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儒学当代价值之可能就在于其中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要)儒学当代价值之可能就在于其中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 要]儒学当代价值之可能就在于其中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的核心在于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就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而言,它把个体价值的实现寓于对社会群体的贡献之中,着眼于个体对社会的历史贡献;就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而言,它强调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精神生活重于物质生活。儒学价值的当代实践可以从见义勇为、遵循“忠恕之道”、要行进有耻、节制适度等方面做起,通过切身实践把传统的儒家学说及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儒学;人生价值;精神生活

[中图分类号]B222.9[文献标识码]A

一、“儒学的当代价值”何以可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国学、对儒学有了更多探索和学习的兴趣,但在这一大趋势下,也有一部分人在疑虑:在全球化的21世纪何以又提出儒学的问题?若是提倡儒学,又如何对待其中的糟粕?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这就是哲学上讲的二重性。一事物有其特殊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个性,也有与其他事物相同的共性。文化也是一样,它也有二重性。古代的文化与现代的文化不一样,因为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不一样,时代变化自然导致文化也有很多不同,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但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却有着共同的东西,由此它才能形成为一个传统,也才能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截然不同,没有一个共同的东西贯穿在里面,我们就没有办法讲中国文化传统了。

无论是儒学还是传统文化,首先要看到其中所蕴涵的共同的东西。在不同时代及不同的事物之间,要能够看到它们共同的东西,因为这个共同的东西代表了它们的本质。比如说我们所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核心,贯穿于历代爱国主义传统之中,虽然每个时代的具体内容不一样,但其精神是一贯的。“天下兴旺,匹夫有责”,就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早在商朝就有了“以天下为己任”之说,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达,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儒家思想对当代的价值,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有“天下兴旺,匹夫有责”,林则徐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面临的问题都不相同,但在他们中间所体现的精神却是一致的,他们亦因此被后人传颂为志士仁人,或爱国之士,或民族英雄。

对于文化来讲,既要看其时代性,看到古代确实有很多东西与现代不一样,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时代性中也包含了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性,由此才能形成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并成为爱国主义传统最重要的思想基础,而这些内容恰好集中表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些最核心的价值,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特别是儒家传统中关于人生价值的一些思想。

二、儒学当代价值的核心:人生价值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把儒学看做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一种政治学说,因此对它采取了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这是不对的。儒学在今天依然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空间。就我个人的理解,儒学的核心问题,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就是讲做人的道理。儒学的一些内容反映了做人的“常道”,有一种很普遍的意义,可以不受时代的局限。

我们观察人生、思考人生,有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二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间,所以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认识和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中国人常讲“永垂不朽”,这实际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古代范宣子在讲述自己的家族史时说:“在夏为御龙卢氏,在商为诼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再下来是夏、商、周,他的祖先虽封号不一却都是贵族,这个家族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都能够长盛不衰。在范宣子看来,他们家族是如此的显赫,这样就是不朽。叔孙豹却说,这不能算不朽,只能说是世禄。他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谓“不朽”,是指你对社会做了贡献,你所做的这些贡献能够不被人们遗忘,能够长久地存在于历史的记忆中,也能够造福于后代。前者着眼于其个人或家族,着眼于其物质生活与社会地位;后者则否定从物质生活与社会地位的角度看待此问题,而着眼于社会群体,着眼于个体对这个社会的历史贡献。这是较早反映我们中国人对人生价值追求的事例。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两方面内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指吃、穿、用、住、行等解决我们生命存在及发展的这些东西,也包括两性关系、家庭生活等人类自身的种族延续。因为这些东西是基于生物本能的属性,同动物是一样的。所谓“食色性也”,这是生物的本性。除此之外,人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精神生活,或称人文方面。人生活在社会中间,必然会产生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等各种关系,也就必然产生动物所没有而人却必须遵守的一些规范与道德等。从人类最早的群婚制度到家庭的形成与发展,再到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制,这不仅是社会制度、人文道德的规范与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人的本质来自社会生活,所以在考虑人生问题时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这两个问题上,前面关于“不朽”的讨论就体现了我们中国传统的一些基本价值追求。范宣子主要着眼于自己和家族的发展,而叔孙豹则把个人放在群体中,立功、立言、立德,不是单纯的追求个人发展,而是在群体之中求得个人发展,让个人价值体现在群体之中,这就是把群体与个人统一起来的一种价值观。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关系的问题上,中国人文传统历来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精神生活重于物质生活。如果只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只知道物质生活的享受,这样的人生,近于禽兽。

