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李白唐宋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璀璨的一段时期

唐代大诗人李白唐宋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璀璨的一段时期

唐代大诗人李白唐宋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璀璨的一段时期

唐代大诗人——李白

唐宋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璀璨的一段时期,唐诗宋词也是深刻影响国人文化性格最深刻的部分。即使是贩夫走卒,也能咏首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哼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唐宋及以后时期的诗词中,出现了大量的三千量词: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王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张翰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白居易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赵佶银

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周邦彦

功行三千宜五福,长生何假金丹。——范成大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纳兰性德

琅琅环佩三千,一楼玉立中端委。——李曾伯

醉伴三千珠履,如登十二琼楼。——曾觌

修月三千户。拥冰轮、同游碧落,问津牛浦。——廖行之

三千稚翠绕池亭,他日摩挲考岁星。——李石

看郎君新整乾坤,纵横扫荡三千里——曾国藩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

展开全文中国诗词里,三千是经常出现的数字,而且是几乎是量级最大的数。尤其是唐代以后,诗词中的大量三千的量词出现,其中原因为何呢?

一个朋友问,我想学习佛教,不知道该怎样学习?

其实,我们不用通过学习佛教经典教义了解佛教思想。我们都已经是佛系的人了。

在某个特殊的时期唐代大诗人李白唐宋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璀璨的一段时期, 陈毅元帅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用解释,我们都会理解、赞同这种思想。这就是因缘思想,赞同这种伦理道德的,已经深深锲同了佛教思想的核心因缘说。佛教自产生到眼下佛家思想的核心,经过多次流变,思想也在不断的扬弃中,唯独没有变化的就是因缘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对子孙的敦敦教导,正是印合了佛教教义的核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坚持因缘的世界观,坚守厌恶行善的伦理观,你已经是佛系的人了。

什么时候,我们的民族性格开始侵浸佛学思想了呢?

唐代大诗人李白唐宋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璀璨的一段时期

白马驼经,佛教传入中原

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摹写浮屠的遗像。蔡等后来和天竺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蔡等又带回佛经四十二章和释迦牟尼的立像,明帝令画工绘制佛的图像,安放在清凉台和显节陵上,经藏在兰台石室。相传是白马把佛经驮回洛阳的,明帝因此在洛阳城雍关之西,建了一座白马寺。这个历史被称为白马驼经。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我国的思想、伦理、文学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的言语大量进入我国的词语系统。比如:世间、我、姓名、刹那、三生有幸,三灾八难,三姑六婆,三教九流,三头六臂唐代大诗人李白唐宋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璀璨的一段时期,大千世界,无事不登三宝殿。

再比如因缘(随缘、结缘、惜缘、缘起、缘生,有缘),作业、功课,真实、世界、自由、平等和方便,解脱。慈悲,忏悔、心地、境界。

据梁启超根据一本佛学词典考证,传入汉语词系的佛教语言就有三万五千个之多。

唐代大诗人李白唐宋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璀璨的一段时期

佛教原始教义的世界观是:佛教的世界分为三界二十八天。分别是:

1、欲界六天

欲界: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的有情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因男女参居,故称欲界。中间包含人界所居住的四大部洲,下至无间地狱等,分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共六天二十种各类生命形态的居住处所。

2、色界十八天

色界:远离欲界淫欲、食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的有情众生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众生的出生方式是化生。色界共四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和四禅天。

3、无色界四天

无色界:只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的有情众生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没有任何物质之物,因此也没有身体、宫殿、国土,只有心识住于深妙的禅定之中。

佛教说:一个太阳和月亮能照耀到的色界六道,加上初禅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加上二禅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加上三禅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加上四禅天,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宇宙里,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个呢?

