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第25卷第5期道家哲学自由思想具有普世价值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第25卷第5期道家哲学自由思想具有普世价值

第 25 卷第 5 期2012 年 10 月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of and .25No.5Oct.2012自 由思想是普世价值的重要内容, 有一种观点认为, 自 由是西方的专利,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自 由是相违背的, 在中国没有自 由的思想、自 由的观念和自 由的行动, 这其实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误读。冷静思考关于自 由的思想发现, 自 古以降,追求自 由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诉求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第25卷第5期道家哲学自由思想具有普世价值, 自 由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 成为构成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蕴含着自 由思想的丰富内容、思想渊源和哲学基础, 如“儒学的‘ 入世自 由 ’ , 道家的‘ 出 世自 由 ’ , 释家的‘ 离世自 由 ’ ”[1]等等。 其中道家哲学自 由思想无论是对后世中国还是对世界的影响都很大,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 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家哲学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道家的自 由思想具有普世价值, 它可以为全球普世伦理的构建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

一、 道家哲学赋予道以自 由 的特性, 道无为而自化, 遵循自 然之道实现人与自 然的可持续发展在道家哲学中, 道是最高的本体, 它先于天地,早于万物, 高于一切而自 由地存在着。 道是自 由的,自 由到不可“道”, “道、可道, 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 不可“名 ”, “名 , 可名 , 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 不可“问”, “道无问, 问无应”(《庄子· 知北游》);无形状, 道深邃幽远没有形状的约束, “道之为物, 惟恍惟忽”(《道德经》 二十一章), “无状之状, 无象之象, 是谓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后。 ”(《道德经》十四章)道虽无名、无问、无应、无状、无象, 却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源。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四十二章)正如霍金曾指出的: “由于有万有引 力这样的定律存在, 宇宙就能够从虚无中自 己创造出自 己。 ‘自 发创造正是宇宙和人类并非凭空而来的原因’ ”[2], 这里的自 发可以理解为自 由性,道生万物的自 由思想可以说与霍金的思想有相通的地方, 是自 由虚无的道生长了万物, 支配着万物。道生万物后又自 由地存在于万物之中,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第三十九章)。

“云者为雨乎? 雨者为云乎? 孰隆施是? 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 风起北方, 一东一西, 有上彷徨, 孰嘘吸是? 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巫咸祒曰: ‘来! 吾语女:天有六极五常’ ”(《庄子· 天运》 )。 道存在于万物之中, 不因人们的重视而多, 也不会因为人的轻视而少: “几时道尧尽君道, 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 添得些子道多?元来依旧”(二程《遗书》卷十八)。 道的运动规律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 “惚兮恍兮, 其中道家哲学自由思想的普世价值李宇遐, 刘 永君(滨州医学院 医学人文学院, 山东 烟台 )摘要: 道家哲学博大精深, 是一个系 统而完善的 理论体系 。 道家哲学认为 自 然之道是无为 自 化, 道具有自 由 的 特性, 顺应 自 由之道, 才 能维持自 然的 可持续 发展; 对社会的 发展要实 行无为 而 治 , 遵循事物发展的 规律和人类的 本性, 让世界处于平等状态,社会才 能和谐发展; 人生境界上追求人的 自 由 价值与 自 我、社会、自 然的 完美和谐, 实现人的 自 由 而全面 的 发展。 道家哲学关于自 由 的 思想以 独特的 智慧和丰富的 经验来平衡身 与 心、物质与 精神、人与 自 然的 关系 , 在今天仍能给人以 深刻 的 启 迪, 可以 为 普世伦理的 构建提供一定的 价值参考。

关键词: 道家哲学; 自 由 思想; 普世价值中 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61(2012)05-0022-04收稿日 期:2012-07-30作者简介: 李宇遐(1969-), 女, 陕西洛川 人, 滨州 医 学院医 学人文学院副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 中 国 传统文化与 生态伦理学。22——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道德经》二十一章)。道生成了万物, 给万物以生命, 却“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道德经》十一章), 使其遵循道的自 由 而运动、成长、生息, 最终实现了 万物的 “自化”。 “何为乎, 何不为乎? 夫固将自 化”(《庄子· 秋水》), 万物遵循了道而成就了自 身: “天不得不高, 地不得不广, 日 夜不得不昌, 此其道与”(《庄子· 知北游》)。 “方者不以矩, 方者自 方;圆者不以规, 圆者自圆。”(《老子》第五十七章)。因为万物遵循了道, 故鹏鸟能够“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绝云气, 负青天,然后图南, 且适南冥也”(《庄子· 逍遥游》); 斥安鸟亦能在 “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 逍遥游》), 获得快乐和生命。

