系与缘,其中“因” 是主因和内因,“前提”是次因和外因。若不连用因缘,只说缘一字,如因缘缘生,缘既包括因缘,也即包括主缘和缘缘两种意思。 . 业力和业力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必须澄清。
“空”和“有”是佛教关于宇宙和生命的基本观点,宇宙中的空性、真假、虚幻等问题是佛教最普遍、最原始、最深刻、最尖锐的问题。哲学,是佛教的宇宙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观。
2.“空”与“有”是佛教解脱教义的内在逻辑
佛教的宗旨是从生死的烦恼、痛苦和问题中解脱出来。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儒家和道家认为人生是幸福。相比较而言,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的,对人生的理解更深刻,更有紧迫感,可以有意识地改变和改善生活。
早期佛教认为,生命中的烦恼和痛苦的主要原因是自我的存在,即个体生命的存在,从而积聚恶业,唤起身体,不断地在生死世界中循环。人要破除烦恼痛苦,获得解脱,就必须破除“有”的自我,实现“无我”。也就是说,在修炼修行的过程中佛教义理的核心1.“空”“有”及其关系,要摆脱“我”和“我的东西”这个概念的束缚。佛教教派转向形而上学的兴趣,强调“无我”是自我作为实体的不存在。后来,大乘佛教进一步提倡:“无我”是指事物没有永恒不灭的本质(自我),即无自性。在佛教理论体系中,有我与无我,即存在与空性,关系到生命的终极关怀,构成了佛教排除烦恼、解脱痛苦、解脱烦恼的人生哲学的根本理论前提。超越生与死。
二、“空”与“有”论的历史演变
佛教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自释迦牟尼创立教法以来,它一直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解佛教思想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握“空”与“有”之争。
佛教的思想理论体系主要是缘起论。“空”、“有”等概念的内涵,是以缘起说为基础,随着佛教缘起说的发展而演变的。佛教《缘起偈》云:“法因缘而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 “佛的大和尚”就是释迦牟尼。这首偈说生死是因,生也是因,死也是因,生是“有”,死是“空”,生死、有空是因缘决定的。影响。缘起论是佛陀创立的基本理论。当时主要反对印度流行的两种理论:转化论和积累论。“转化论”认为人与世间万物都是由单一的原因转化的,也就是梵天(相当于上帝),称为一因多果论。“积聚论”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许多元素的积累而形成的,称为多因一果论。缘起论反对这两种观点,认为一切现象互为因果,互为缘,互为因果,互为相依,“这是因有别,佛教有“见缘起见佛法身”的说法。它认为理解缘起就意味着理解佛教。它强调信仰佛教主要是相信缘起论,用缘起论来观察和了解宇宙和生命的实相。这也是佛教在教义上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主要点。佛教有“见缘起见佛法身”的说法。它认为理解缘起就意味着理解佛教。它强调信仰佛教主要是相信缘起论,用缘起论来观察和了解宇宙和生命的实相。这也是佛教在教义上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主要点。
总结印度佛教的思想文化史,缘起说和空说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1、早期佛教中的“离我执”论(原始佛教)
早期佛教中的“我”,来自于奥义书强调“我”为实体的观点。
这里的“我”是指永恒不变的存在,即不朽的实体。实体意味着本体。当时,印度社会流行“大我”(,类似于上帝)和“小我”(灵魂)的理论。释迦牟尼虽然没有讨论我存在与否这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但从他的缘起世界观来看,他显然拒绝和否定了实体的自我和灵魂的自我。释迦牟尼也强调“离我执”,而“执我”就是执着于自己,相信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可以支配。事实上,所谓的自我是由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组成的,没有实体。所以,释迦牟尼主张去我执,
