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兰勇:儒家思想的理念是否适合现代社会?
作者:单兰勇 北京世纪国研经济管理咨询中心,2013年于新加坡
儒家学说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历史中,始终被统治阶级奉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先有《管子·》中明确指出“,国乃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虽本意常为人们混淆,亦可见儒家思想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同时,后人将儒家与道家、法家、纵横家相融合,归纳“治国”(国家管理)、“治生”(经济管理)、“治身”(自我管理)三个方面的治国之道、管理之道、教化之道的管理智慧,始终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为目的。
现代中国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也丢掉了些什么,GDP有了,然而,社会浮躁了,人们功利了,官员落马了,面对众多现象人们常常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底线在哪里?”。社会要健康发展必须面对问题、寻找答案,也必须找到答案!
在向西方学习管理经验、借鉴管理模式的时候,当我们转过身、回头看,如今现代的很多问题在古人的书中均已说尽、道明,我们可以也必须从宝贵的中华文化中去发掘财富,去古圣先贤的管理智慧中汲取营养。现在国学越来越火、儒家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是儒家的理念是否适合现代社会,这一切需要实证,需要一个好的实践体作为我们参照学习的样本,这方面我们需要向新加坡学习!
在新加坡,新加坡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多种因素儒家管理智慧的为政理念,普遍认为儒家的领导理念毫无疑问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儒学发源地的中国而言,分析新加坡政府领导如何借鉴儒家治国理念开展现代公共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可以分为不同层面、内容涉及较广,同时国内环境与新加坡亦有很大不同,新加坡的成功有其特殊性儒家管理智慧的为政理念,其经验可以借鉴但不一定可以移植,一切不能拿来主义。
首先,如何对待儒家思想。”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这是新加坡领导对待西方思想的态度,同样也是对待儒家思想的根本态度。我们在运用儒家管理智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升领导水平时是否也可以做到理性对待、取精去粕,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儒家思想现代化、生活化、具体化、实用化、制度化,体现其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二,儒家理念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即可作为理念、意识,更要成为具体的行动准则。新加坡在国民中大力提倡“ 知耻之心”的教育,以传播儒家伦理、介绍儒家道德文化、培养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主旨,认为建立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社会,首先应树立知耻的观念。
第三,领导者“修己以敬”的自我管理理念与“修己安人”的举贤用能理念的应用。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伦理,认为官员的道德水准对社会治理的成败至关重要,“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儒家管理智慧的为政理念,虽令不行”(《论语·子路》)。
第四,“导之以德,宽严相济”的儒家安民理念。领导者要理解“修己安民”满足民众需求的理念与“以德为先”的民众道德教化理念。儒家思想的安民理念:“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论语·尧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利、信、德”在安民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需要有机的综合运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单兰勇:儒家思想的理念是否适合现代社会?单兰勇:儒家思想的理念是否适合现代社会?,”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对道德的要求并未止于说教,而是建立在司法严明的基础之上。这就是将儒家注重的以德治国和现代西方强调的依法治国有效结合的“法德并举”。
第五,领导者要正确理解儒家思想中的“和”与“以和为贵”的理念。儒家思想讲的是通过用礼义来协调彼此的关系,人人各得其所,就能和衷共济、团结一致,从而力量增大、组织强盛。“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最后,新加坡领导成功地将儒家“个人伦理”思想与现代公共治理模式结合起来,通过融合、改造、发展,而不是生硬的套用,从而使儒家的管理思想及理念成为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指导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工具。
我们的公共行政领导应深谙儒家思想之精髓,学习新加坡公共管理中所体现的适度与均衡,将儒家思想从理念落地到行为,实现教化与制度的配合,将儒家思想因时势而变易调整并体现于自我管理、经济管理、国家管理的各个层面,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目的,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
作者:单兰勇 北京世纪国研经济管理咨询中心,2013年于新加坡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