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精神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它们的意义何在?

儒家精神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它们的意义何在?

摘 要:儒家精神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它们的意义何在呢?本文认为儒家哲学之精神,有重视心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天人合一”、“中庸”四个方面。它们在现代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精神 心性

千年前,苏格拉底在闹市前发出感慨:这世界上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啊!

千年前,庄子在《养生主》中感叹道:人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时间多么宝贵,光阴多么稀缺,哪有那么多、也怎么能花那么多时间在那些七七八八琐碎的事上和书上呢?

多读经典吧!五经、论孟、老庄、《圣经》、佛经……这些历经千年的风沙被时间这位最公正的检察官所拣选与我们的,我们当好好品读、珍惜!

在当代中国接受教育的我们,经受着科学主义与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各种思想在我们脑中的盘旋使我们成为非常“矛盾”的人。看着儒家新儒家的书,看着批判中国传统的书,看着马克思主义的书,常想: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肯定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东西,对于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我们要继承下来。对于想一下子剔除传统文化是不理智的,怕也是不现实的,两千多年的积淀,它也许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而在我们的基因中烙下了印记。严肃对待、去粗取精,“抽象”继承才是我们应当好好去做的!

要继承首先要明白儒家精神究竟有哪些?本文试图做一分析:

一、重视心性。儒家体现着中国哲学的精髓,无论是“本心”还是“境界”。“内圣”在现代社会能否开出“政统”和“学统”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归于对最平凡之日常生活,都能使之实现一价值,如是而后有对生活之真正肯定”,更重要的是对“天地境界”的追求。当我们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从事每件事都能有一种觉解,理解并自觉的担当它,我们的生活定会与众不同。

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本源于孔子,不知激励了后世多少仁人志士自强不息、求是拓新。上课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真的“不可为”吗?中间有“可为”之意吧,那些大智慧的人不可能做无用功吧?否则有何意义?子路说:“其不可为,已知之矣。”我想,子路或许未深谙夫子之心意,不过,这都是我自己的感受,也许我更离夫子之意千万里。

夫子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夫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窃以为,孔子周游列国为了推行己道,他在内心深处是认为己道可行的,就算不能为东周,也能往东周的路上前进不少。夫子如此,诸葛孔明亦然,后世志士亦然。也许,“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同“惶惶如丧家之犬”,一定意义上是在宣示着孔子的无奈呀。看到诸葛孔明的一句话:“即不伐,汉亦必亡;与其坐而待之,不如伐之。”此处真有挽回造化之手段!无奈中有点点期待。

或许我真错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是在传达一种对人个完善的一种追求,对不懈追求精神的一种肯定。胡适之先生曾说:“读懂《论语》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其他可以不用读了。“当然,他说的有点绝对,不过可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精神的魅力。

儒家精神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它们的意义何在?

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我想到了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看到这句话时,无言了,唯有回味,唯有赞叹。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吗?“从心所欲”,个人的自由发挥到了极致而能“不逾矩”――合于天命,用庄子的话就是逍遥游,游刃有余。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人应该活出一种什么境界啊?像老子的如赤子般的“无知无欲”吗?人们创作时发乎情要不要止乎礼义呢?唉,应该活出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当然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康德说过“有两样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儒家精神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它们的意义何在?,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啊,七十的孔子已能将上帝住进心中,二者统一于“心”儒家精神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它们的意义何在?,“天人合一”!

我此时此刻想到了唐先生在《人生之体验》里所说的,我们应该对食物持一种什么情感呢?要知道,它们将变成我们;想到了邓晓芒老师讲座上所说的儒家哲学之精神,我们注视着眼前的一块石头儒家哲学之精神,微醺之中,永恒之外,直觉,它,就是我们的祖先。二者,都是对“天人合一”的极精彩表达。

四、中庸。想抒发一下对“中庸”的理解。越来越觉得,中庸――动态平衡,恰当好处,是世界之至了!东西哲人孔子、庄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这点。孔子曰:“过犹不及”“吾则无可无不可”“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庄子说:“介才与不才之间”……柏拉图理想国的标准是各得其位,恰当好处……亚里士多德论人的道德理性时的“执其中”……中庸是一种大智慧啊!无论是处理生命与知识、生命与道德的关系,还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都要讲究一种动态平衡,适度,把握住那个“度”,可能是把握住了“道”吧!

参考文献:

[1]单波:《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作者简介:黄兴华(1991-),男,福建莆田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王杏字(1992-),女,陕西汉中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