因为万物遵循了道的规律而运动, 万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凡物有所动, 皆系遵循一规律而不得不动, 凡物之生, 亦系遵循一规律而不得不生”[3]。 出现于周朝后被道家推崇的太极图中, 阴阳鱼围绕中心点旋转成一个圆, 表面上看, 似乎阴阳两者被禁锢在一个圆里无法飘逸于外, 事实上天地万物, 没有任何约束的自 由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这里的圆就是道。道家哲学道的自 由思想告诉我们, 自 然界的发展具有至上性, 人类是自 然界的产物也是自 然界的一分子, 受自 然规律的支配和约束, 自 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着, 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自 然发展的进程, 自 然环境也会制约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虽然,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控制自 然的能力越来越强, 但是,那种认为以人的有限智慧可以主宰和控制无限自 然之道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第25卷第5期道家哲学自由思想具有普世价值, 人可以超越于自 然之上的思想, 在实践中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人类只有在与道为一的自 由 境界中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在无名、无问、无应、无状、无象中体悟道的自 由思想的精髓, 在遵循自 然之道中才能成就人类自 身, 才能在自 然界的发展中不断实现人类的发展。 人类只有遵循自 然之道才能走出人类为了生存的自 由而创造了文明、 而人类自 己创造的文明又反过来限制人的自由发展的时代悖论, 也才能遏制人类对自 然的破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只有这样宇宙才能秩序井然,人类才能永续发展, 人类才能获得最大的自 由, 这是道家哲学由 道的自 由 思想发出 的拯救人类的呼声,体现了道的自 由思想的普世价值。二、 道家哲学无为而治的自 由思想, 表达了对和谐世界的美好向往, 可以为普世伦理构建提供价值标准和价值目 标的借鉴1. 道家哲 学 无为 而 治 的 自 由 思想可以 为 普世伦理构建提供价值标准的参考。当代, 自 由思想已经成为普世价值的应有之义,“我们时代的伟大之处在于, 自 由 , 作为自 在自 为的精神财富, 受到了承认”[4]。但是普世伦理判断自 由价值的标准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国际关系出现矛盾的根源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西方推行的自由观念是以他们的利益维护及满足为标准, 只要与他们的思想观念相违背, 皆视为异端, 这是对自 由的最大亵渎。 特别是美国把维护自 身利益作为普世伦理判断自 由的价值标准, 凡是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他们就支持。 “防止以武力占领他国领土”这条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核心, 但是当联合国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任何方面, 只要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有威胁, 他们就有绕开联合国实施自 由干涉的权利, “如果联合国安理会不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人权灾难的发生, 美国就不能袖手旁观。

在科索沃事件中, 当安理会受阻时, 是北约挺身而出采取了果断行动”[5]。美国把是否有利于自 身利 益作为判断自 由 的价值标准, 其客观结果必然是加剧世界矛盾和恐怖主义的危机, “可见各种自 由向来就是存在的, 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 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而已”[6]。当自 由表现为“特权”时, 自 由实际上是少数人的一种任性, 是一种“专制的自 由”。 因此, 确立正确的判断普世伦理自由的价值标准, 承认世界的多样性, 承认世界各国发展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让世界各国遵循自 身发展的规律是实现世界和谐发展的根本之道。笔者认为,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可以为普世伦理判断自 由价值的标准提供借鉴。 道家哲学指出,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 然规律,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推行无为而治。 无为就是要做到“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二章), 顺物之性、自 然而行即“为无为”, “我无为, 而民自 化;我好静, 而民自 正;我无事, 而民自 富; 我无欲, 而民自 朴”(《道德经》五十七章), 做到了无为就能达到“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 无为而治就是要遵循、顺应、效法自 然法则, 不要干涉人们生活的自 由, 让社会自 由发展。

