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千年不熄的智慧《》作者林语堂

林语堂:千年不熄的智慧《》作者林语堂

千年不熄的智慧之火

孔子的智慧》,作者林语堂。

1988年1月24日,全世界75名精英科学家齐聚法国巴黎,召开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一起讨论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

在这次大会上,1970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尼斯·阿尔文博士动情地说道:“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的中国,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的孔子,再一次进入国际视野。由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不仅穿透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连外国学者也推崇备至。

的确,孔子的思想博大而精深,《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及思想的重要文本,早在公元1692年就被英国传教士译介到了英国。

1898年,知名学者辜鸿铭又把《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儒学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

到了1936年林语堂:千年不熄的智慧《》作者林语堂,应美国作家赛珍珠的邀请,林语堂先生举家移民到美国,并开始全职写作。两年后,兰登书屋发行了林语堂先生的经典代表作《孔子的智慧》。

在《孔子的智慧》的序言中,林语堂先生明确指出:“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生活上,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西方人若研究儒家思想及其基本的信念,他们会了解中国的国情民俗,会受益不浅。”

可以说,这本书并非是对孔子思想的单纯翻译,而是参照欧美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儒家经典进行的一次整合与再创造。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一起去学习孔子的人生智慧。

01

孔子思想中的礼学之道

林语堂先生在《孔子的智慧》中告诉我们,中国所有的思想文化都发源于诞生于上古时期的礼文化。

林语堂:千年不熄的智慧《》作者林语堂

古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提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简单来说,古人认为礼是天地间事物运行的规律和法度,是老百姓做事的行为规范。

那么,孔子在创建儒家思想之后,又是如何定义和发展礼文化的呢?

孔子在《孔子家语·儒行解第五》中说:“礼节者,仁之貌也。”也就是说,孔子认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在这里,孔子把“仁”和“礼”都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所谓“仁”,简单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最早起源于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

孔子在《中庸》里明确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就是要把对亲人之间的善意,推及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当中。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孔子礼学思想的核心是“仁”,那么,孔子的礼学思想又有哪些特殊之处呢?

林语堂先生在书中总结,孔子的礼学思想,首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孔子家语·问礼》中记载,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礼”,孔子是这样回复的:“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辩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以别尊卑上下之等。”

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孔子认为“礼”具有典型的阶级性,“礼”把人们分成了不同的阶层,并且要求人们按照所在阶层的规范,来践行“礼”的要求。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到帝王下到百姓,不同身份的人隶属的阶级不同,相应的礼数也就不同,如果缺少了礼数的制约,那么社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

孔子礼学思想的本质,就是依据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尊卑、长幼等等不同的阶级类型,来创造一套规范人们言行以及社交活动的行为准则。

除此之外儒家的哲学智慧内容,孔子礼学思想适用的范围极广。

刚才我们提到,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在上古“周礼”的基础上创建而成。他的礼学思想有着典型的普适性。

比如说,上到治国理政的制度规范,下到黎明百姓的言谈举止,无论是天子还是庶人,都得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

林语堂:千年不熄的智慧《》作者林语堂

具体来说,孔子所提倡的礼学思想,囊括了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交场景的方方面面。

比如,《论语·乡党》里就说:“齐,必有明服,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席不正,不坐。”

通俗来讲,就是孔子即使是在家休闲的时候,也特别重视饮食起居、穿着打扮的礼节,如果这些方面不符合礼的规矩,那么他不会将就。

除此之外,孔子在社交活动中提倡以“礼”待人。比如说,《论语·乡党》里就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也就是说,孔子特别尊老爱幼,每次乡里宴会结束的时候,都是让年迈的长者先出门,请“快递小哥”给亲朋友好友送东西的时候,也要向“快递小哥”再三表示感谢。

总之,本书作者林语堂先生认为,孔子礼学思想的源头虽然是上古的“周礼”,但是孔子又结合自己的思想,将周礼的内涵进行了延伸。

进一步说,孔子把“仁学”划归为礼学的范畴,并且提出“不学礼,无以立”的观点,将礼学上升到了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大根大本。

同时,孔子把礼学作道德修养的评价体系,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言,非礼勿动”,对人们的视听言行都进行了约束,让人们始终保持着道德上的自律。

02

孔子思想中的忠恕之道

好了,说完了《孔子的智慧》里的礼学之道,我们再来说一说,孔子所提倡的另一个重要的哲理思想——忠恕之道。

在《孔子的智慧》这本书里,作者林语堂先生首先为我们讲述了孔子忠恕之道产生的相关背景。

我们都知道,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各诸侯国蠢蠢欲动,想要取而代之。

面对这种局面国易堂APP,孔子认为人们之所以不按礼学的规矩来做事,都是因为人性中的私欲在作怪,而要想重新建立周礼的价值体系,恢复从前的社会秩序,就得从践行“仁学”来入手。

“仁学”是孔子复兴周礼的重要手段,而“仁学”这一上古伦理价值的重建,则需要靠忠恕之道来具体操作。那么,何谓忠恕之道?

