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诲:依靠佛教真理,获得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和解脱

佛陀的教诲:依靠佛教真理,获得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和解脱

经典禅意的语录大汇总90句

佛陀曾经说:"诸佛无法用水洗掉众生的罪业,无法用手取掉众生的痛苦,也无法把自己的觉悟移植给别人,只是指明正确的真理,才能令人获得解脱。"如果我们想要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以及获得解脱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佛教的真理。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禅意的语录90句,希望大家喜欢。

1、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杂了,便会不经意地发现这人生中,总会有太多的波澜起伏。然而一个人经过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心淡如清菊,微笑如盛开的花朵。怀这样的姿态,这样的心境,哪怕在惊涛骇浪之中,也会如标杆的旗帜傲然屹立。纵使不张扬,不高调,不闪耀,已是有着无法遮蔽含蓄的魅力。

2、这世间的得失,不是在创伤谁,而是在成就人生的视野与理念,包括那些生活的困惑,更是指引人生去发现,去锻造人生从逆境中走向人生的光明,去转变那些苦难的执念,活出人生的不一样,甚至是改变那些生命的平庸,活出人生客观的衡量、善待和尊重。

3、人生要有正确的目标,而且要经得起磨练。千万不要因为经济压力就想不开,只要努力,生活一定可以过下去,绝对不至于饿死。若为了感情问题轻生,那就更没价值了,生命不一定要依靠某个人才能活。对待人生的苦境,以毅力、智慧去处理,这样人生才不会有遗憾;有心改变、用心突破,就不难。

4、我受过很多伤害,但我仍然相信爱情永远和温暖。一个人开始相信永远温暖并不珍贵,难能可贵的是内心遍布疮痍仍然坚信。特别是爱情。这样的人,值得敬畏。

5、荒野地,如果没有人下种,只能杂草丛生,绝不会长出豆苗;烂泥塘,如果没有下种,只会浊气熏天,绝不会飘出莲香。而今凡夫的口居然念出了阿弥陀佛的名,那不是阿弥陀佛在他心里种下佛种的活见证吗?他日成佛,岂非自然!

6、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可我们的内心却没有因此而更强大,反而像构筑在沙丘上的楼阁,日渐脆弱,风雨飘摇。我们的房价和经济发展一样,与日俱增,而住在豪华别墅里的人和住在十平米小陋室的人相比,他们所能感受的幸福却正好相反。越是富有,越对幸福麻木不仁,他们在人前光鲜亮丽,但在人后,再豪华的服饰都无法掩盖内心贫乏的虚空。

7、我们很少人有勇气独树一帜,或很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拥护什么主张。假如周围环境与我们个性格格不入,我们会变得神经质或不快乐,会感到失落和迷惑,会不喜欢我们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现在外的症状之一便是过度自我挑剔。

8、如鸟为求食,不知避罗网,贪爱于女人,被害亦如是。譬如水中鱼,游泳网者前,便为他所执,岂非自伤损?女若捕鱼人,谄诳犹如网,男子同于鱼,被网亦如是。《大宝积经》卷一一

9、现代人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缺乏自觉,只是把自己的心一味的向着外侧,却忘了觉悟出真正的自己。——梅原谛愚禅师

10、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八

11、在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凡是看得见未来的人,都能掌握现在,因为明天的方向他们已经规划好了,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留住心中希望的种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会有不可限量的未来,那么任何艰难都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12、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人经历的事情多 了,就会得到一个结论:"与其求天一直不要下雨,不如让自己常备一把 伞。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谁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自己。自救者天救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3、医生在病人的眼里就是活佛,护士就是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所以,医院应该是大菩萨修行的道场。

