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何光锐校订)
小编的话
我们此前分享过“2016年福建省首届工艺雕刻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学习的课程内容,大家都觉得获益良多,得到了一致好评。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福建日报记者、福建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雅昌艺术网艺术评论专栏作家何光锐老师,带来名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的专题讲座。
本篇文章根据何光锐老师所讲的四个部分,拣选其中片段,与大家分享。
何光锐老师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
(何光锐校订)
引 子
巴西是个足球王国,但是他们有句名言:足球是上半身的运动。很多人不理解,足球不是用脚踢的吗,怎么会是上半身运动?因为到最后足球其实比的不是脚下的技术,而是灵感、意识、想象力、意志力、集体合作精神。足球在体育运动中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一旦艺术进入一个高级复杂的阶段,就有赖于所谓的“灵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
技进乎道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先举个例子:
刚去世不久的美国一位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学者高居翰,他的《江岸送别》一书里写到,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历史上很多职业画家,他们的绘画技巧非常娴熟,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绘画的评判标准认为文人画是更高级的,所以职业画家们也想学习文人画家的笔法。然而一旦他们试图模仿文人画那些随机生发的富有弹性的笔墨时,却无所适从,怎么也做不到一个“松”字,反而变得更紧张,突兀和夸张,甚至出现那种机械重复的“锯齿状”线条。这就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艺术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就会存在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
高居翰和《江岸送别》
明代“吴门四家”之一的唐伯虎,他的老师周臣是个职业画家,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的画不如唐伯虎?周臣说了一句名言----“但少唐生三千卷书耳”。现在我们再来看周臣的画,很精细,笔力很强,但是跟唐伯虎比,意境和趣味上就逊色了,气韵也不够生动。
明·周臣《北溟图》
明·周臣《北溟图》局部
明·唐寅《霜林独行图》
明·唐寅《水墨寿桃图》
那么,艺术上的这些障碍或者“瓶颈”怎么突破呢?我们常常听到艺术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听上去像是一句无比正确的漂亮话。很少有人去深究一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读万卷书”不是要让你成为一个掉书袋的学究,“行万里路”也不是让你去游山玩水,而是通过读书、实践和阅历来达到四个字——“通达哲理”,然后再运用这些哲理,来指导你手中的事情。
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器”是有形的,“实”的;“道” 是无形的,“虚”的。在座各位从事的是技艺类的工作,技艺是“实”的,所以古人强调“技进乎道”,要争取上升到“道”,也就是哲理和精神的层面。
你们今天能放下手中的技艺,来听我这个工艺的外行讲课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何光锐校订),就是一种“务虚”。“务虚”是有意义的,因为你们都想在艺术上追求更高的境界。
毛主席在风云变幻的1937年,抽出时间来务了“虚”,写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两部哲学著作,因为他想解决当时革命斗争中存在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等倾向。什么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实际上在传统工艺美术上,最容易犯的也是这两个错误。
因为传统工艺往往是师徒授受,“师傅教我怎么雕,我就怎么雕”。一个题材只有一两种固定的处理方式,陈陈相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容易陷入教条,僵化。除非这个徒弟非常有灵性,悟出程式、范本背后的原理,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东西。
举个书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东晋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篇短短的《兰亭序》里面出现了22个“之”字,但他每个“之”写得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会想,王羲之是不是刻意要写的不一样?我觉得不是的,古人讲“刻意求变,数变则穷”,变了几次就没招了。
所以,王羲之一定是掌握了书法“形态”背后的笔法和笔势的规律,所以就能够因形就势,随心所欲,就是想写成完全一样也不可能。
《兰亭序》
《兰亭序》-“之”字举例
现在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做艺术的人最担心别人对你作品的负面评价是什么?
(学员们:工艺不够精湛......品味不高......想法不够创新,布局......)
