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春秋末期老子始创道家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春秋末期老子始创道家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春秋末期老子始创道家学派,道家思想由此产生,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理论概述

道家的兴盛是在战国时期,道家分为两派。一派:稷下黄老学派,主张采各家之长,辩证地吸收法、儒、墨、阴阳等各家的思想;另一派:以庄子为代表的,承袭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凝结形成无为而治的出世主义思想,后世往往以“老庄”并称,作为道家的代名词。庄子崇尚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解脱,他的思想代表了一种自由主义的思潮,对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其理论都集中于著作《庄子》一书。

二、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一)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春秋末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集大成的创始人,他系统总结了道家思想,把原始的道家教育思想的三大原则,混沌的道家思想梳理出来,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体系。被道家、道教奉为始祖,也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老子主张“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著有《老子》,亦称《道德经》,《道德经》共八十一篇,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春秋末期老子始创道家学派,现在的版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春秋末期老子始创道家学派,因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因此称之为《道德经》。

1.文化堕落论

老子认为,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都是与“道”背离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标志。而教育就是以传递文化为任务,所以教育是使人堕落的工具。

2.人性复归论

老子认为,人性应该是朴素的,无欲无求的,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新生儿那种蒙昧的状态,所以人从“无私”到“有私”这是对本性的背叛,而教育则加快了这一趋势。所以老子提倡应该复归“人性”,回到无欲无求的天真状态。

3.绝圣弃智论

老子认为,要想复归人性,就要将那些促使人堕落的东西都抛弃掉,所以要将诸如道德等文化都毁灭掉小六壬,把所学到的都忘的一干二净,才能使人回归无欲无求的自然本性,故曰:绝圣弃智。

(二)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宋国人。是道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的学说,为道家四大真人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著有《庄子》一书,被道家奉为《南华经》。庄子在哲学思想上发展了道家学说,主张天道,摒弃“人为”;在生活上,主张逍遥游世。庄子思想中比较有价值的思想是怀疑精神,他对许多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道家教育思想的三大原则,所以提倡在学习时要敢于质疑,不断质疑,哪怕是圣人思想也未必完全正确,所以道家的认识论中也有关于辩证法的思想。

以上是我们今天关于道家思想的大概了解,这一部分在考察的时候经常以选择的形式出现,所以大家可以多了解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内容。下面结合例题,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

1.【单选题】老子主张的是( )。

A.自然、无为 B.强力而行 C.兼爱 D.仁政

1.【答案】D。解析:“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道家所提倡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道家教育思想的三大原则,随地之性,因人之心”,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A项正确。

B项: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了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墨家是以墨翟为代表的兼爱、非攻思想,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又加入了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共历时二十多年。与题干不符。2.道家的教育思想是“道法自然”,这与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道家道法自然、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的识记情况。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最能表达“道”的一个词就是自然规律。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在教育上更侧重指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生的能力。只因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恶丛生。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由此可见道法自然与自然主义意思是不一样的。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