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具备得天独厚思想文化基础的生态智慧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具备得天独厚思想文化基础的生态智慧
【本文作者为北京幸福家庭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北京市民革命全国统一专委会委员秦燕于2019年3月撰写。 ]
中国乃至世界都面临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如果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和转化生态智慧,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基础。我们完全有能力、有能力实现人类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北京幸福家庭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爱语空间联合创始人谭燕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农业文明时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中国,在农业文明时期,历代先贤依靠智慧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尽管中国儒、道、佛三大思想体系在具体态度和观念上存在差异,但都主张天人合一,都把“天人合一”视为“天人合一”。基本概念和最高境界。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一、“一体”的生态世界观
德国学者格罗伊在《理解东西方中的自然》一文中指出,东方不同于西方机械主义的世界观,东方是一种有机的世界观,将宇宙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世界观。所有的。这种将自然界万物视为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在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表达。
儒家认为,“天地”孕育万物,使万物各有其“命”,从而形成有机和谐的世界。早期儒家经典《易经》多次提到“天”或“天地”。天地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和根本。它们不仅生万物,而且孕育万物;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产生和演化。这就是所谓“天地之大德,谓之命”(《喜慈下》)。 《序卦》云:“有天地,则有万物,有万物,则有男女,有男女,则有夫妻,有夫妻,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兴衰,有兴衰,然后有礼义。”与万物一样,人也是天地造就的;包含“婚姻”和“仪式”等划分的人类社会,也是整个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 《周易》一书体现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可见,早期儒家将自然,包括人类社会,视为一个产生进化、动态平衡、有机和谐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存。繁荣与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道为一”,以无所不在的“道”推动万物的产生、发展和演化,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视“道”为万物之母。万物或宇宙的起源。 《老子》云:“道生一、一命二、二生三、万物三生,万物生阴抱阳,冲气调和。 " (第四十二章)《庄子·天道》云:“天道行无积,万物成。”万物虽异,形各异,但都是在“道”的影响和作用下,阴阳相合而形成的。 “道”不仅是万物最根本的创造力量,而且推动和参与了万物的发展和演化,使整个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老子在他的宇宙观中首先看到的是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是万物的一部分。既然万物都是“道”的化身,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发展和演化的,那么,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无论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所谓“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万物平等》),“天人合一”(《庄子·山木》)。
佛教徒通过“缘起”论和佛性观,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编成一条无穷无尽、不可分割的因果链。主要观点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乃至一切现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能独立存在,永远不变。 《阿罕杂经》第十二卷云:“此因有此,此生因彼生……此无非无故,此应灭,故被摧毁。”这是对佛教早期“缘起”理论的典型解释。从这个角度看,宇宙中的一切乃至一切现象道家的生态智慧有哪些,都处于各种因缘的因果链中,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佛教通过“缘起”论和佛性观,贯穿整个宇宙,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关于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佛教认为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正如禅宗所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身”(《顾尊素语录》卷九).
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有机的、整体的生态世界观,有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二、珍惜万物的生态责任伦理
从万物皆为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出发,儒、道、佛三家提出了各自的生态伦理观和主张。这些伦理观的共同点是积极肯定自然存在的内在价值,主张珍惜万物。
儒家认为“仁者天地万物为一”,一盛一败。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珍惜他人的生命,也珍惜自己的生命。人应当爱众生,利益宇宙之善。 《论语·颜渊》云:“仁者爱人。” 《孟子·心经》云:“亲,仁。” 《孟子·离娄上》:“仁之本性,亦在缘。”儒家主张平等。贫爱强调由血缘关系所产生的道德情感的延伸,层层递进,从亲人逐渐推论到所有人乃至万物。孔子说:“爱众生仁。” (《论语•雪儿》) 孟子曰:“以善待民,以善待人,爱物。”完整的道德是人类伦理与生态道德的统一。
道家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由“道”转化而来,具有同等的价值和地位。人应该平等对待一切,包容一切。 《老子》云:“道同道,德同德。” (第23章)《庄子·秋水》云:“道之观,无贵贱。”与其他物种一样,人类只是整个宇宙。一个普通的中国成员,没有本质区别。