我以为,在工艺美术上最让人接受不了的评价是“匠气”。
“匠气”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刻板,机械,重复,生硬,保守,一味精细,看不到作者的情感与想象力。如果要简单的总结起来,就是俗话说的“一根筋”,讲的“学术”一点,就是只会单向思维,缺乏逆向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小时候可能都读过,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大学者,小时候伙伴们玩,其中一个小孩掉进水缸,水缸很高,里面又有水,这种情况下大家首先只会想到赶紧把小孩子拉出来,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但这个方法行不通,怎么办?司马光把缸砸破了,水流出来,这孩子就得救了。
司马光
多数人可能把这个故事仅仅当故事来听。其实这里头包含着逆向思维的规律。我们不妨探究一下,这个小孩得救的“原理”是什么?“原理”是这样的:人无法长时间呆在水里面,那么救人的关键是让人与水分开。
让人与水分开,有两种思路:要么人离开水,要么水离开人,一般人都只会想到前一种思路,而司马光能够逆向思维,想到了另一种方案。为什么司马光能够逆向思维?因为他了解事情背后的“理”。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是因为他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没有深入其本质。而当一个人能够“举一反三”,就是因为他抓住了事物的“原理”,所以可以获得多种解决方案。
再拿王羲之来说事。多数书法家在处理一个字的结构时,都采取“上密下疏”的方法,但王羲之的书法中经常有“上疏下密”的手法,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审美感受。实际上,书法结体的原理之一,只是单字要有疏密关系,既可以“上密下疏”,也可以“上疏下密”,还可以“外疏内密”、“外密内疏”,“左疏右密”、“左密右疏”。
毫无疑问,大家在雕刻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处理疏密的问题。首先,我们应当抓住最本质的问题,就是一件作品中必须有疏密关系。至于如何安排疏密,那是可以灵活变化的。可以在确定创意的时候做个选择,给它定个调子,根据题材的需要,考虑以密为主还是以疏为主。然后,还要调剂得法,以疏为主的,考虑用局部的密来映衬这个疏,以密为主的,用疏来调节这个密。当然,还可以“密上加密”,“疏中有疏”,那是更高境界的事情了。
所以,想要摆脱匠气,就必须突破教条的束缚,探讨艺术背后的原理,只有领悟并且能够运用那些规律性的认识,艺术才有可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当你在创作过程中处理各种矛盾关系时,能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方式方法,你的风格就出现了,这也是你最终能否成家立派的前提所在。
中和之美
怎样理解中和之美?我们先来讨论关于艺术评价的另一个负面词语----“俗气”。
有些人可能会把“俗气”与“匠气”混为一谈。实际上“俗气”与“匠气”虽有一定的关系,却并不是一回事。“匠气”主要是不灵活,呆板。而“俗气”的本质是表现过头,让人感到腻烦,讨厌,受不了。所以会有“俗不可耐”这个说法。
一个人从事艺术,能够表现出自己的风格,这是进入了一个必经的阶段。如果把这种风格表现过了头,就会导致“俗气”。“俗气”是一个泛称,各种风格只要过了头都会变“俗”。古人在品评诗文的时候,有“酸气、腐气、伧气、市气、江湖气、方巾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等等,这些都是创作者应当努力避免的负面评语,都是“俗气”的具体体现。所以,艺术还应当往更高的阶段进取,向“高级微妙”的境界发展。
那么,理解“中和之美”,就是超越“俗气”的关键。
提到“中和”两个字,大家都会联想到儒家的“中庸”思想。是的,孔子曰:“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过头,过头了跟不到位都是不好的,都是缺陷。
拿雕刻来说。我们学习雕古兽,第一阶段,是要把古兽雕得“像”,有头有尾有骨架,眉目爪牙俱全。第二阶段就会想表现出一种风格,很多人就觉得古兽肯定是威猛的,那我怎样表现这威和猛呢?肌肉绷得很紧,眼睛睁得很大,爪子非常锋利。好了,古兽雕刻的艺术是不是到此为止了呢?如果这样的话,那就会导致“你的古兽爪子这么锋利,我要比你更锋利”,最后爪子雕得最锋利的那位就是国家级大师了。
所以,艺术不是一条道走到底,一定还有更高的阶段,超越这种单向度的表现。但是很多人会被困在这个地方,就像所谓的“玻璃天花板”,突破这个天花板需要悟性。
再来看看我们的圣贤关于这方面都说了些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道家哲学思想被誉为什么,光而不耀”,意思是方正却不会过于锋利,清廉而不至于伤人,直率但不放肆,闪亮却不会刺眼。
相信大家对“光而不耀”这个词特别有体会,优质的寿山石、和田玉,光芒是由内而外的,是一种“宝光”,而不是赝品瓷器那种“贼光”。中国人对宝石类材料讲究“似透非透”,含蓄温润,不象西方人注重硬度、透明度,强调量化指标。这里面其实蕴含了东方的哲学想想。
孔子说,做人要“温而厉”,待人很温和,但并不是温吞水;“威而不猛”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何光锐校订),这个容易理解。就好比上面讲的雕古兽的例子,好的古兽作品,“不怒而威”,威严是含在里面的,不是外露而夸张的;“恭而安”,对人恭敬,但同时内心又是很坦然的。