14、道字下有分"寸",才能"导"人向善就理。

15、因为有了爱心,才会有真正的和谐;因为有了智慧,才会有真正的文明。

16、爱之难不在绚烂,而在平淡由心而生的爱才能对抗岁月的波折,才能让彼此在平淡的流年里相知相守,不离不弃。

17、佛说,执著是烦恼的根源:深的执著就是大烦恼,浅的执著就是小烦 恼。因此,我们要学会变通,凡事不要太过于执著,尤其是错误的执著。

18、只要有这份好心,你待人接物时,必定和颜悦色、善气迎人,别人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好,并得到温暖;只要有这份好心,当别人需要关心体贴、需要帮助时,你自然而然地会加以抚慰并适时提供帮助,你的好心就变成了具体的行动。假设没有好心,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帮助别人,心里必定会盘算一番,犹豫再三,不会做得那么自然。

19、古德云:佛是众生药。有众生病即用,无众生病用药,即药返为病,甚于有病者。

20、真正能够放下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破红尘的人,一种是 背不动红尘的人。前一种出于主动,因此凤毛麟角;后一种不得已而 为之,因此所在多有。前一种飘然出世,后一种向尘世投降。

21、人有道德上的瑕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常常拿这样的瑕 疵炫耀,炫耀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炫耀竟然会获得众声附 和,甚至喝彩。假如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倾听的人,稍作回顾,是不 是发现自己常常会经历这样的场合呢?这不是众人皆醉你独醒,而是 一种你无法容忍确又无法躲避的悲哀。

22、平常心藏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只是一些人的平常心被心中的"迷 雾"所遮挡,无法见"光"而已。那些有积极人生、快意生活的人,总能 将这颗本性的平常心挖掘出来,认真体会,好好感悟,故而他们生活得无 忧无虑。

23、如果仅仅因为自己是佛教徒,便片面坚持佛教一定要兴盛,这其实偏离了佛教无我的真精神。如同希望我一家独大,以便获取最大利益一样。

24、弘法,固然能利益众生,也会伤害众生。利益的是真有心求解脱、了生死的人,伤害的是名闻利养、众生知见。

25、感恩入怀,一种平与的情愫在血液中缓缓流淌,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花开花落,不再黯然神伤。如此境界,仿似置身于云水禅心之境,一念清幽,何惧风雨,细细品味时光的静好,不言山高水远,只念风过留香。

26、拂去贪欲,拂去瞋恚,拂去愚痴,拂去三界,拂去五阴,拂去十二人,拂去十八界,如是我说为真头陀。何以故?以彼头陀,不取不舍、不思不念、不修不行,非法非非法,是故我说真头陀也。《大宝积经》卷—。四,善住意天子会

27、佛言:人从爱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四十二章经》

28、[天天禅语]利用时间体会人生,融会道理,不但能成就自己也能帮助他人。

29、佛门"安心",既是修行的手段,又是修行的目的。用"安心"——心境的安宁平和来应对纷繁的俗世欲求,便能闹中获静,浊中得清,达到无贪欲、无妄想的清静智慧之境,也即"安心"之境。

30、心之本性空,安定。

31、在晨钟暮鼓中,初雪飘落,初雪消融,世间万物大约都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吧。我说:我想忘记。[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佛家智慧心语,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的拥有的更多。

32、孝道走得通,善道才能毫厘不差。

33、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叫不走,鬼叫飞跑。"意思是,当一个人身上阳气不足,邪气有余时,周围就尽是小鬼打搅、小人来找。即使偶尔有君子来规劝,他们也是熟视无睹。

34、破坏大自然,等于破坏自己的家园;浪费资源,等于浪费自己的福德;伤害动物,等于伤害自己的生命。最终亏损的还是自己,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你真的疼爱自己的话,应值得慎重。

35、"三受"是人们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人们通常认为,苦恼是不良情绪,快乐是好的情绪,不苦不乐是没情绪,但在佛家看来,都是虚幻的情绪,因为"三受"随时会发生变化,例如身体受伤了,痛不可忍,自然产生苦受;伤痛好了,心里高兴,又变成乐受了;过了一段时间,"好了伤疤忘了痛",变成不苦不乐受了。又如恋爱,爱上那个人,想而不得,心生愁苦,是苦受;建立了恋爱,感受到了爱的甜美,变成乐受了;结婚了,接吻如同饭后擦嘴唇,握手如同"左手握右手",没感觉了,又变成不苦不乐受了。

