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气功是一种道德修养和气功修炼相结合的方法
儒家气功是一种道德修养和气功修炼相结合的方法,它注重以静养身,强调修身养性、摄生养气,帮助人们通过修炼达到做一个“圣人”的目的,这就像修仙、成佛一样。在儒家气功的历史中,孔子和他的学生是最早倡导和实践这种方法的人,他们将修身视为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并不断探索适合儒生儒士修炼的功法。
战国时期
孟子提出的养“浩然之气”,是儒家气功体系进一步的发展。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提出的“养浩然之气”是儒家气功体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儒家思想中,气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能量,可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孟子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养性、保持内心清明,以及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来调节气的流动,使气能够达到“浩然”的状态。这种“浩然之气”的状态,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实现自我超越和精神升华。
两汉时期
刘安在《淮南子》中提出的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论思想儒家哲学之精神,即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同时,《淮南子》对人体形、气、神三者的关系也进行了论述,认为形体是气的凝聚,而神则是气的精华。这种观点强调了人体内在的气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养生保健中调养气的重要性。
同时,刘安还强调了静的重要性,并认为精神气志的人需要保持静态才能充实,而躁动不安则会耗费人体的精气。同时儒家气功是一种道德修养和气功修炼相结合的方法,他也指出了动、静关系的辩证性,认为静功和动功的方法和作用不同。静功可以通过保持恬静、澹泊的心态来养护精神,而动功则需要通过运动锻炼来强健体魄。这种观点为后世养生学派中静(以养)神派和动(以养)形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
嵇康和阮籍是魏晋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相近,是以并称“嵇阮”。嵇康主张形神兼养儒家气功是一种道德修养和气功修炼相结合的方法,重在养神;注重后天养护,贵在持之以恒。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
竹林名士,即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嵇康、阮籍以自然元气论形、神、心、物关系,协调“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对气功修炼的理论有一定影响。
宋明时期
宋明时期儒家哲学之精神,儒家气功发展到顶点。
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传统,也是中国哲学的一次伟大突破,代表人物如宋代的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明代的王阳明及其学生等。
宋明理学又被称为“道学”,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儒家哲学之精神,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理学既包括宋代的程朱理学和也包括宋明两代的陆王心学。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道士和诗人,据说出生于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也有一说生于河北涿州大邵村)。他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邵雍接受了陈抟《先天图》思想,对“太极”和“道”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其作品包括《皇极经世》和《击壤集》。除此之外,他还是气功实践的研究者和推崇者。
朱熹曾经提倡“半日静坐,半日读书”,这是他的读书方法,意在使人在读书时能够保持精神集中,不被外界干扰,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此外,朱熹还化名注解了《周易参同契》。《周易参同契》是道家气功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万古丹经王”。
明朝以后
儒家气功的发展原因可能是由于儒家思想对气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儒家气功其特点是以静为主,强调修身治学,摄生养气,把“修身”当作“用世求世”的基础。如《大学》中说:“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可是明朝以后,儒家气功功法无多大发展,反趋于萎缩,至今所存无几。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