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儒家学说作为我国封建阶层的统治阶层的思想统治工具,虽然有着非常顽固的局限性和阶层固化性,但是也为封建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凝聚力做出了重要贡献。《礼记·大学》最先提出了文人应具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信念,修身则是迈出个人的第一步。儒家学派在治国思想主要有“礼治”、“德治”和“人治”三方面,而“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感化、教育人。儒家是非常重视“学”的,孔子曾两次向老子请教学问,《论语》中也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儒家的学生更加重视通过“学”的过程修己身,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一、儒家孔孟确立道德之“学”的主导地位《说文解字》中并没有对单独“学”字的解释,而“学攵”的释义是“觉悟也”。“学”的繁体字为“學”,爻者,交也。在人类早期的活动中,衣服的缝合、原始木屋建筑中木材的搭建、捕鱼前编织的渔网,都可以看出材料交叉的痕迹。因此,“学”的甲骨文写法之一就是“爻”,“爻”既是人类使用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习生活本领的过程。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1.从“武”到“文”,古人对“德”的学习在遥远的原始社会进入文明萌发的奴隶制社会,人们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生活技能。夏代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利,重视军事实力的发展,军事技能就成为了主要学习的内容之一,《文献通考》中记载:“夏后氏以箭造土。”《礼记》中则有夏人“立德行者,莫若射”的记载,可见夏代比较重视射箭,骑马等军事内容。到了商代,更加重视对鬼神的祭祀,《礼记·表记》中记载:“殷人尊神”,因为祭祀活动的需要,祭祀知识及声乐和舞蹈成为商代人的主要学习内容。西周,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除了射箭、书法、声乐舞蹈外,人伦道德和礼仪准则亦在周人的学习范围内。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从夏商到周代,中原地区文明飞速发展,道德伦理意识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主要体现之一。西周出现了“以德配天”的观念,不但制定了立法制度,还创办了以“礼乐、道德、政事”为授课内容的“大学”。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原文明的发展进程。2.孔子确定了“成德”之学在儒家的地位西周重视“德”和“学”,孔子也受其影响。儒家的“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基本和周礼的学习内容完全一样。以这六项技能作为古人的道德模范标准,引导人们学习,规范人们的行为。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论语·述而》中记载“三月不知肉味”,意思是当孔子听到优美的音乐时,陶醉其中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长时间忘记对生理上的感觉。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说明了儒家对礼乐的推崇。《论语》中认为学习的内容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其中的“道”、“德”、“仁”、“艺”是儒家学习的核心。《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修身成德的意义,既用儒家圣人的成长历程表现了儒家最为理想的人格修行过程,又为后学者指引了一条康庄大道。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2.孟子提出了教育中的“四德”孔子对于道德提出了主要的观念核心,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孟子,则提出来“仁、义、礼、智”等四项具体内容。“恻隐之心,仁也”,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中有云:“仁,人心也;义,仁路也”。四德之中,孟子最为重视仁义。“仁义”也是孟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孟子·告子上》中《鱼我所欲也》里有这样一句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认为仁义远比生命更加重要,只有把仁义放在第一位置,才会守住“本心”,不至于迷失自我。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仁和义是道德的基础,礼和智是进一步的道德规范。孟子认为礼的内容远大于形式,只有发乎内心的礼才是礼的本质,不应该因为形式而放弃礼的实质。而智者则更加侧重于对于道德的判断能力。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都是人类生来就具备的能力,而非客观从外界获取的。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授之以伦理道德规范,将会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二、儒家之“学”逐渐扩大内容整个儒家思想史并非单单指孔孟遗留的思想,还包括无数后人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解读和拓展,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心学等等,都属于儒家学派的范畴。而随着思想学说的多样化,“学”的内容也随之不断扩大。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1.后人对“成德向善”之学的补充和发展在儒家先贤看来,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论语·宪问》中孔子讽刺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社会现象。商周之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到了周代则有很多人学习是为了炫耀、卖弄自己的才华。荀子就在《荀子》的首篇《劝学》中引用了这句话,荀子也认为“知命而行无过”,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人的素质。南梁儒学家皇侃在《论语义疏》中记载:“孝悌恭睦谓之行”、“行以积其德”,他认为“行”是成德的重要历程,只有通过实践,在生活中遵守孝悌恭睦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理解经典中道德修养。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宋代的经济文化都得到急速发展,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做出重大突破,二程认为应该向颜回学习,“存乎德行”方能成就道德。朱熹也在《学礼译注》中说:“故学者之终,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必于此而得之,是学之成也。”只有把仁义的含义熟练精通掌握,和顺于道德的内涵当做学习的终点,才会学有所成。明代内阁制度趋于成熟,封建制度中竟然也萌发出了君主立宪制的萌芽,而在思想方面则掀起了一股热潮,想要冲破封建传统的思想禁锢。作为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区别于魏晋时期的含蓄而又虚妄的“清谈”,王阳明认为只有知行结合,才能探索真理。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2.近代学者对“学”的阐释和研究胡适认为孔子的“学”指的只是训练学,单纯的指教育方法和词章文学。梁启超则认为孔子之学更加指的是人格方面的学习,着重强调了实践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南怀瑾、钱穆等学者也认为学问不仅仅是读书而已。学问还包含了生活之学、关怀之学、境界之学以及德性之学。生活之学既是贯穿一生经历的学问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认识生命和生活的学问。“学”是人获取知识、技能和修养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接近,学的过程也是对其他人、物关怀、了解的过程。同时也有人提出了“境界之学”的看法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学习先贤的过程,也是向圣人境界靠拢的过程,儒家的最高境界亦是道德境界。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周敦颐在《通书·陋》中“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己者,陋矣。”“德性之学”是对儒家之学“学”最为接近、最为正确的解释,而生活之学、关怀之学和境界之学是对儒家之学的扩展。三、儒家的“学”是完善自己道德人格的过程总之,儒家之“学”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修炼自身的过程。明代刘宗周在《论语学案》中说:“‘学’字是孔门第一义”,“学而时习之”,对学字的不断理解是学习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基础。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论语》把《学而》放在首篇,《荀子》把《劝学》放在首篇,儒家经典《中庸》、《大学》中处处和“学”相关,无不说明了“学”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学以修身、学以成德也成为了儒门学子的终极目标,孔子等儒家先贤为后世创建了一条修行之路。学习之人以“据于德”为核心,“志于道”为志向,“依于人”、“游于艺”为方法和过程,逐渐健全人格,修养道德,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之人。

儒家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成就更高的道德境界

结语:因此,儒家的修身成德之“学”,是以孔子、孟子等最初学者的思想为基础,后世儒门学者不断完善、扩展的过程。“修身”为自身内在的改变,“成德”为对外的展示,两者缺一不可,而学习则是追求道德境界、超越自我的过程。学以为己、学以成人,儒家的“学”观念是关怀国家,心怀社会的责任体现。参考资料:1、《论语》2、《礼记》3、《孟子》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