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9-1-30上一课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9-1-30上一课
【感谢】
佛教通史专题课,文字基础稿由群主【安端】及群友团队整理、校对提供。群友团队名单如下:
【安端】、周志华、恒审、兰花草、双林居士、王增惠、厚朴、陈贞云、辛昕、MI8、、李润、
上线稿文字、资料注释由群主【安端】整理、校对、提供。图片由群友 厚朴 提供。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9-1-30
上一课,我们讲到了中国文化里的宗教信仰……就是,弥散化的天命信仰。所谓范缜的“神灭论”,就是……他的反佛就是用中国的宗教信仰……本土化宗教信仰挑战佛教信仰这么一个过程。
中国的这一支宗教信仰,在唐朝以前,三个人——荀子、王充、范缜。荀子……嗯,这我们知道——这,儒家旁支!为什么他说他叫“儒家旁支”呢?因为,他自己说——他是自居儒家!他是孔子嫡传!但别人不这么看他……因为韩非子、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是法家。荀子作为儒家旁支,他主张的学说,叫“性恶论”,就是……他的理论叫“性恶论”;他的学说叫“天人相分学说”。
孔子理念呢,是分两块的。孔子理念是什么呢?内圣外王——“内圣”一部分;“外王”一部分。分为“内圣学”和“外王学”。荀况,他对“内圣学”没兴趣,他只对“外王学”感兴趣……嗯,大家一想“内圣”就知道了——首先,要仁德、仁政!对吧?“内圣”然后“外王”。荀况,他就对“外王”感兴趣!用现代话说,就是……到国外装老大感兴趣。自古以来啊,凡是信奉“外王”学说的,都不太把老百姓当人——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是!现代唯物论,也是!
孔子说“内圣外王”……很多时候儿,統郅者只记得“外王”,都忘了“内圣”。孔子之后,整个儿儒家学说分为两支走向!这两支走向,在中国文化里都隐含着宗教观,叫“弥散化的宗教观”,就是“天命信仰”。或者说——这两支走向,都在向中国隐含的这个“天命信仰”宗教去寻求理论的支撑!因为“天命信仰”,祂的最高神是“天”嘛。
其中一支,就是“内圣学”,它企图把孔子的仁、德、心这种概念跟“天命”打通!仁政的“仁”跟“天”打通,这就是“内圣学”——“仁德”、“仁政”、“心性”……这样,使“人”与“天”的这个理论合理化。
还有一支,那就是荀子为代表的,就是……把“天”义理化!什么叫把……义理化?把祂抽象化!天道自在,祂不能干预人!那就是什么?天归天,人归人。这支就是儒家学说的另一大支——外王学。“外王学”是借助了道家学说的。
天归天,人归人……这实际是为“人间皇权”,或者“人间人治”找理论依据。“礼记”不是说嘛——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荀子·礼论》原文:故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礼记”这四句话后面,有没说的……什么意思?天不能辨物,地不能治人……那半句没说的,就是——人才能治人!所以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9-1-30上一课,“外王学”这种“天”的义理化,实际就是在给“人治”找理论依据。
