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但这两个宗教有相似之处

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但这两个宗教有相似之处

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但这两个宗教有相似之处;举例如下。

一、《老子》“绝圣弃知”、“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心经》“无受想行识”。

“绝圣弃知”,弃绝圣人、知识、智识,复归于璞,回复到婴儿的纯真状态。

“色受想行识”,佛家称之为“贼”,阻挠众生成就佛果。其中的“识”,就是认识、认知、知识。越有“认知”,越有知识,反而是“知见障”,越没有好处,越难成佛。因为那些“认知”,是空的、幻的,如梦幻泡影,是六尘缘影。

宗教意义上的这些“立论”,有合理的部分,对于红尘中的普通人来说,生产生活的经验、方法,是有用的;但那些“套路”、“做局”、“点子”、“盗道”,非但没用,还有害。比如,偷人时,一只手掏人衣兜里的钱物,另一只手推一下人的身体——这种“智慧”,难道是好事?所以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的共通之处,老子、佛祖的这个观点,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的。

二、《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庄子论述的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管取得多么大的成功,但世间仍有更大的成功,相比之下,就不算成功、成功太小了。于是,真正的、最大的成功是“无己”、“无功”、“无名”。摒去“己”、“功”、“名”,这样,就成了至人、神人、圣人。也因此修成“大道”,得到解脱。

佛祖的那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相”,都是虚的、空的,离一切相,既见如来。“相”的意思是世间事物的形相、相状;比如说的话、做的事、观念人格、功名利益、价值准则,这一类事物、甚至万事万物,都是虚的、空的,不要执著于事物的外相。做到“无相”、“无我”,即是“佛”。

以此领会,庄子的这句话和佛祖的那句话,有相似之处;虽然意思不是完全一样,但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含义都是不要执著于外部的“名”、“相”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但这两个宗教有相似之处,实现无我,以及外部的“名”、“功”,都是虚幻不实的。

三、《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心经》“无色、声、香、味、触、法”。

老子认为,在看得见的“有”的深处,还有一层“无”,“无”比“有”重要,所以要“无为”,“无为无不为”。

佛祖说,做到“无”,才能成就佛果;做到“无色······”即是佛。

所以,在“无”的问题上,佛道两家是一致的、相似的。老子说,就像房子,房子里有“空无”,才能住人;杯子有“虚空”,才可以盛水。如果是实体,是“有”,房子怎么住人、杯子怎么盛水。因此,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包括处世、政治等,都强调“无为”,反对过于积极地追求。佛祖说的,更着重于“心”的修炼,对外界的“眼耳色声”,内心不起反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那就实现了老子说的“无”。所以,佛道在“无”的论述及方法上,是声息暗通、殊途同归。

四、《庄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佛家:远离“世间八法”;世间八法:“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庄子说,全世界的人夸赞、赞誉,而不劝勉、喜悦;全世界的人非议,而不沮丧。一个人对外界的荣辱,不作反应,安守自我,清净宁和。

佛家世间八法中的“毁”,是说别人诋毁、说坏话时,不难受、不愤怒。“誉”,别人赞誉我们、得到成功荣誉时,不得意、沾沾自喜。

很显然,对于“毁誉”,佛道两家态度是一样的。内心保持一片宁静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的共通之处,外部的荣辱不要当回事;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何,那是别人的事,心里不起波澜。

五、《老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佛教:达摩祖师回国前,对弟子们说“我要回国的时间快到了,你们都各自说说自己的心得吧!”二祖神光(慧可)报告时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但这两个宗教有相似之处,只是作礼叩拜,而后站在原地,并未说话。达摩祖师说“你得到我的真髓了!”

老子把宇宙中的一个事物或规律,称为“道”,并且说这是勉强的称呼、并不贴切。这个“道”,存在宇宙万物之中,是不可以言说的;如果可以用言语说,那就不是“道”了。

佛祖也说,佛法是不可以“说”的,只是为了弘法、度众生,勉强说一下;能用言辞说出来的,就不是佛法了。所以,达摩祖师让弟子们说一下对佛法的心得,如果说出来、如何如何,那就不是佛法。其他弟子说佛法这样那样,而二祖神光没有“说”、只是鞠了个躬,是真正懂了佛法,因此达摩说神光“汝得吾髓”。

“道”,可以大致认为是宇宙中的规律、道理、规则、法规等,是老子创立的一个名词,既是哲学上的,又是宗教上的。佛祖说的佛法,如果深究的话,也可以归结为一种“道理”。而且,它们都是抽象的、不可言说的,只可“意会”。至于世间、历史上的“说法”,老子和佛祖说的很清楚:那是勉强为之的,得了道、成了佛,就须把“法”舍去。就像一个人坐船过了河,就不必一直把那只船背在身上。“佛法”、“道法”就好比船,是个载体、是为渡过迷茫苦海,到了彼岸后,就不能抱着不放了。