提到“中庸”,有的人会认为中庸就是两头讨好,甚至觉得还带有一点贬义的色彩。其实这都是对中庸的误解。“中庸”指的并不是两端正中间的那个点,而是在当时当下的最合理的分寸尺度。
孔子曰:“君子而时中”,这个“时”很重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找到那个恰当的平衡点。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针对书法的风格表现讲了四句话----“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换一种说法,“稳”就容易“俗”,“险”就容易“怪”,“老”就容易“枯”,“润”就容易“肥”。
“稳”、“险”、“老”、“润”都是好的风格,但不能过头,过了就走向反面。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米芾的这四个“而”字,我曾经讲过,中国文化就是一种“而”字的文化。
宋·米芾《蜀素帖》
法国18世纪的思想家布封说:“风格即是人”。当一个艺术家把自我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有了个人风格。但这个风格可能是不完美的,因为它把你的缺点也同时暴露出来。
唐代的孙过庭在《书谱》序中说:“……是知偏工易就,尽善难求……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佷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淬于俗吏”。
唐·孙过庭《书谱》
他通过反复列举,想说明一个问题:个人的性格特征产生风格,而任何风格都会同时带来一种缺陷。
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风格与弊端》。当艺术家试图表现一种风格时,首先要清晰地了解这种风格的弊端所在。
然后,要尽量地调剂风格,化解弊端,留有余地,恰到好处。
为什么艺术史上有那么一些杰作,能够超越时空,散发出永恒的光芒?比如希腊雕塑、“二王”书法、宋元山水,总是令人常看常新,探之不尽、叩之不竭?
仔细推究,不难发现它们都具备“中和”之特征。动静相参,巧拙互用,在质朴与妍美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这个“平衡点”上,生机勃发,清新雅健,单纯而高贵道家哲学思想被誉为什么,浑穆而伟大。过了这个“平衡点”,则巧媚杂出,失去了天真与自然。
这种中和之美的可贵之处,在于对人的心理或者神经系统有着独特的双向调节的功能。“花未全开月未圆”,被禅宗视为很高的境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
而当花未全开之时,正处于最富 活力的状态,给人以向上的希望,积极的暗示,且留有遐想的空间。一件事物、一种风格对人的吸引力是相对的,一旦走向极端,则吸引力下降,排斥感上升,因而“分寸”是至关重要的。
古人说,“以拔山扛鼎之力,为舞女插花,才称得上个和字”。这句话值得反复体会。
相反相成
“反者,道之动”。道家哲学的名句,脍炙人口。
中国传统艺术的高超之处道家哲学思想被誉为什么,就在于它们是与哲理最“亲近”的艺术,以种种感性的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体现了深远的文化精神。
一方面,只要你拿起一本先秦哲学典籍,随手翻去,其中可用于指导艺术创作或鉴赏的隽语俯拾皆是;另一方面,那些伟大的艺术家,那些能够传之久远的经典作品,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传统哲学的某些原则,毫无例外。
当然,在今天,我们也许可以说,古代艺术家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朴素的辩证法”。
“反者,道之动”,体现在传统艺术领域,有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方面,体现为艺术创作过程对于“相反相成”的运用。“相反相成”,既是“朴素的辩证法”的主要原则之一,也是传统艺术的一大奧秘。
老子《道德经》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换成“辩证法”的语言,是这么说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现在举例。
东晋时有个雕刻家叫戴颙,名士戴安道的儿子。当时他要给瓦棺寺塑一座六丈高的雕像。以当时的技术来讲,这是一项大工程。做完以后发戴颙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佛像的脸太瘦了,那怎么办?佛像最重要的部分就在脸部,如果把脸部毁掉重塑,等于返工了。戴颙认真看了看,说“非面瘦,乃臂胛太肥”。于是把佛像的肩膀与两臂做了削减,脸部就显得丰满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艺术作品中的任何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普遍联系的,在相互对比参照中体现其特点的。
自觉运用了“相反相成”的原则,就可以驾驭艺术创作中的各种复杂矛盾。
曾经听一位老篆刻家谈起一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年轻时有一次他刚刻好一枚章,整体感觉不错,就是靠近印边的几根线条似乎不够流畅有力,于是拿去向老师请教。老师看了之后没有说话,拈起一把篆刻刀,用刀背在印边上敲了两下,然后再打上印泥钤盖出来,效果竟然完全改观了。