从荀子到汉代的王充,就是……他们这一系,第二个人出来的,就是王充。荀子还是以儒家自居的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9-1-30上一课,到了王充之后就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了!这到后来范缜,范缜也是道家代表人物。王充,他回答的呢,比较明确的“第一因问题”!他就把这个“天命信仰”就明确提出来了……但他提出的是“天道信仰”——“内圣学”提的是“天命信仰”;“外王学”提的是“天道信仰”。它们的最高神都是这个“天”。
“天道信仰”是以“天”作为“天命观”的最高神的!这个“天”是个精神范畴,祂不是个具象化的。具象化的是什么呢?构成这个宇宙的是什么呢?是“气”——“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比如——元气、精气、和气……等等。所以,王充的“天道学说”实际就是后来道家分派的基础理论。王充的这个“天道”,或者说——他的“天”,是延续了荀子的“天”,或者说“非道德化天”。这就给“外王学”提供了理论支撑。虽然,祂是道家学说……“天道信仰”是道家学说,但实际上,它延续了孔子对“天命信仰”的描述。
在王充同一个时代,就是说——儒家的这个两支走向,到了同一时代……到了汉朝的时候,居于主流的是儒家的“天人感应观”——天人之间有感应!这是什么?这就是“人”向“天”寻求理论支撑。还有一个,就是王充的“天道原气论”。前面一个,叫“天人感应论”——儒家的;道家的,叫“天道原气论”。就是——“天”是非道德的,由各种“气”构成。
“天人感应”学说……就是我们说的,儒家孔子的走向一支,或者说“主流”——“内圣学”,“仁政”跟“天命”是感应的;“仁”和“天”是感应的!另一支,就是“天道原气”学说,实际是孔子“外王学”的一个延续——天有天道,人有人道!那……自己干自己的呗。这就是我们说——这是中国弥漫性的宗教观!祂的宗教最高神就是“天”……就隐藏在儒家和道家的两套不同学说里。范缜就是延续了这种学说,所以,他的这次“神灭论”实际应该说,叫——本土的宗教观在挑战外来的宗教观。
可以说啊……范缜的反佛,是中国古代反佛理论的最高峰!啊,当然啦!其实我们今天看,反得也不怎么地,但当时看,那就是很高啦!庐山慧远大师一句话就给接招儿了其实……大家觉得他很厉害吧?庐山慧远一句话就把范缜给灭了——我们就承认有神!有灵魂!咋地吧?哎,没办法了吧?你说得再对……那行——有灵魂!怎么着?
今年的“净土宗”的课里,我讲过,就是——关于宗教这个“相信”问题。其实,它不光是宗教……宗教的“相信”问题!就是——关于“相信”的问题!你以为你对,我们就得听你的啊?你以为你对儒家的智慧色难,我们就得信你的啊?那你是想多了!“相信”这个概念,对于个体人来说,它是一个纯粹的主观判断!有的时候儿,跟你给他讲得对不对没有关系。人是理性动物,恰恰因为他是理性动物,大家觉得——“相信”就一定是要选择理性的“对”吗?不是的!“相信”就是他自己理性的选择……他就愿意这么相信。
关于相信的尺度呢?说——那,什么就让我们相信?什么就不让我们相信呢?一定是“对”、“错”吗?相信的尺度可能是“对”、“错”,也可能是别的,对吧?庐山慧远大师说了——我就愿意相信!咋地吧?没办法……我们常跟朋友说句话,说——我就信你了!对吧?这是常有的嘛。“我就信你了”这句话跟“对”、“错”有关吗?对吧……我们就谈一下儿关于“相信”的问题……就是我们说——范缜的反佛理论,即使到了这种高度,对于佛教来说,一句话就接招儿了!
中国古代也好,现代也好,知识分子反佛,为什么总是反不到点儿上呢?就是我们说历史上反佛,拉出来,要不然就是儒家的这一套——表面上是政治账,背后是经济账;要不然,就是范缜的这一套——实际上,是中国本土宗教理念在挑战外来宗教理念。(为什么)就没有反到点儿上的人呢?嗯,基本上没有反到点儿上的人啊……这是因为——佛学,它本身就过于庞大了!我们说过,它在义理上就分为四大支——小乘有、小乘空、大乘有、大乘空!而每一支,从“小乘有”开始,那就叫“经院哲学”……每一代,都数以千计的高僧去完善它……好几百年!