六、《老子》“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佛经:“贪嗔痴慢疑”。

老子那句话的大意是,自高自大、自吹自擂的人反而不受人尊敬,他们自己本身也存在问题,“不章”、“不明”、“无功”。

佛祖说的“五毒”,即贪嗔痴慢疑,里面的“慢”,就是自大傲慢的意思。一个人自高自大、傲慢无礼,就深陷“毒慢”苦海之中,而不能解脱。

比如一个人有了点成绩或成功或才干,本来还会受到别人的赞誉;可是,他自高自大地吹嘘、傲慢、卖弄、显摆,这样的话,别人反而不会尊敬他。有功绩、成功,却很谦虚,不自高傲慢;这样别人才会尊敬。

老子这句话和佛祖说的五毒,意思不是完全一样,但在某个角度,有相似之处。

七、《老子》“夫唯不争,故无尤”。佛法: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老子一直强调不与人争斗,只要不与人争斗,一切怨尤、仇恨、是非就没有了。而且“不争,莫能与之争”,不与人争斗,是最高明的斗争方式。

佛法中的“忍辱”,就其本质来说,含义其实也就是“不与人争斗”。别人凌辱、辱骂、欺负,坦然忍之。而“争斗”,往往是别人侮辱我们的人格,而去与之“争斗”。既然“忍辱”了,争斗也就没有了。

所以,佛道两家都要求与人和善,不与人争斗;不是别人言语行为有点过分,就暴跳如雷、面红耳赤去争吵、争斗。而且,这是另一种斗争方式。

八、《老子》“五色使人目盲”。《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老子反对追求那些绚丽多彩的事物,而是保持内心的朴质、安宁。

佛祖在此基础上,则更进一步、更彻底,认为“色”是空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梦幻泡影。

不管怎样,心境平和安静,永远是对的。反之,服了摇头丸,在迪厅里跳来蹦去,神思混乱,兴奋激动,与修行的道路,是截然相反的。

九、《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金刚经》“无我相”。

一个人患得患失,像那些职位、钱财、物品,得到了,就喜悦;失去了,就痛苦难受。出现这样的现象,根源是在于我们的这个“身体”的存在;假如这个“身子”不存在了,还在乎那些身外之物吗?

佛祖说,佛学的首要任务,是破除“我相”、“我执”,认为“我”是不存在的,所有一切世间的痛苦,都是源自“我”。比如,我有多少钱、我当了多大的官,于是,烦恼痛苦产生了。假如否定了“我”的存在,还在乎“我”怎样、“我”那样?

对于尘世中的人来说,虽然达不到高僧、神仙那样的境界,但是,不斤斤计较、不过于在意事物的得失,保持一种超脱的心境、心态,是有积极意义的。

十、《老子》“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

看见而如同没看见,称之为“无形”;听到而如同没听见,称之为“无声”。老子立此论的意思是,外部的事物,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最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内不要起波澜。不可看到一个事物或听到一个事物,自身就有激烈的反应,或愤怒、或高兴、或悲伤。对于“外界”,坦然处之,心不动。

佛祖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无眼耳”,就是要人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眼”,看到美色,就喜;看到丑陋事物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的共通之处,就厌恶。“耳”,听到好声音,就悦;听到难听的,就讨厌。这些,导致人与外界发生种种纠葛,心里生起烦恼妄想,以及与外物的仇怨恩谊,进而陷落红尘而不得解脱。所以,就应该看到了,就当没看到;听到了,就当没听到。

自己就是自己,安然宁和的活着,如果在意外部的事物言语,并因之情绪波动、烦恼悲喜,那就是被外物所致了,应该像老子、佛祖说的那样。

十一、《老子》“无为无不为”。佛家:外息诸缘、清净无为。

老子反对过于积极地作为,费尽心机、百般追逐,最后一场空。如果顺其自然,随缘是福,反而“无不为”。

佛教强调与外界“断开”,不与人和事发生纠葛;然后“清静无为”,把做的事的数量,降到最低。还更进一步,平时只是“坐禅”,做在那里不动,而不是去做其他什么事。

对我们常人来说,千方百计地做一件事,劳神费力,努力、奋斗,未必能达成那件事。有个“天数”、缘,控制着一切,“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如果命中注定会得到某些物质事物,肯定会得到;如果天注定得不到,再努力的去“为”,也是白费。所以,还不如清净“无为”,只做一些该做的事,就行了。

佛家与道家,很显然有“相似”之处,早就有人发现了这点,古人曾感叹“三教原来是一家”。不仅佛与道相似,各个宗教、哲学流派,甚至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思想,在某些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其原因,也许是殊途同归,在真理的顶峰上,寻道者相遇了。要做的,是“和其光,同其尘”,兼容并包,融会贯通,而不是信仰某一学派,就仇视反对其他思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