据作者林语堂先生考证,“忠”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十八次,“恕”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两次,“忠恕”一词在《论语》中出现过一次。

从这点来说,孔子对忠恕思想是非常重视的。

什么是忠呢?从字形上来说,“忠”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中国”的“中”字,下面是“心脏”的“心”字。

在这里,“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中间”或者“公正”,而“心”则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情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忠,敬也,从心,中声。”意思就是说,“忠”是从发自内心对别人尊重。那么林语堂:千年不熄的智慧《》作者林语堂,孔子对于“忠”是如何定义的呢?

林语堂先生在《孔子的智慧》中告诉我们,孔子思想中的“忠”,其实就是人和人在交往的时候,所体现出的无私和忠诚。

比如说,《论语·学而》中就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我每天都反省三件事:替别人做事的时候是否尽心尽力?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是否做到了诚实守信?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是否按时复习?

你看,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人与人相处的准则和规范,不仅要尽职尽责,还要尽心尽力。

那么,什么又是恕呢?“恕”从字形上来说,是上面一个“如果”的“如”,下面一个“心脏”的“心”。

从字面上来说,“恕”就是“如心”,是对待他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延伸来说,就是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那么儒家的哲学智慧内容,孔子是如何定义“恕”的呢?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意思非常明显,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最好不要强迫别人接受。

由此可知,孔子提倡的“恕”是一种处理人情世故的方法,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换句话说,所谓的“恕”就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原则。

总之,孔子的忠恕之道,其核心即为多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考量。当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凡事从他人利益出发,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就能最大限度上实现共赢互利。

03

孔子思想中的和谐之道

本书作者林语堂先生认为,孔子创建的儒家把万事万物都看成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强调的是天地人之间的有序运行。

具体来说,孔子思想中的和谐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个方面,和谐是周礼的重要表现之一。孔子曾在《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是上古贤德君主的理政治国的方法,还是后世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规则,和谐都二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和谐可以看成是天地之间最有正气的正道,这就是《论语·子路》中所说的:“和者,天地之正道也。”

第二个方面,仁学是和谐之道的源头活水。在《论语·学而》中,孔子的学生樊迟问老师如何理解“仁”这个字?孔子回到说:“泛爱众,而亲仁……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在这里,孔子特意强调了“仁者爱人”,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仅要爱自己最亲近的人,还要推而广之地去爱护众生。

从爱亲近之人到爱百姓,从爱百姓再到爱天地万物,由此还怕仁政实现不了吗?而仁政一旦成为现实,则天下就会变得和谐安稳。

从这个角度来说,仁爱、仁慈是世界变得和谐的根本要素。

第三个方面,孔子认为中庸是践行“仁”之道的最佳方式。何谓中庸?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子思也在《中庸》中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简单来说,中庸其实就是“中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要不偏不倚,把握好火候和分寸,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社会的和谐自在。

作者林语堂先生认为,孔子思想中的和谐之道,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是一种对世界大同的期盼。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不仅是孔子追求的至高目标,也是现代社会人人都想达到的境界。

尤其是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人心的浮躁和功利,导致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思想中的和谐之道,对于调养我们的身心,涵养我们的德性,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同样,人作为自然之子,要想实现身心的和谐,首先就得遵从天地的规矩。也就是说,一定要敬畏自然、敬畏规律。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天人合一”,人类要想更好地在未来寻找出路,就必须在敬畏的基础上,以仁爱之心对待周遭的一切人事物。

总之,和谐是孔子思想中的最重要的智慧之一,其中所蕴含的“和而不同、和为贵”,与人类文明前行的方向相同,也与大家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

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孔子提出的和谐之道都值得我们弘扬与借鉴。

德国文豪歌德曾说过一句话:“诗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这一点在各个地方的所有时代的成百上千的人那里都有所体现。因此,民族文学现在算不了什么,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的“世界文学论”观点,刻意强调了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文本,不应该存在“单向度流动”,而是应该进行双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可以说,林语堂先生正是歌德“世界文学论”的坚定践行者,他在创作《孔子的智慧》的时候,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没有一味夸耀孔子的绝对权威,而是把孔子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林语堂先生以个性化的写作视角儒家的哲学智慧内容,对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进行了能动性的阐释,让欧美国家的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儒家文化。

孔子的智慧之光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今天的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