如此庞大的学说,中国知识分子……等你研究明白了,你也老了,反不动了……对!你想反?反不动了!而大部分反佛的,客观地说,都叫“业余爱好者”。业余爱好者呢……就“民科”,你就一知半解你就开始反佛——那你肯定反不到点儿上!并且,在中国儒家文化里有一个传统——呐,“子不语怪力乱神”嘛!是不屑于研究佛教的!这是文化传统。所以,就根本不去研究它。
偶尔,在儒家里出身一些个别的,比较聪明的,比如王阳明……欸,他去研究了一点儿,学了一些儒……佛教的基础理论,再倒灌回了儒家以后,欸!就形成了儒家的一些新的学派,象“心学”……其实,这就……哎,然后儒家没见过呀!又觉得——哎哟,好上天了!实际,它在整个儿佛教体系里非常地小。这讲远了啊……就是,讲到这个范缜这一系的反佛,就是……我们很独特的中国宗教向佛教挑战的这么一个过程。
我们回来讲——中、晚唐反佛的这个……这个历史。中、晚唐反佛,实际主要的还是……代表人物。我们说过,这次反佛挑起来的人——赵归真和李德裕!但是之前,在知识阶层起到鼓动作用的是韩愈和他的弟子——朗州李翱。
韩愈和朗州李翱,他们虽然是儒家,但是他们在儒家里也不是主流!他们在儒家里,是非常小的一个派国易堂,叫“思孟学派”。实际,晚唐的时候儿,以韩愈和李翱为代表的是儒家“思孟学派”的复兴。这就是为什么——反佛就一代……“会昌”之后,立刻,大中【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大中”(847年—860年)】中兴了!是因为——这一派的思想,统治者也讨厌!
大家不了解吧?孔子和孟子,孟子一直是遭统治者讨厌的!所以,韩愈和他的弟子——李翱,他们是站在儒家传统经典的立场上去反佛的啊!我们看韩愈的“原道”,“原道”的思想实际是一个“大学”思想的延续……就是“大学”,“四书”里的。李翱呢?李翱,他的反佛的这个……最有名的,叫《复性书》【《复性书》分上、中、下三篇。思想渊源出于《孟子》、《中庸》和《大学》,发展了韩愈的性三品说】。《复性书》延续的是儒家“中庸”的思想。
虽然……就是,思孟学派虽然是反佛的主力儒学……就是——这支学派……儒家的这支学派呢,在晚唐,又称之为“新儒学”。但是,这支“新儒学”之所以“新”,是因为它里头也灌注了佛教哲学的影子!对吧……李翱的《复性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李翱的《复性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叫“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新儒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叫——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也。这实际是“思孟学派”嘛!这是孟子的“性善论”——老百姓的“性”和圣人的“性”没有差别……“弗差也”!这可不是儒家一贯的论点啊……虽然孟子有这个、这个倾向,但也没有说得这么明。儒家历来对“人”是分“君子”和“小人”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对吧……我们儒家上来分人,就是——我君子,你小人!对吧……
李翱同学说——百姓与圣人弗差!那什么意思?一切众生在“性”上是平等的。这个“性”呢,它是有前缀词的……我跟大家说——它“性”的前缀词,叫“灵”,实际叫“灵性”!啊,我们一般就说“性”。一切众生在“性”上平等,这不就是南北朝横扫中国佛教学术界的“佛性论”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佛性平等”!佛性平等、诸法平等!