早期佛教讲人生实相,“离我执”,“人无我”,这也是通过“四圣谛”的理论来体现的。“四圣谛”是苦、苦、苦、灭、道,“圣谛”就是真理和真理。“苦”是指生命中身心的痛苦、生死的痛苦、无法寻求的痛苦等;这是实现湮灭理想的方式。这意味着生活是痛苦的,我们必须面对痛苦并找到原因。主要原因是无知,是一种没有理性的光明、混乱和方向的状态;《生死疲劳》扉页上,引述《佛说八大人觉经》:生死之累,皆源于贪。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人生苦及其因,采取相应的修行方法,以达到消除烦恼苦的理想境界。生命的纯洁和光明。
早期佛教也强调修行者要了解业力、因果的原理,以及个人行为所形成的“业力”。“业”是指行为,业力是通过行为导致结果的力量。业力在生活中起作用,并在因果关系中产生结果。因此,一个人必须有道德责任感,意识到生命的价值,用智慧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一方面,讲道德,善待他人;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追求真理、实现真理的勇气。如此,通过精进修行,精进修行,超脱烦恼、苦、生死轮回,达到解脱境界。
2、佛教时期“我空有法”的说法
由于对世界现象的不同看法和对佛教原理的理解,佛教形成了不同的教派,用各种“空”和“有”的说法来阐明自己的人生解脱理论。比如“万物有”部主张“我空有法有”,说我有空,人有空,有法有。为什么佛教的“众生”部分说我是空的,人类是空的?因为人是由五蕴组成的。“蕴”就是积累,“五蕴”是构成人类生存和周围环境的五种要素的集合。具体来说,五蕴是指色、受、想、行和识。其中,“色”是指物质佛家思想的核心主张,就人而言,“色”是指身体;“感觉”,感觉,感觉,情绪;“思考”、想象、表现;”,认知的作用,也指意识。色是身、受等。后四是心的作用,它们是身与心、色与神。五蕴合而为人。佛教认为,在五蕴的积聚之外,没有独立的、绝对的、不变的、实体的自我存在,即“我为空”、“人为空”。构成人的五蕴,即五界存在,称为“法存在”。
此外,还有一个例子,来自大众部,主张“法不能来去去”,过去不存在,因为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到来,所以是“无”和“空”;但现在是“存在的”,它存在。又如“正礼”、“督子”等部委,主张“我有法”,认为有法有法,有法有法,以此来解决轮回中的灵魂问题。
3、中观宗的“假法空”(又称缘起空、诸法空、一切空等)说
易经《南海极归内法传》卷一载:“大乘无二,一为中观,一为瑜伽。 ; 瑜伽没有外在和内在。所有的东西都只是意识。” (《大正藏》,第54卷,第205页,下) 大乘佛教的两大宗派中观与瑜伽,提出了空性的新概念。
中观宗是大乘佛教。主张足不出户信佛,但必须发菩提心。就算有智慧开悟,核心还是要证悟“诸法皆空”的道理。中观宗认为,以前对小乘佛教的认识是不完整的(不完整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虚有虚空,诸法皆空。比如龙树菩萨说:“一切因缘生法,我说是无(空),也是假名,也是中道。” (《中论》卷4)“无(空)”,指虚无。“假”指便利和方便,“假名” 是设施的名称。“中道”,远离事物的对立状态,不拘泥于空虚和假名,做到不偏不倚,比如我们的讲堂就是各种建筑材料、人工和时空条件的结合。讲堂没有自性,没有实质,是设施的名称。在龙树菩萨看来,由于各种缘起法是由相关因素组合而成的,也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一切缘起法都是空的、假名的、中道。这四者在外延上是一致的、相连的,甚至是等价的。他们之间的一致关系应该很好理解。并做到不偏不倚 比如我们的报告厅是各种建筑材料、人工和时空条件的组合。讲堂没有自性,没有实质,是设施的名称。在龙树菩萨看来,由于各种缘起法是由相关因素组合而成的,也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一切缘起法都是空的、假名的、中道。这四者在外延上是一致的、相连的,甚至是等价的。他们之间的一致关系应该很好理解。并做到不偏不倚 比如我们的报告厅是各种建筑材料、人工和时空条件的组合。讲堂没有自性,没有实质,是设施的名称。在龙树菩萨看来,由于各种缘起法是由相关因素组合而成的,也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一切缘起法都是空的、假名的、中道。这四者在外延上是一致的、相连的,甚至是等价的。他们之间的一致关系应该很好理解。在龙树菩萨看来,由于各种缘起法是由相关因素组合而成的佛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也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一切缘起法都是空的、假名的、中道。这四者在外延上是一致的、相连的,甚至是等价的。他们之间的一致关系应该很好理解。在龙树菩萨看来,由于各种缘起法是由相关因素组合而成的,也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一切缘起法都是空的、假名的、中道。这四者在外延上是一致的、相连的,甚至是等价的。他们之间的一致关系应该很好理解。