这两个问题在《论语》里也有反映。“士志于道,而不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这是讲要追求做人的道理、追求道义,而不是追求富贵。从另一方面来说,总觉得吃不好、穿不好,“耻恶衣恶食”者,这样的人“未足与议也”,“君子忧道不忧贫”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之。”(《论语・里仁》)就是说符合道的可取,不符合道的就不可取。《论语》比较具体地讲到了所谓“志于道”是什么东西。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这是曾子对人生的一种理解。人一生是“任重而道远”的,人活在世上,肩负着很重的责任和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就要弘扬人道,要“死而后已”。子路问孔子怎么做一个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就是要修养自己,让其他人也能够很好,能够安居乐业,不仅要安周围的人,还要安所有的老百姓,这件事情很难做到,像尧舜这样的圣人都发愁,未必都能做到。所以我们说孔子的理想,或曾子的己任,就是要修己安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整个社会成为理想的社会,所有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过上很好的生活。这就是儒家的理想。这里我们就看到儒家的理想不仅在个人的修身,而且要通过修身、通过弘道努力促进一个理想社会的实现。这就反映了儒家在处理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时,不是单纯孤立追求个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人置于社会群体之中,在对群体的贡献中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儒家虽然把个体价值的实现寓于对社会群体的贡献之中,但儒家并没有否定个人的价值。孔子就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之说,即君子走了之后怕没有一个好的名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季氏》)孔子以“无德”评价齐景公,却把伯夷、叔齐当做是一种道德典范,一种坚守气节的典范。再往后,韩愈还写有《伯夷颂》。这实际上就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就是要看后代百姓怎么评价他,是否“虽久不废”也要由老百姓来决定。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儒学并不是那么高深而不可捉摸的东西。一些道理好像从理论上可以做考证,可以讲很深儒家思想对当代的价值,但实际上它直接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与体验来读这些东西,这样就显得比较亲切,比较容易接受。

我们已经讨论了儒学的传统思想及其核心价值,但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是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通行价值观有两条:其一,市场经济就是要以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为最高原则;其二,就是现在整个西方社会流行的将个人利益置于第一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社会流行的将个人利益置于第一位的思想有一定的道理,而我们所讲的中国儒家传统的价值核心恰恰与此相反。怎么看待这一问题?虽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可以说一点自己的认识(摘要)儒学当代价值之可能就在于其中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供大家参考和讨论。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方面就是,前面所说的传统价值观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是我们整个历史发展的根基和民族精神的积淀。从古代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到现代的长征精神与延安精神,再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抗洪抢险、航天飞行等所体现的精神,都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些表现,其基础思想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如果说那些东西都已过时并抛弃掉,转而奉行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我们会不会有长征,会不会有两弹一星的成就,会不会有抗洪的胜利,会不会有航天梦想的实现,我想这些都将是一个问题,也许,我们不但会失去我们的民族精神,也将成为一个无根的民族!第二个方面,从市场经济运行来看,你要服从追求最大盈利这一个规则,但从人生来讲,你的追求可以超越市场经济的追求,换句话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企业家,也不一定非要做只知道赚钱不知道人生追求的机器不可。现在我们也提倡儒商等,他们不但办企业很成功,赚钱之后也知道造福社会,资助福利事业发展等,并没有局限于市场经济的规则。即使在西方,人们在精神上也还是可以超越个人利益至上原则的,如比尔・盖茨、巴非特等,他们经常拿出很多资金去资助慈善基金会或慈善事业的发展。