36、以虔诚的心为人群付出、尽一分力量,功德就很大。

37、生活不要钻牛角尖,有一位禅师写下两句话让弟子参悟,绵绵细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很多弟子猜测纷纷,可能一人打伞行,可能一人在屋檐,可能就是雷阵雨,可能了许多可能。其实真正的答案,所谓的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挨了淋吗。

38、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六波罗蜜多。

39、问:"在家居士身穿短裤衬衫,诵经、念佛、拜佛,请问是否如法?"答:"不如法。我们对于尊长要礼敬;同理,你家里有贵宾来访,你能穿个短裤衬衣接待他吗?我们见到佛像,应当是见佛如佛在,要生起这样的恭敬心。这完全是一个敬意,要养成习惯。"——净空法师

40、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

41、大凡既具备善读书、肯吃苦的秉性,又有一身闯劲并极为自信的人,多 不安分。

42、街头巷尾是道场,好修行。

43、物质的享用,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的福报,而不是一味贪多、贪大、贪贵。比如鞋要合脚才舒适,否则走路恐要摔跤。

44、以若得前所说第一静虑未到地摄正奢摩他,纵未获得以上静虑及无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习胜观,亦能脱离一切生死系缚而得解脱。

45、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迈向成功的一个个绊脚石,要想成就大事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踢开。

46、佛并非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圣人,就在人的周围。

47、有的人一出生就遭遇战争,来不及放下行囊便不得不踏上归 程;有的人才刚刚体味到一点人生的甜味,疾病便找上门去,送上吃 不完的生命苦药。因此人生而有忧患意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也不 管你当下处在顺境还是逆境。

48、一个人能够把握住每一个当下佛家智慧心语,他的修行就到家了。

49、如树根深固,虽截犹复生。爱意不尽除,辄当还受苦。

佛陀的教诲:依靠佛教真理,获得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和解脱

50、保护大地,需从建设人心一开始。

51、灌木不能长成大树,因为没有主干,最后只能当柴烧。大树之所以能成大树,因为主干参天,映蔽云霞。净土宗从教义到祖师必须主干分明,才能蔚成大树,荫蔽苍生。

52、佛法从缘起论的观点来看,认为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实际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损人者,人损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损人利己。

53、追求事业成功者,稍有成就,不骄傲者能有几人?在骄傲之余,能思惭愧之心者又有多少?只有平和的心态才能消除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正确对待得失和轻重,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自己也能得到升华。

54、学佛的关键,首先是通过佛法的智慧认识白己,要明白自己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根器的弟子,然后对症下药,进一步实修,才能有实质性的功效。很多学佛人就像没有经过诊断的情况下自己瞎服药一样,非常危险。自己明明是处于下等根器的人,却自以为上等根器,藐视因果、毁坏戒律,最终误入歧途、一无所成。

55、道理是人生一条长远的路,地理不熟就会走错路。因此,今生今世要读熟未来的地理学。

56、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却是一种选择。越炫耀什么,越缺什么。反过来说,越缺什么,越觉得别人炫耀什么。当脾气来的时候,你的福气就走了。用嘴巴伤人,是最愚蠢的行为。水深则缓流,语迟则人贵。说,是种能力;不说,是种智慧。

57、延参法师:人间多风波,枉自添曲折,世上那些痴儿女,迎过往,送过往,既知晓苦空无常,缘起缘灭,为何不一笑转身,一笑释然,能祝福,不相怨。

58、每个人,既是众生,也是佛。在凡夫眼里,现众生相;在佛眼里,现佛的庄严相。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修到无心时,宇宙就在心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观世界还是世界,只不过这一切,都是清静的,干净的。