《金刚经》云:“一切缘法,如梦泡,如露、电,应如是观。” 它是一种因果、和谐、生灭的现象。虽有,其性空;虽然存在,但以假名存在。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空,空即色。” 色即是色,色法不离空佛教义理的核心1.“空”“有”及其关系,空不离色;(有)与空是有与空的相,即有与空既相承又相限。了解物质现象与空性之间的不可区分性和关系非常重要。
由上可知,一切缘起现象之所以为空,其一,缘起缘起因缘与和谐,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结构,即“无我”;无常”。无我无常,所以是空的。总而言之,缘起空有两种含义:一切事物都是缘起、因果、相依、因果关系;结合的要素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缘起论包括关系论和过程论两个理论点。它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关系和过程,故万法无主,无自性,无实体佛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不存在。我的,无常的,空的。这实际上是指事物和现象的相对性,相对性的存在。缘起空的“空”不是无,不是无,不是零,不是绝对的不存在,不是绝对的否定。中观宗认为,如果能从缘起中看到自然的空性,看到缘起中存在空性,就可以了解宇宙中的生命实相,增加生命的智慧,提高生命的境界。不是绝对的不存在,也不是绝对的否定。中观宗认为,如果能从缘起中看到自然的空性,看到缘起中存在空性,就可以了解宇宙中的生命实相,增加生命的智慧,提高生命的境界。不是绝对的不存在,也不是绝对的否定。中观宗认为,如果能从缘起中看到自然的空性,看到缘起中存在空性,就可以了解宇宙中的生命实相,增加生命的智慧,提高生命的境界。
中观学派的教义是相当深刻的。从本体论来看,现象与本质,存在与空性是密不可分的,不会有孤立的本质或孤立的现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空与有是不分离的,没有自性的空属于真义,偏于超越;假名存在是世俗的真理,偏向于经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统一的。从境界论的角度看,从世间到实相,观色空,五蕴空,可以“解一切苦”。@>的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4、瑜伽的“意识是空的(无)”说
为了批判和纠正“空虚”的思想滥用,即执着于空,认为空即是虚无,大乘瑜伽宗提出了“三性论”。这里的“性”是指教义和真理,“三性”是指三谛和三谛。
瑜伽派,又称唯识派,开创了一种新的视角,即从心生世界的角度观察世界和生命,将心转化为佛的智慧。它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主观的,表象是所感知的外部事物在脑海中再现的形象。比如,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觉得很美。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美丽的风景也会觉得很凄凉。所谓好心情会带来好风景。是内在意识的产物。唯识宗从识缘起现象中认清实相,并根据人的外表是否符合本质和本质本身存在的价值,将存在形式分为三种,形成“三性”,即三真论。空性(虚无)的想法”。
三性是普遍性、依存性和完备性。泛想是指一切诸法都是由意识来计算和推测的,而执取是有实有自性的真实对象。误解虚假的分别,执着于现实;依他性,“他”是指缘和缘,即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结合而形成的,是相对的真理。完美是基于他者的。在破除一切妄想、圆满真谛的基础上,就是证悟真谛。该派学者根据认识三性的步骤做了一个类比:晚上,由于光线昏暗,绳子被误认为是蛇,这是综合评价;然后他们明白了绳索是由因缘组合而成的,着眼于对其他性质的依赖。绳索的评价;进一步分析绳子是由麻组成的,绳子的本质是麻,这样才能了解它的真实性能,才是最终的评价。总之,唯识宗视识为境界之本,唯识而变境界。
中国佛教还发展了“空”和“有”的理论:
1、金代佛教形成了一种理解空性的热潮。当时,众多学者齐聚一堂,研究“空”与“有”的关系。著名的如僧昭着有《非空论》,总结了关于“空”与“有”的争论。性,本是“虚”,不实是“空”。这是对空性的不真实解释。