“平等”这个词啊……统治者不爱听!因为,这个词后面跟着就是“自由”……无论你说与不说!“平等”这个词跟着后面就是“自由”!因此,禅宗走向“爱自由”的天地……最初,在佛教里就是有理论来源的。
前面我们讲华严五祖——圭峰宗密,他是第一个站在佛教为本体的理论上,企图去融合释、道、儒三教的!就是——佛教为本,吸收儒、道两家。他是“三教合一”理论的奠基人。圭峰宗密理论的传承者,就是……我们说,每一代都有企图“三教合一”的人……就是晚唐韩愈的弟子,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朗州李翱。
朗州李翱呢……我们说——他的这个《复性书》……他这个“新儒学”,实际是暗搓搓地用佛教的“佛性论”改造了古典儒学,成为了“新儒学”。然后,他就成为了首创者。并且,李翱用他这个……用佛教改造以后的“新儒学”……他反过来——先悄悄地吸收佛教的“佛性论”,改造为“新儒学”,反过来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又在理论上反向地去融合了佛家。
但是,他这个融合方法就很损啦!为什么?因为行政官员啊……朗州李翱,他还是……就,地方官儿,相当于省长嘛!行政官员出身的知识分子,他身上总有这个……我们说啊——極權國稼的特点,叫“权利的傲慢”!李翱同学的这个招数,啊……怎么反过来融合佛家呢?“排其教、毁其寺、纳其理、证其心”。这实际是为后来“会昌反佛”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排其教、毁其寺、纳其理、证其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还是好佛!“证其心”、“纳其理”就够了!但是呢,要“毁其寺”、“排其教”!为什么?因为你们搞成宗教,你们就有组织;你们有寺,你们就有财力,有场所……你们又有场所、又有财力、又有组织……这就不行了!换句话说——你信可以,你在家信就完了。“会昌法难”的一个基础招数,就是李翱提供的!他这个观点,也为后世統郅者,每次排佛的时候都会想起来,都会使用。
这个李翱呢……就是,我们讲到李翱了……朗州李翱,“新儒学”的创始者——反佛的急先锋!我们,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嗯,韩愈大家都知道!但李翱很少听说。但是他在佛教里有一个很有名、很有名的典故儒家的智慧色难,就是“云在青天水在瓶”。嗨,因为太有名了,我就顺手给大家,就……买一送一,给大家讲一下儿:
李翱做朗州刺史的时候儿呢……地面儿上,有药山惟俨。药山惟俨,是中唐两大禅系之一……湖南禅——石头希迁的弟子。药山惟俨的弟子就是洞山良价……就是后来曹洞宗的始祖,开创了禅宗曹洞宗。所以,药山惟俨,实际上……就是宗师啊!曹洞宗的远祖!非常有名……在朗州地面儿上。
李翱见到他,当面讥讽……我发现叫李翱/敖的,嘴都不太好,啊!他说“见面不如千里闻名”,意思就是说——见面不如闻名啊!药山惟俨回答说“何得贵耳而贱目”?就是,什么意思?就是——为什么……啫,在耳朵听的就这么贵,在眼睛看的就这么贱?实际就是,就是说……这话呢,应该这么说,说——是你耳朵贱呢?还是你的眼睛贱?祖师嘴巴上不太很……不太饶人!对吧?“见面不如千里闻名”……为何“贵耳而贱目”?那是你耳朵贱?还是你的眼睛贱?他还有半句没说……但李翱是明白的!那半句就是——不是你眼睛贱,也不是你耳朵贱……是你嘴巴贱!
于是,李翱就进一步问了一个著名的问题——什么是道?对吧……那,第一句,看着就暗藏杀机了已经!对吧?第二句——什么是道?这是一大概念啊!对吧……“什么是道”?你这么问,实际就是挑衅啊!就好象你上来就跟我问——吴老师,什么是真理?我怎么回答你?!
药山惟俨回答——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后世啊……就,把这个故事写得都特别有禅意!好象俩人关系很好,互相在探讨……其实不是!他那个第一局已经互相对骂了!然后,这是第二局。就是……虽然这个“云在青天水在瓶”有很多有禅意的回答……是因为大家不了解僧史——当时,两个人已经处在一个很紧张、很焦灼的状态里了!对吧?前一个问题已经说了——不是你眼睛贱儒家的智慧色难,也不是你耳朵贱,是你嘴贱!嗯,你还问?好吧!你还来讨便宜?问我“什么是道”?就相当于你过来问我“什么是珙浐主義”?我怎么回答你?!
所以,“云在青天水在瓶”,即使后世又很多禅意,以我对大师的理解,就是……我跟你说的着嘛?对吧……就是这个意思!就,不想搭理你!云在青天水在瓶……自己想去。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