原来,是印边的残破,让相邻的印文显得更加遒壮了。
齐白石篆刻
《道德经》里面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同样强调的是“相反相成”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书法是非常直接的。
所谓的“逆锋起笔”,就是“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收笔呢,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有学者将书法艺术中存在的“矛盾关系”,归结为36对--顺逆、向背、起伏、轻重、刚柔、燥润、夷险、疾徐、疏密、肥瘦、浓淡、欹正、巧拙、丑媚、收纵等等。
当然,所谓的“36”对只是一个权宜的说法,但要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都需要运用“相反相成”的原则。
造型艺术中,欲令一物凸显, 就用跟它的倾向相反之东西来衬托;而欲令一物含蓄,就把跟它倾向相近的东西放在边上。
国画构图有“三线法”,“主线”之外,仍需有“破线”、有“辅线”。“破线”意在制造矛盾,而“辅线”意在调和冲突。
色彩原理中,白色可令黑者更黑,红色可令绿者更绿。湖兰本为冷色国学知识,放草绿旁则变暖;朱红本为暖色,放橘红旁则变冷。
“反者,道之动”在艺术上的宏观体现,就是艺术史的前进道路,往往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轨迹。
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有两种方式,一种叫正向继承,一种叫反向继承。例如中国山水画,在北宋之前,是力图真实地再现自然。
北宋是一个分水岭,一旦可以把自然万物画得形神兼备之后,这条路再接着这么走下去就没意思了。所以,南宋人该怎么办?这时候就出现了反向继承, “马一角、夏半边”,不再搞全景式的大山大水,画局部特写,重氛围意境,笔墨手法上由再现趋向表现,开始抒情了。
但是到了后期,概括和抒情过了头,变得率易而刚猛,走向粗鲁了。凡是大艺术家都有时代的责任感,他会思考前面的艺术家都做了些什么,而我能做什么?所以到了元代,又改变方向,通过复古来纠正南宋的偏岐,笔墨回归含蓄中和。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到隐蔽的那一面:元人对于南宋,仍然有正向的继承,那就是笔墨的抒情与自我表达。
北宋·范宽《谿山行旅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马远 《水乡清夏图》
南宋·夏圭《寒林对雪图》
从艺术家的个案中,也可以看到反向继承的例子。比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他画的梅花和竹子就跟别人不同。通常画梅花都是疏淡的风格,而他的梅花繁枝密萼、琼瑶满纸,但同样能做到雅逸冲和,不会让人觉得烦闷琐碎;多数画家画竹子都是清瘦劲挺的,而他偏偏画“肥”的竹叶,摇曳生姿。
反向继承,其实正是高手巨匠们创新突破的一个重要途径,用现在的话说,是“不走寻常路”。
清·金农《梅花图》
清·金农《墨竹图》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每个从事艺术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何光锐老师提出,工匠精神有三个层面:首先是精益求精,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当然也有可能是受众要求你这么做的;其次是沉潜执着,艺术家必须专注于自己手上的事情,不被外在的各种因素所左右,这是对自我的要求;第三是最高的阶段,叫做乐在其中。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沉浸在事情本身的乐趣当中,毫无功利,不需迁就,愉悦自己,是审美境界的快乐。
心理学上就有这样的说法,人的快乐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身体感官的,第二个层面是通过奉献,通过帮助别人获得的,最高层面是没有功利的纯粹快乐。
为什么要在讲座结束时强调“工匠精神”?在今年的两会上,“工匠精神”被正式提出来讨论,说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特定的阶段,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修复重建进程也已经开启,这对于从事工艺美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十九世纪末,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英国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发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工艺美术运动”。我相信,中国接下来也需要一场类似的“工艺美术运动”。
我们应当主动回应时代的呼唤。
今日荐读
漆澜 丨《堂堂正气——明清寿山石古兽印钮、罗汉工刍议》(明清印钮篇)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2024-08-02中华善本再生性保护网络传播活动:古代典籍的珍贵传承与保护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