2、提出了“法界缘起论”和“真空妙存”的概念。华严宗人提出“法界本源论”。这里的“法界”是指“如来自己的清净心”,即每个人所拥有的本来清净无染的心。该学说首先强调一切现象都出自“清心”,除“清心”外别无他物;二是宣告,在这个“清净心”的作用下,一切现象都在你我和他人的面前。我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畅通无阻”、“无尽”的联系。就是说,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果的,互为因果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华严易成论分齐章》第4卷《大正宗》第45卷第503页) 一物与物不相互排斥,各自独立而和谐。华严宗还提出了“虚幻存在”的学说,如魔法是虚幻的存在,魔法不是不存在,而是虚幻的存在。后来发展成“妙游”,讲的是“真空妙游”。“真空”是指最高的真理(真理)没有妄想和执着,不增不减;“微妙存在”是指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是现象世界建立的基础。华严宗创始人法藏,提出“返华严之源”、“返心虚”、“从心看境界之妙”,阐释“形空”中体现的“形空”概念。一尘”。它还强调真诚是人的主体性和客观性之间的真正联系,进而通过对真空的奇妙观察,达到主客体无缝融合的精神境界。
3、 倡导“空与和”。如华严宗和禅宗的“董市”,强调真理与现象、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是“空”与“有”思想的重大发展。又如天台宗崇尚“三真合一”,三真即空、虚、中。空、虚、中三谛相互融合,同时成立。每一个真谛,同时还有另外两个真谛,构成了天台宗的知悟境界。
佛教的“空和”理论主张全面看待问题。佛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古时候,一位老和尚出游时,寺庙里的弟子不小心弄坏了他心爱的花盆。老和尚回来后,众弟子都围在他身边沉思。有人建议严肃对待肇事者,以体现戒律。老和尚点点头,答应了;我很困惑,说这两个建议是相互矛盾的。为什么师父说他们都是对的?老和尚也对他点点头,说你也说得对。这个故事说明老和尚很有智慧,不仅肯定了三弟子理解的合理性,
三、“空”与“有”思想的现代意义
1、理解“空”与“有”的关系应该消除两个误解:(1)认为“空”是虚无是绝对的否定。事实上,佛教中的“空”是指相对性,是“存在”的“空”。近日,一位法律专家到访,表示最近寺庙发生了很多财产纠纷。有当事人质问僧人:不说“看透世界”,说“一切都是空的”,为什么还要存钱?来访者问我怎么想,我说这是对佛教思想的误解。所谓看穿世界,主要是指看穿世界污染的一面,不要完全否定世俗社会的价值。所谓“一切皆空”,就是说一切都是因缘和和,其本性是空的,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因缘之物的存在。寺庙财产纠纷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这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⑵认为“空”为否定。其实,要实现“空”,就要看到一切都是缘起缘,所以要重视缘,珍惜缘;缘起也是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变化和当下。去恶随善,去苦得乐,是积极的。“理论” 的生活实践。看透就是观察宇宙生命的实相,放下就是远离无明和贪婪,从而获得解脱和自由。这是一方面;为勇于勤奋,为弘扬佛法、兴建寺院、为僧人安宁贡献一份力量。我认为对佛教的评论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是一个综合的观点。
2、“空”和“有”的概念表明,一切现象都是因果报应的,这就要求人们消除不良的妄想、执着、贪婪、淡漠名利,不为所欲为。各种邪恶;把握向上的目标,勇敢勤奋,了解宇宙生命的真相和本质,追求真理,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提高道德,从而改善生活,提高境界。
3、理解现象与本质、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现实中领悟现实,进而揭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升人的品格和境界。生活。
4、把握识与慧的联系与区别,注意由浊转净、由恶转善、由迷转悟的修行。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所长。本文由作者于2013年4月7日在宁波七塔寺发表)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