魏晋时期王弼、阮籍、嵇康等把无为而治的思想发展到极致: “圣人明于天人之理, 达于自 然之分, 通于治化之体, 审于大慎之训……三皇依道, 五帝仗德, 三王施仁, 五霸行义, 强国任智, 盖优劣之异, 薄厚之降也”[7]。 道家哲学认为社会的本质是“常自 然”, “凫胫23——虽短, 续之则忧;鹤胫虽长, 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道家哲学思想精华, 性短非所续。”(《庄子· 骈拇》)自 然不接受任何外部的指令而形成秩序井然的世界。 自 由所包含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因为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历史, 世界是多样性的社会, 各国人民有权根据自 己的国情选择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有权选择自 身发展道路, 各国应相互尊重各自 选择的发展模式, 通过平等对话、协调合作,维护和促进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发展。道家哲学认为, 万物都是平等的: “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以物观之, 自 贵而相贱。 ”(《庄子· 秋水》)站在大道即自 然无为的角度去观察, 各个国家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如果剥夺了人们的自 由和平等, 就会出现“朝甚除, 田 甚芜, 仓甚虚; 服文采, 带利剑, 厌饮食”(《道德经》第 53 章) 的结果, 如果因为贫富、大小、强弱而互相打压,世界就会进入一个充满冲突与争执的纷乱和动荡的世界。

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借鉴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国际社会就会顺应天道变化的规律, “应化之道, 平衡而止”(《黄老帛 书》), 使发达国家少一些作为, 做到 “无为名 尸 , 无为谋府, 无为事任, 无为知主”(《庄子· 应帝王》),不利用自 己的军事优势和经济优势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道家哲学思想精华, 不充当别的国家的保护神。 而发展中国家要记住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发展才能“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发达国家做到无为, 发展中国家自然能做到无不为。 和谐世界, 以道相通, 当世界各国都按照自 身规律而发展, 世界就会进入和平共处的和谐状态。2. 道家哲学追求自 由 和谐的至德之世的理想,可以 为 普世伦理的建立提供价值目 标。现代文明社会是物质上富裕的社会, 但同时也出现了病态的、畸形的和单向度的社会现象,人类无限制的消费欲求, 把主体消融于客体之中, 导致人“物化”, 从而丧失了人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丰富的感情和内心世界, 变成了享受物质的物化的人。目前, 世界处于一种动荡和不安定的状态, 这与其说是一种经济危机不如说是一种道德危机, 这种道德沦丧是对人、社会和自 然自 由本性的否定。

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 然而为之, 伦理道德是在人与人的自然磨合与共识中产生的, 社会具有自 发产生伦理规则的能力, 社会自 发产生的道德伦理秩序最符合人的自 由的天性。道家哲学追求人类纯朴、善良、亲切、热诚的本性, 它所反映的不是军队的屠杀和城市的洗劫, 而是反映自 由 自 在的自 然风光、节日 场面、竞技活动和安居乐业; 道家哲学追求的是一种和谐自由的至德之世: “至德之世, 其行填填, 其视颠颠。 当是时也, 山无蹊隧, 泽无舟梁; 万物群生, 连属其乡 ;禽兽成群, 草木遂长。 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 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夫至德之世, 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庄子· 马蹄》)。 在这里人们端正、相爱、真诚、得当, 行动单纯, 互相友助, 它是一种自 由美好的生活。道家哲学这种追求人的自 由本性,实现天地人的和谐道家哲学思想精华, 期望人类能够进入和谐幸福的至德之世的思想,正体现了当代人类追求和谐、富裕、幸福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可以作为普世伦理追求自 由的价值目 标。三、 道家哲学认为人的本性是自 由 的, 人可以追求绝对的精神自 由 , 这一思想为人类自 身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1.人是从道化生而 来的, 道是自 由 的 , 人性也是自 由的。

道家哲学认为道生万物, 人由道而生, 是自 然之子, 自 然是自 由的, 人的类的特性也是自 由, “人的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 由的有意识的活动”[8], “如果人不自 由, 人就不是人”(萨特), 自 由 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追求自 由是人的本性。“没有一个人反对自 由, 如果有的话, 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 由 。 ”[9]自 由 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10], 人存在的最高目 的就是追求自 由的生存状态和自 由的发展 , “民如野鹿,端正不知为义, 相爱不知为仁, 实而不知以为忠。 当而不知以为信”(《庄子》), 人做了仁、义、忠、信之事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至德之世, 不尚贤, 不使能”(《庄子》)。 人类追求自 由的境界不受外在环境的制约, “骈拇枝指, 出乎性哉, 而侈与德”(《庄子》),“彼至正者, 不失其性命之情。 故合者不为 , 为枝者不为岐;长者不为有余, 短者不为不足”。 由于人性的自 然和自 由, 虚、静、恬、淡、漠、纯、粹、素、朴就是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有了这样的精神, 人就能“安之若命”、“安时处顺”。 现代...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