《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佛教的世界有无穷尽个三千世界,就像宇宙里有无数个太阳系一样;有人认为佛陀的理论很像当代量子力学的平行宇宙,很具有科学道理。

三千为佛家用语,每大千世界有三千中千世界,每中千世界有三千小千世界。意为不可数、无尽量。

佛家诞生时,婆罗门教统治印度。婆罗门教主张是神创世说。吠陀经书讲:自在天造世界,头为天、足为地、目为日月,腹为空虚,发为草木,流泪为河,众骨成山。同时主张: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借以为维护其种族制度。

佛陀说,世界无穷无尽多,你们的神有多少头、多少脚也造不出来这么多世界。世界是因因缘而生。佛陀通过唯物论,创造出无数大千三千世界的理论,来对抗婆罗门的神创世说。也是主张众生平等的原始、朴素的宇宙观。

与三千大千世界一起传入中国的还有弱水三千的故事: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作为凡人,你已经得到了财富和权势,还有恩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女,你还在忧愁什么?凡人回答佛祖:就是我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我才不知道该怎样选择最重要的那一样去珍惜。

佛祖就对他讲一个故事:在某一天,佛祖想要拯救一个快要渴死的游客,就将一片湖给了这个人,但最後这个人一滴水没喝佛家思想的核心,渴死了。这个人来见佛祖的时候,佛祖就问他原因。那个人告诉佛祖湖水太多了,自己的肚子没法喝那么多水,既然一口气喝不了,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讲完这个故事佛祖告诉那个人,世上有太多想要的东西,但不可能都如愿以偿,莫要贪心,珍惜当下,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也是很好的选择。

这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句话的来历,在佛理里是为了告诫人们不要贪心佛家思想的核心,把握当下,太过于贪心有可能一无所得。后来也用于对爱情的执着和专一。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一节。说此刻贾府的主子们从老太太到贾政、王夫人,再到王熙凤等对宝玉的婚姻已经统一了看法,即薛宝钗为最佳人选,并正式的说与薛姨妈。宝玉和黛玉似乎感觉出气氛的异样,陷入迷茫。

为相互测试对方的心境,宝黛二人盘腿打坐,模仿佛家参禅的形式以机锋语表达自己爱的忠贞不渝。首先由黛玉发问: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思索半晌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宝玉用此典来回答黛玉的发问,意思是说宝钗的好与不好皆与我无关,世上美女虽多,而我心中只有你一个人。

黛玉深知宝玉平时禀性,怀疑他能否实践自己的诺言,于是继续发问:瓢之漂水,奈何?;水止珠沉,奈何?宝玉坚定地答曰: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其意是说,我爱你之心就似飞絮和着沾泥垒成燕窝一样,不会再随风飘忽。

至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成了有缘无分的有情人最无奈的表白。

盛唐一期,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皆以出现。佛教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唐宋的读书人。佛理诗歌已经普遍出现。大诗人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字与号就来自佛经《维摩诘经》。唐宋八大家最反佛的韩愈,对皇帝崇信佛教,写《论佛骨表》极力劝谏。但他晚年将自己的庄园布施出来建庙。中国历史上儒家读书人反佛是政治需要,信佛是精神信仰。

为什么古人喜欢用三千这个量词:

1、中国传统思想喜欢简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乎不喜欢大数,尤其是文化传统中没有特定的大数来代表特定的意义。

佛教传入三千大千世界后,三千表达了对世界或者某种现象的全部概括和表征。而且成为社会的定例,成了文化用语的约定成俗。普遍被社会各阶层接受和使用。因此我们很少见到有四千、六千或者九千来代表世界之大、物质之多和情感之重了。

2、自佛教传入后,三千不仅仅只是量词,而是注入了情怀、指向、价值和情愫。

无论是佛教的义理、佛教的情怀和佛教的意趣,都是和大千三千世界的芸芸有情众生关联一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主驻世,只为众生解脱,同生西方极乐世界。三千不再是数字的表达,在描述对象前面的三千不是形态的多寡,而是情深意浓或者悲哀愁苦。心意慈悲,诗心即情心,多情乃佛心,非三千不足以表达诗心;道取清幽,志向高洁,非三千不足以明超脱。古诗乃古人思想境界,家家有真佛,日用有真道,三千表志趣。

比如 :唐代的张祜《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离家乡的三千里只是虚数,为的是表达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哀苦的心态。

明朝于谦 的《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也是借日日读书,表达心中脱凡不染尘世之意。

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恐不用解读,已经体味到对人生岁月苦短,而事业屡遭挫折,志向未展的伤感。

以上,可能是中国古代文人喜欢用三千的由来吧!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