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的问题确实是一件大事
五祖弘忍大师曾经开示众弟子说:“生死事大”,生死的问题确实是一件大事。
众生在六道之中,按照自己的身、口、意所造作的业,承受着永无间断的果报。众生在世间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因果,永远无法摆脱烦恼。
所以,一切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超脱生死,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追求涅槃境界,是修行者的最大愿望。
禅宗的一切理论最终都落在人的自心上,对生死的看法也不例外。
禅宗认为,生死与涅槃只是人生的两种境界:
一心若迷,就会永远在六道之中;
一心若开悟,就立刻脱离了生死。
涅槃不需要脱离世间,只要自心清净,在世间照样可以涅槃。慧能大师说:“众生自性本来清净”,清净的自性没有生与死的分别。
每个人的自性都是本来具足的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的问题确实是一件大事,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切诸法都是自性的生起,根据每个人的迷悟程度不同,而有了烦恼与快乐的分别。
禅宗认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没有种种妄念,就不会被世俗的快乐所迷惑,虽然人还在世间,但是已经出离了生死。
人的身体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一种假相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其自性都是空的,一般人认为死后身体会毁灭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但是在禅宗看来身体本来就空。
《心经》上说,一旦向内心观照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发现五蕴皆空的真实本性,到了那个时候诸法不生不灭,再也没有了生与死的对立,因为在虚空中就无所谓生死了。
正因为慧能大师明白生与死的真相,所以在预见到自己即将入灭时十分平静,不但自己没有任何悲伤,而且仍然一如既往地嘱咐弟子弘法,以开示更多的人。
什么是涅槃?
1.灭度,破处烦恼脱离苦海。
2.解脱,脱离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
3.不生,永生不受三界之苦。
4.圆寂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的问题确实是一件大事,惑无不尽,德无不圆。
涅槃被很多人误解为是一种死后的状态,而实际上,涅槃是一种心性的状态,即使活在世间也同样能够做到涅槃。而修行者所追求的涅槃的境界,在慧能大师看来其实就是自性清净的境界。
即使是普通人,如果能见证自性,就能脱离苦海,飞向更高的境界。
如果心生妄念,必然会掉入痛苦的火海,不得解脱。
随便看看
- 2024-07-02傅佩荣解读庄子不得已:普通人也能达到的境界
- 2024-07-01佛学核心思想: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的关系解析
- 2024-06-27史铁生的命运观:从基督教信仰到尼采生命哲学的融合
- 2024-06-16中国智慧:生命的智慧与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024-06-16儒释道的最高境界: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你领悟了吗?
- 2024-06-12佛教彼岸:探寻内心的清净与心理平衡境界
- 2024-06-05道家思想:追求与自然合一,实现自由平等和谐境界
- 2024-05-10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作手法创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唯美境界
- 2024-05-05广州大佛寺经常举办癌症康复营,颇为好奇!
- 2024-05-05南怀瑾老师:佛教的生死观就是苦的体现,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
- 2024-04-30探寻生死之间的哲学:周国平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 2024-04-29世间善法,说到极处,止于至善,无不是教人无私无欲天下为公
- 2024-04-2720152015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智慧三境佛家有智慧
- 2024-04-27:智慧还能分为三境:山,海,天
- 2024-04-22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谈及哲学的启蒙教育
- 2024-04-20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 2005年6月17日讲于北京大学)提纲一
- 2024-04-20风水堂:死后的生命存在与否
- 2024-04-14中国人的诸子生死观:生死到底有着哪些可能性?
- 2024-04-14禅宗:生死观与人生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2024-04-14:生死问题是古今哲人专注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