佛教主张“众生有佛性”,一切众生在成佛的基础、成佛因缘和可能性上都是平等的;人们应该“救度众生”,以慈悲、尊重和爱护一切众生的价值和尊严。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中国化佛教宗派主张,除了人畜等有生命和情感的“众生”外,还有山等没有感情的“无情众生”,江河大地植物树木瓦石也有佛。性别。禅宗主张:“青竹常为法身,繁花黄花无非是般若。” (卷三)众生皆有佛性,成佛前在六界轮回中。一切众生,包括众生与佛、人与人、人与动物、有情与无情, 相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万物的内在价值、珍惜万物的思想道家的生态智慧有哪些,有助于纠正现代生态危机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培养人类共生繁荣的生态责任感,自然,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提升。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和谐共荣生态实践观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总的来说,儒家、道家、佛家都提倡珍惜自然,顺从自然规律,合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儒家主张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辅佐天地改造万物,促进万物顺利生长,从而实现自然的整体和谐;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儒家主张爱物、取之不尽、取之不尽。儒家基于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从利国富民入手,保障人类生产生活资源的连续性。在使用自然资源时,它要求人们遵守生物繁衍生长规律,“禁止使用时间”,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春秋时期管仲任齐国丞相。从发展经济的目标出发,富国强军,他十分重视山林河流的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度,必有禁发之时”(《管子·八观》)。儒家主张“中和”之美,反对“中和”之美。 rs”和“成绩不佳”,并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谈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爱物,取之不尽,取之不竭,“取之不竭”(《孟子·梁惠王》)。 《论语·叔儿》也记载孔子“钓鱼不框,亦不投掩”。
道家强调“顺其自然”,积极探索和服从客观规律,节俭少欲,知足常乐,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总是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做。” (《老子》第37章)“道”化为世间万物,但它顺应万物的本性,没有任何刻意的捏造和轻率的行为,但世间万物都是有秩序的,都是有规律的。 《道》造。人类也应效法“道”,“顺其自然”(《庄子•瀛帝》),对一切事物采取“无为”的态度,任其随性自由发展。 《老子》云:“遵命谓常,知常谓明。” (第16章) 主张凡事顺应客观规律都能成功。相反,鲁莽的行动只会导致失败。在日常作风上,道家崇尚节俭、少欲,出于道德修养的考虑,过着朴实的生活。 《老子》云:“圣人至极,至奢,至泰。” (第29章)“爱得甚多,掩饰多死,故知足不耻,知不危,久矣。” (44)章)“知止无危”要求人类认识事物的内在局限,以限制和禁止那些“极端”、“奢侈”和“过度”的行为。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该“禁止”,人的欲望应该“满足”和克制。 “知足无耻”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偏离实际情况。
佛教崇尚普度众生,以慈悲慈悲,不求杀生,以清净的心,优美的环境,努力创造人间净土。在佛教中,众生平等,生命轮回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具备得天独厚思想文化基础的生态智慧,善报善,恶报恶。人要救度众生,要有慈悲心。 “大慈大悲,众生快乐,大悲救众生。” (《大智慧》卷二七)由此开始,佛教坚决反对杀生,要求尊重和珍惜生命。为了在日常行为中贯彻这些,提倡佛教制定了一系列戒律,第一个即“不杀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佛教主张“不二”,认为人与环境密不可分。“净土”概念反映了佛教徒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望. 《召佛净土经》、《佛受经经》中所描述的净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具备得天独厚思想文化基础的生态智慧,有丰富的优质水源、茂盛的树木花草、奇幻的鸟儿、增进身心健康的花雨、清新的空气等。佛教不仅将净土视为来世的理想追求,更提倡今生积德,创造人间净土。
借鉴传统智慧,生态文明要有“中国特色”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生态文化具有超越时代、超越国家的理性因素和永恒价值,在思想内核上与党和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相近。面向21世纪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在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生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尊重、珍惜、探索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资源,使其适应进入现代生态文明。 ,必将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面对工业文明暴露出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人文精神丧失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试图突破工业文明的局限。 “人类中心主义”。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东方,对“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生态文明理念给予高度评价。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东亚有许多历史遗产可以成为世界统一地球和文化的主轴。其中之一是,在中国文化中道家的生态智慧有哪些,“人的目的不是要傲慢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要有一种生存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对话》]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今天的生态文明理念惊人地吻合。千百年来,我们的文化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我们的伦理和制度充满了深刻的生态智慧,我们的生活方式实践了深刻的生态智慧。这种智慧不仅存在于圣人的典籍中,而且通过家庭和礼仪,也牢牢地扎根于基层社会。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但具有普世价值,可以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和转化。今天,中国乃至世界都面临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如果能够挖掘和转化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基础。我们完全有能力、有能力实现人类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为此,我们应该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对于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当前的全球生态危机。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理念,也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