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开篇思考:

无论是在整体还是个人,在对于人类道德的规范中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体现在了人类物质满足和精神享受上,以此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人生目标。而罗光在此基础上又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怎样的梳理?

罗光认为德是合于人性之理的物性,对于德行加以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人类对于道德的规范,体现了在人类物质满足和精神享受,放弃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人,无论人们出于对生命目标追求的何种阶段,都可以通过对于德的培养中相互调节,在自身内部修养得到极大精神满足的同时,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体现和人生目的的实现,展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

儒家认为人禀受天德,追求一切目的在探寻生命的最终价值,将学问建立在德性修养之上,要纯洁人的内心善德,展现人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建立起人间社会秩序;通过向内省察正心诚意作功夫修养以建立起道德价值世界。

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儒家

人生命是和宇宙生命相连的,赋有精神性的心性和物质性的形体,人的心性修养可以超越形体的局限,以道德价值的善,来超越情欲的限制和滞于物性的形体。

德是伦理规律的现实成果。熊十力认为,德为实体的特性,表现物体的本性。朱熹也曾抢到德就是得,儒家所说的道德并不是指社会规范或是习俗,而是指道德本身,所以本心德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道德的形式直接关注的是道德理性,是独立于个人的人性或是历史的选择的,纯粹是道德意志的一种主体要求。

因此,罗光认为:德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是人的特性,在天命之谓性内,这类特性,是善的特性,即合于人性之理的物性。对于德性加以培养,人心就能有所得儒家哲学可以归结为以什么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人性就能尽,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这与孟子的主张相同,孟子也主张人的德性需要养心加以培养。而人心是善,《大学》中将其称为明德。

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罗光

从人的道德本性到人的道德实践,最终实现人和万物生命的相互融合和贯通

德的观念所代表的就是本心所固有的道德原则,与法则决定着一件事情当为或是不当为,这是道德的要求。人性是善,性而具体化为心,心有性为基础,故有仁义礼智四端。培养四端,便是修德。

为修养德性,孟子讲究求放心,就是要把放置于外面的心收回来,保守自心的善端。当然,只是保守自心的善德还是不够的,还要加以培养,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朱熹说:言好修治之之谓。

涵养道德执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具体而持久的道德实践,让心中的德性不断滋养生长周易专业网,有了道德的滋长儒家哲学可以归结为以什么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自然就会培养出良好的德性,行为自然就会符合内心的道德本性。罗光指出:修德,最后乃能尽性,尽性乃是发扬整个人性,又因人性和物性相通,尽了人性便能尽物性,达到参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修养性德

从人的道德本性到人的道德实践,达到人和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就是生命的自然相同,通过道德权威存在的基础,转化为自身道德实践的必然要求,最终实现生命的相互融合和贯通,生命流行与万物之中,人和万物因生命而相通。

道德本是孔孟儒学的主轴,宋朝理学的兴起也是以重建孔孟道德体系为宗旨,理学家们更主要是从本体的角度讲论道德。罗光认为:修德有得于心,在本体方面,人性的特性得以发扬,在生活方面,养成行善的习惯,因着这类习惯,人习惯在行为上遵守伦理规律。

以宇宙生命本体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将孔孟道德哲学由心性推论到本体角度,希望通过宇宙生命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树立道德的必然性,重建人类对于宇宙生命的尊重和对仁义道德的肯定。

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孔孟儒学

罗光认为德和感情是生命力,德的本质不是感情的习惯而是发扬心灵生命的力

孟子认为修德是需要克制欲望的,把克制私欲养成习惯,道德就能不断成长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发扬人的心灵生命。朱熹也指出:而今须要天理人欲,义利公私,分有得明白。此善恶分处,只是天理之公,人欲之私耳。这里的天理就是指的人类社会,应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人内心所当为的那部分,人类社会一切道德是非的评判标准,就以天理作为根据。

西方哲学在论述道德时,将其定义为善的习惯。托马斯认为德是人在行善时养成的习惯儒家哲学可以归结为以什么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使人易于为善。罗光进一步解释为习惯为一种后天的特性,由人经过行为所养成,作为行为的方式。习惯的方式,不足成为善德;因为这类方式只是行为的容易或方便,只是一个空架子。

德成为善的习惯,强调的是善的习惯不是习惯的善,而是习惯的主体是善。习惯的主体是人的行为,行为则有善有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就是善,不符合的就是恶。人善的行为长期保持,养成了人的一种做事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

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德和善

这种善的行为和习惯一起就是德。德的善,来自善的行为;德的分类,也来自善的行为。行为是由能力而发动,善德的能力属于感情,实际上就是爱和恨。这些感情如果发而皆中节就是善,善养成为习惯,则称为善德。

西方对于德的认识从力的角度展开的,德是生命的力,发动时常常符合伦理道德规律。因此,西方对于德的认识是从日常人类行为和道德规律,及其所有关系去讲论,儒家哲学对于道德伦理关系,则是从本体角度展开。罗光指出善必对心灵生命有益,恶必对心灵生命有害;善是心灵生命发扬的途径,恶是心灵生命被摧残的途径。

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罗光强调:德,是生命力。感情,也是生命力。德成为习惯时,是感情不断发动养成的习惯;德的本质则不是感情的习惯,而是发扬心灵生命的力。

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真善美

结尾:罗光在原有儒家核心道德概念上,对儒家生命重新梳理表现其实践价值

道德的最终目标或是做人的内在原则,就是尽人的道德本心,以成全人的道德本性,进而扩充为人的生命完善。罗光最后指出儒家的修身之道,是养育心灵的生命。揭示出道德与生命的内在关联,二者在生命本性上是相通的。

罗光通过对于原有儒家经典的不断总结,以己意来重新诠释儒家传统,进而阐发圣贤之意,建立起自己的儒家生命体系,以此来建构儒家核心价值的新路向。

而罗光:人性之理的物性,培养人的生命才可以止于至善

道德本心

罗光通过对于原有儒家核心道德概念:性、心、理等,使之与宇宙生命相互贯通和协调,将历史与概念的诠释相互融合,试图对于儒家生命进行重新梳理,表现出其生命的实践价值,并自觉承继道统,在传承与创新互为主体的融合下,体现生命与道德的不断相容,延续儒家生命本真。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