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2.强调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2.强调和谐相处
1.论述中国文化的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引用儒家,道家及相关的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儒家倡导“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1. 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宇宙观,还是一种生态观。它提出人的生命与万物是统一的,要求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圆融无碍。“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河言哉!”(《论语阳货篇》) 这实际上在告诫人们,要尊重和关心这个生命共同体,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无与伦比,人类不能忘乎所以,应该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与此同时,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要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2.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首先,人在自然系统中具有主体地位,是与天时地利相并列的一个要素。其次,人类不要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要“制天命而用之”。第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
3. 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儒家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作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人类与自然万物有相同的价值尊严。其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与人都是天地自然化育的结果,这是天地生生之理的体现,也是天地伟大“仁”德的集中体现。“由人及物,关爱有序”,将仁爱的规范延伸到爱物的领域,把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地位,主张宇宙万物与人类和谐发展。
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协调,对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与对自然物的行为规范的统一,是儒家遵循的基本原则。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既能为人类转变近代以来征服自然的思想,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能为当前我国建设现代的生态文明提供思想资源。
二、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道要服从天道,实现天地人合一的目标。1、道是自然法则,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是千古不易的密语,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从古至今中外,无数人都作过阐述和解释,但释者角度不同理解也炯异。其大意说:人要效法地,因为大地承育了人类;地要效法天,因为天覆盖孕育了大地万物;天要效法道,因为道化生了天地万物;道要效法自然,因为道是自然运行法则。其实,这4句话阐明了道家天地人合一的辨证准则。
2、道的特征是无为,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是道家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老子崇拜自然对自然的一种特殊理解。《老子》第37章中写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化生天地万物,任其自然生长,而不加以干涉,其表现是无为的,但从道化生万物的结果来看,有金、木、水、火、土之变迁,有四季之调配,没有一样不是生机有序的。因此说,道表现无为,结果有为。
3、道家的政治法则,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5000言81章,其主要内容都是谈政治,这个政治就是无为而治,道法自然、道常无为等观点的论述,是为了逻辑的得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老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思想家,他以自然之道来介入政治。老子认为应该用自然原则来处理政治问题。
《老子》第57章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58章曰:“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21章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道家的治国法则,治大国若烹小鲜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重中之重,但无为而治又容易被教条误解成无为、不作为,为此,老子又引申提出一个顺势而为治国思想,这就是著名“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意思是说治国之道就像煎小鱼一样,不能经常乱翻动,不然小鱼就被你搅得稀烂,而是要依据规律,使用巧力顺势而为,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其变化。
《老子》第60章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B. 天人合一排除
其实说句实话,古人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生态平衡问题,这有点牵强附会,天人合一其实是道家修仙的思想,但是好歹讲究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能沾点边,以中国人自吹自擂的心理可以牵强附会。
至于a自然崇拜那是比较原始的崇拜,其所涉足的是宗教信仰或封建迷信,与生态平衡挨不上c中庸学说,是搞政治搞人生更不沾边,d众生平等是佛家思想,似乎很贴近生态平衡,但是很多佛家信徒,不顾生态平衡,胡乱放生,的事实说明,其众生平等是没有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的儒家生命智慧的当代价值,是一种纯粹的慈悲老好人角度出发的。
3.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人与自然关系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如何把握这个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思维模式,是认识和理解传统生态思想的关键。正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辨和追问中,奠定了传统生态思想发展的基础和脉络。
扩展资料:
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天人合一”的原因:
1、天人合一是传统生态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天人合一强调物我一体,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追求天地人的整体和谐。这里的“天”是自然之天,包含“天道”、“天意”、“天命”、“最高主宰”、“客观规律”等含义。
2、追求主客观世界的和谐与平衡是传统生态思想的伦理体现。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通过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和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体现。它要求人们关爱自然,关心人之外的事物,不断赋予客观世界的主体性特征。
3、遵从自然规律、强调强本节用是传统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农业社会,以农耕方式为主、以农为本,农业生产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而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农业生产受到天气、土地、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节拍相符合。
4.谈谈你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认识及其现实价值
这是一个与“现代文化”相对的名词。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扰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征,而且相互交融和渗透。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中华民族又具有多源一体的发展格局,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顽强的再生力。第二、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多元性。第三、长于积淀,注重交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开放性。
三、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吸收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现实是传统的继承,传统是现实的基础,没有传统便没有现实。对待传统文化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虚无主义,一种是国粹主义,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当正确地对待我们祖国的文化遗产,反对虚无主义,就是要充分认识祖国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国文化有许多在今天也该大讲特讲的部分,比如,儒家思想中有关对人性的论述,提出的伦理道德等观念,至今还有现实指导意义。反对国粹主义,就是也要看到中国文化中的糟粕,也以儒家思想而言,两宋理学中那些“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实在让人反感而不能接受。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性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为了让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能够广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的大中华文化底蕴,并激励他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5.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
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
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
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
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正因为如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与现代化无缘的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恰当的。
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
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
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
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
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
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首先要认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的重心已经不同。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基本在家庭、家族的狭小圈子中完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便以家庭道德为主体,这种人际关系是相当固定的长期厮守或相处的关系。
传统所说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有三伦说的是家庭中的关系。因此在这种伦理体系下的人是家庭人、角色人(同时作为父、子、兄、弟、夫、妇以及多重亲属关系的人)。
而现代社会是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交错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他的社会位置和工作。工作和事业成为个人生命中的核心部分。
而社会生产是在广泛的协作下完成的,人们的生活也突破了家庭的狭小空间,而在社会大家庭中同呼吸、共命运。在这种社会生活的模式下,人与人的平常交往,更多的是“五伦”之外的“第六伦”———社会公众。
因此,现代人可以说是社会人、职业人。 其次,应认识传统人伦关系具有等级性和附庸性。
传统社会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它所表现的是一种绝对服从、隶属的关系,正因为如此,许多传统的德治往往打有等级社会的烙印,比如讲忠孝,总挥不去愚忠愚孝的历史梦寐,讲仁爱,也带着贵族君子施舍恩荫的意味。现代社会人民是主体,是主人,是人格平等的公民主体、责任主体,把传统的忠孝仁爱思想拿到今天,由于时代变迁,人们往往找不着感觉。
由上所述,传统的道德从体系上说已经过时,但就其思想资源来说,它又有许多可供选择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
6.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
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
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
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2.强调和谐相处 ,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
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儒家生命智慧的当代价值,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正因为如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与现代化无缘的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恰当的。
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
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
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2.强调和谐相处 ,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
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儒家生命智慧的当代价值,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
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
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