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拟对佛教因果观念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行初步探讨
本文拟对佛教因果观念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行初步探讨
因果观念是佛教所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是佛教哲学的基本内容。佛教自产生时就对此问题提出了基本的看法。随着佛教的发展,后来的佛教思想家又对此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不断丰富这方面的思想,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观念。本文拟对佛教因果观念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行初步探讨。 一、佛教因果观念的最初形态 佛教的因果观念最初是在批判和吸收婆罗门教的有关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来说,佛教早期的因果观念主要体现在其缘起理论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中,缘起理论是针对婆罗门教的梵一元论提出的,因果报应的思想则是在吸收改造婆罗门教的因果报应思想的过程中提出的。 在佛教形成之前,印度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婆罗门教的思想观念。婆罗门教思想家认为,万有的本质是梵,一切事物以梵为根本因,梵作为根本因是唯一的实在,世间万有作为果来自于梵,或只是梵的各种表现。 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梵的观念,它认为,不存在一种作为事物根本因的东西,事物是缘起 的,认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若有此则有彼,若无此则无彼。若生此则生彼,若灭此则灭彼”。这就是所谓缘起的观念。 作为缘起观的基本表现形态,佛教提出了因缘的观念和十二因缘的理论。所谓“因缘”一般被区分为“因”与“缘”。“因”一般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缘”一般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佛教认为事物是由因缘所产生的。作为果的事物通常要因缘和合才能产生。在原始佛教时期,“因”与“缘”的区分并不明显,通常并用,指事物产生的各种条件或原因。 十二因缘的理论把人生现象或人生过程分析成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关系的环节,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佛教的缘起或十二因缘的理论否定了婆罗门教关于世间事物来自于一个根本因或最高实在的观念,否定了婆罗门教关于有常恒不变的“我”的观念,把人或人生现象看成是由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状态或过程,说明人由于无明而去追求世俗世界,产生痛苦,只有破除无明,脱离这种因果系列,才能摆脱痛苦。
从十二因缘的理论,佛教又提出了“三世两重因果”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十二因缘中,无明和行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的果,受、取、有为现在的因,生、老死为未来的果。这种理论直接与轮回转世或因果报应的观念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哲学的宗教特性。但三世两重因果理论的提出时间不是在原始佛教时期,而是在后来出现的一些小乘佛教的学说中。 在印度,因果报应的思想不是佛教所独有的,最初也不是由佛教提出来的。这种思想可以说是印度宗教通常都具有的观念。它最初来自奥义书中的一些论述,是婆罗门教的基本观念。 如《广林奥义书》中说:“行善者成善,行恶者成恶”《歌者奥义书》中说:“此世行善者将得善生,或生为婆罗门,或生为刹帝利,或生为吠舍。而此世行恶者将得恶生,或生为狗,或生为猪, 或生为贱民。” 佛教虽然在许多方面与婆罗门教的观念对立,但在张“行善者成善,行恶者成恶”方面与婆罗门教是一致的。如《中阿含经》卷第三中说:“世尊告诸比丘: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 不行梵行不得尽苦。若作是说,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修行梵行便得尽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 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③ 后来的小乘佛教的论藏中也多次提及佛经中说的因果报应思想,如《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四中说:“世间有情皆由自业,皆是业分,皆从业生。业为所依,业能分判诸有情类,彼彼处所高下胜劣。”《成实论》卷第八说:“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不动业得不苦不乐报。”后来的大乘佛教也有类似的说法。 佛教和婆罗门教都讲因果报应理论,都讲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但所谓“善”和“恶”的具体内容两教是不完全相同的。另外,对形成因果报应的具体环节,两教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就佛教而言,修习梵行(离欲清净等)就是善因,就会有善果,而不修梵行,或按上述所说,不按佛教要求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就会有恶果。就婆罗门教而言,按照印度种姓制的要求来行事,就是善,会有善果。反之,则是恶,会有恶果。关于因果报应的形成要素,佛教和婆罗门教都认为人的行为会产生业力,这是由因生成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二者的主要差别是:婆罗 门教主张有“我” (阿特曼),而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主张无我。
有一天,当佛陀在莲花池畔散步时,佛陀凝望着澄清的池水,突然看到了地狱的景象本文拟对佛教因果观念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行初步探讨,有无数的众生,在地狱的血池里浮沉哀嚎着。
佛陀悲悯地看着浮沉哀嚎的众生,想着他们的无知和罪业,不禁叹息着,这时,他特别注意到一位叫健达多的,健达多在过去生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终因恶贯满盈而堕落地狱。
佛陀悲悯他,想讲他从地狱中解救出来,但在遍查他宿世的因缘后,发现几乎找不到任何半点的善行,足以让他得到救赎易学专家,后来本文拟对佛教因果观念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行初步探讨,总算找到了他的微小善行。
原来,那是在久远前的某一世,当有一天,健达多走在路上时,有只蜘蛛也走在路上爬行,健达多发现了,本想一脚蹋死它,当刚举足时,忽然心中生起一个善念,想小蜘蛛也不犯我,不如放它一条生路吧佛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就这样,善念一起,小蜘蛛就从他的脚下死里逃生。
当佛陀观察到这个善因缘后,放下那只蜘蛛,正停息在极乐世界美丽的花叶间,于是佛陀抓起银色的蜘蛛丝从极乐世界徐徐的放到地狱里。
当健达多,在黝黑黝黑的地狱中挣扎浮沉时,突然抬头看到在黑暗的天空中,有一丝银色的光 ,从他的头顶缓缓的降下来,于是他如惑救星般,赶紧用双手抓住蜘蛛丝,奋力地往上爬,等他爬到中途,稍事休息时,突然看到蜘蛛丝的下方,有无数的地狱众生,也正攀爬在蜘蛛丝上。
健达多看见后,不禁惊慌和愤怒,想说;“就只有我一个人,都害怕这细”
蜘蛛丝断了呢!何况细细的蜘蛛丝如何能承受这么多人的重量,万一断了呢,不是又要堕回地狱受苦吗?
因此,健达多就情急恼怒地向下方呵责道;“喂喂佛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条蜘蛛丝是我先发现的,是属于我的,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也不准往上爬,下去,全部都给我下去。”
当健达多的呵责声,还回荡在空中时,蜘蛛丝突然从他的手中断落了,于是健达多又从新掉回地狱中,只剩下银色的蜘蛛丝,在黑暗的空中闪闪晃荡着。
佛陀看了,轻轻的叹息着。
佛陀的叹息,也是我们的叹息。
一念善,可以让健达多有缘得以脱离地狱苦海。
一念恶佛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让健达多从新沉沦地狱苦海。
如此我们还能轻易忽视任何一个微小的念头或因缘吗?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佛教因果故事》的全部内容,更多佛滔专栏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22佛教思想的核心戒定慧,其起源与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影响
- 2024-07-22佛教思想主张众生平等,业报轮回劝人弃恶从善
- 2024-07-21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及教义角度的归纳
- 2024-07-20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领略千年佛教艺术的魅力
- 2024-07-20红木家具与工艺品:北宋大才子苏东坡的佛教渊源
- 2024-07-18佛教文化中的因果定律:善良是否有回报?
- 2024-07-17七步莲花:佛陀的诞生与佛教的起源,探寻古印度的宗教奥秘
- 2024-07-17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心理学研究揭示行善能延长寿命
- 2024-07-17慈悲为怀与因果报应:探索佛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
- 2024-07-15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传统宗教的特点与影响
- 2024-07-12人生迷茫时,佛教智慧能否带来解脱与快乐?
- 2024-07-05佛教养生理念与方法:修心养性,从心开始,追求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