三、学做好人:儒学价值的当代实践

中国传统儒家的理想是比较高的,所以常常有人觉得儒家理想难以达到。从一个方面来说,儒家的理想的确很高且难以达到,但儒学还有另外一方面,前面我已经提到,儒学实际上是从人们的普通生活之中提炼出来的,讲的是普通人做人的一些道理,所以它又有一些内容非常容易学、容易做,也非常容易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庸》里面虽有“极高明而到中庸”的东西,但也有“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内容――生活里面实际上做了,却不知道这是儒家的道理。

事实上,我们要立志做好人,就是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一步步去做。这里谈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开始的一个步骤。这样说可能会有人有疑问,因为我们现在一般将“见义勇为”定义为“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这对于一般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来说是做不到的,所以在未成年人要求里面把“见义勇为”去掉了。我觉得这个不合适,这是对“见义勇为”的一种误解。因为“见义勇为”是从《论语》中“见义不为(摘要)儒学当代价值之可能就在于其中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勇也”这句话转化而来的,你看到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无勇的胆小鬼、懦夫。这里是一般性的泛指,凡是应该做的事情你不做,就是无勇,不是说你不去舍己救人才是无勇,从正面讲就是凡是应该做的事情就要去做。这样理解的话,就要求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来要培养“见义勇为”的品质。若一事当前,凡是应该的都去做,不应该的都不去做,这就是“见义勇为”。以此作为自己的一个行为准则,并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这就叫做把精神生活的原则放在第一位,养成这个习惯,一切事情都按此标准来衡量,最后你就可以达到较高的境界,遇到大事的时候,你就会自然地去做你应当做的事,遇到生死关头,你也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相反,如果把这个提到英雄人物的高度,那么很多人就会望而却步,“见义勇为”就减弱了它的作用。

第二点是“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这是《论语》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要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并且要约束自己,我自己不希望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忠”和“恕”,一个是约束自己,一个是体谅别人,两者的共同思想是“推己及人”。实际上,“忠恕之道”就存在于中国人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只是存在于《论语》《孟子》等古籍经典中。一个人可以没有读过书,可以祖祖辈辈不识字,但他的生活样式却是符合儒家圣贤书中的有关要求的,因为他的生活中贯穿着“忠恕之道”。这一点实在是我们的国学或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要在现实生活中发扬这种精神,并身体力行地去传播和发展它。

第三点是“行进有耻”。“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强调我们要有一种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不仅治理国家如此,对于个人也是一样,人有了羞耻心才会自觉,才会为了自己的人格和荣誉而不去做那些可耻的、会降低自己人格的事。我们讲道德,这个道德不是别人要求你做,道德要出自内心,这就是以讲道德为荣,以不讲道德为耻,这才是真正的道德。诚如孔子所言,丧礼三年并不是一种专门的规定,而是为了适应人们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情,因为没有父母的养育儒家思想对当代的价值,就不会有我们个体生命的成长,三年丧期正是以这种血缘亲情为基础的。所以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要出自内心,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或规定,否则就失去了道德本来的意义。这样做也正是为了求得心安,对得起道德也就是对得起良心,孔子所谓的“求仁而得仁”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们现在一再强调要建立荣辱观的道理所在。

第四点是“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做什么都要有节制,要适度。儒家对道德要求是要讲礼仪,这个礼仪是对道德的规范,但这个没有办法去检验和把握,所以就要求有度,要求在礼仪规范的应用中把握好这个度。再具体讲,不符合礼仪的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做。如果人都按礼仪去做了,也就达到了人的要求,所以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行为、外表与你内在的品质协调一致,你才是君子。所以我们要随时随地节制自己,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才能够做到适度或动静合宜。

总之,从每一件小事情做起,见义勇为,心中要有他人,要能够行进有耻,行为要节制守规矩,要脚踏实地地去做,通过切身实践把传统的儒家学说及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然后再推广和普及到整个社会。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