59、禅是禅非:时间如是,人生不过百年,又是一年樱花如雨,我们也在常常思索以往的生活和所走过的路。生活就是这样,你的柔弱注定倍受伤害,你的态度,就是你的从容,不要认为快乐很遥远,就在你的惆怅背后。人要活的坦荡,学会忘记,学会放下,学会心如止水。

60、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61、正确的理解看破,看破不是一种消极,而是一种肚量,更是一种积极。活一回真实的自己,不妄语,不虚行。不要奢望人间没有风波,也不要奢望心头没有烦恼,追随那种向善的力量,锤炼自己人格的升华,困惑也许还在,不做命运的瞎汉。

62、又来人间走一遭,走过的岁月,逝去的光阴,不管是成功或者是失败,都已经成为过去。成功不要沾沾自喜,成功是暂时的,也是偶然的,用冷静的头脑来走好今后的旅程。失败也不要气馁,只要不失信心,成功就会属于你。其实,对于成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为自己的目标流下了汗水,就不必后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经验,得到了锻炼,成为今后成功的垫脚石;这就是我们的财富,就是属于我们的成功。

63、施劳于人,而欲望佑,殃咎归身,自遘广怨。

64、佛告比丘:"有八正道佛家智慧心语,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语出《阿含经》

65、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66、生活这场经过,遇到的善待,遇到的冷遇,谁对这叵测的命运安排都无能为力,但怎么活,力量都在心地。突破心地的狭隘,不去因为烦恼而抱怨,不去因为伤害而怀疑,生活就是一场坦然和积淀、希望和喜悦。

佛陀的教诲:依靠佛教真理,获得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和解脱

67、人生,不纠结别人怎么看自己,只纠结自己怎么看别人。

68、科学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佛教既有智慧,又有慈悲。

69、不论你多么勤奋,世俗的活动都没有尽头;但若你修持佛法,将迅速成就一切。不论它们看起来多么美好,轮回中的事物总是以灾难终结;但修持佛法的果实,永远不会衰败。

70、佛的教诫是用以度人,使他得到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涅槃的。

71、没有谁的生活是独立于别人之外的,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之中。

72、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73、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74、爱情好像一场心碎的暴烈游戏佛陀的教诲:依靠佛教真理,获得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和解脱,最终,一地相思,两处清凉。

75、佛曰: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76、顺理生心,名善。——道生

77、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78、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着计较,徒增烦恼。

79、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80、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很些人,很些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这样,那就放宽心态,顺 其自然吧。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佛陀的教诲:依靠佛教真理,获得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和解脱,烦恼皆由心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81、昨天再好,也走不回去;明天再难,也要抬脚继续。日子过得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质量。要懂得,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82、食物是用来吃的;东西是用来用的;音乐是用来听的;经典是用来实践的。凡是错用经典,便是辱没了经典神圣。

83、凡是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学习自己。这个就是慈悲。

佛陀的教诲:依靠佛教真理,获得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和解脱

84、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假使你肯放手,你就有时机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身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机灵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85、"我的不悔,与你无关,那是我一个人的不悔,就像秋天的凋零的叶,是从我自己的树上落下来的,我的心疼,只有自己知道。 ——雪小禅 《赏心只有三两枝》"

86、当我们内心中再也没有"自我"、"我所有"的想法,就不会再有因为"我"而生出的苦恼忧患,故能平静安详而生法喜充满之乐。

87、每个人要努力自求解脱,如来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就从禅定开始着手,真切地去做。最后终将解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心便得到了自由。

88、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89、有缘而来,无缘而去。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90、若能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经典禅意的语录】相关文章:

禅意的语录46条11-30

精选禅意的语录36句09-23

精选禅意的语录36条02-03

经典禅意的语录36句02-28

经典禅意的语录35条01-23

禅意的语录46句07-29

精选禅意的语录49条07-20

【推荐】禅意的语录35句11-30

通用禅意的语录35句11-30

有关禅意的语录36句08-14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