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敏:唐晓敏儒家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值得收藏!
唐晓敏:唐晓敏儒家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值得收藏!
唐晓敏
儒家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大致可以把儒家分为先秦儒学、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三者的思想是有区别的。先秦儒学思想儒家思想算哲学嘛,即是孔子与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孟子的思想主要见于《孟子》一书。《孟子》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作。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实现。孟子对孔子非常景仰,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与孔子也有一些不同。但这主要表现在孟子把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与明确化了。如孔子讲过“为政以德”、“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等一般性的表述,《礼记》说孔子还讲过“古之为政,爱人为大”,这确实也应该是孔子的思想,但孔子没有明确提出仁政的概念,更没有对仁政加以阐释。而孟子则明确提出仁政的思想,并且有着“正经界”“分田制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设计。再如,在君臣关系上,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表达有一定的模糊性,“君使臣以礼唐晓敏:唐晓敏儒家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值得收藏!,臣事君以忠”可以理解为并立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若是理解为并列关系,那就是孔子分别对君与臣所做出的规定,如此儒家思想算哲学嘛,君可以不君,臣不可以不臣。如果裂解为因果关系,则含义是,君若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但即使这样,孔子也没有明确说出,君若不能使臣以礼,臣将怎样对待君王。孟子则说得非常明确:“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他认为君臣关系完全是相对的,臣对君的态度如何,取决于君的态度。孟子对君王的批判与谴责也非常严厉直接。如抨击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这样的话,孔子是说不出来的。孟子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这是古代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最高点,可以说是一种辉煌的思想。孟子提出养气说。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个“气”,是一种精神气概、一种心理素质,是由强烈的道德所发出的精神力量。 孟子还讲:“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即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要藐视他,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诸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这是说,君王若成为无道智人,则杀掉他都是可以的。
汉代儒学以董仲舒为代表。汉代儒学是专制政治社会中,儒学对专制政治适应而发生了部分的畸变,主要是迎合专制政治的需要,将儒学中灌入法家的成分,把先秦儒学的某些重要思想改变了,如孔子、孟子在君臣关系是持相对的观念,而到汉代儒学家那里,则提出“三纲”的说法,讲“君为臣纲”,“三纲”并非是儒家的思想,它来源于法家,是韩非的思想。《韩非子•忠孝》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 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这是董仲舒“三纲”说的来源。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汉代儒学与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思想有重大的差异,这一点,古人也注意到了。如唐代的韩愈就不承认董仲舒是儒家道统的传承者,韩愈在《原道》中讲:“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儒家思想算哲学嘛,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等于是取消了董仲舒的合法性。今人也有人持这样的观点,即认为董仲舒不属于儒家。如孙景坛就发表《董仲舒非儒家论》论文。认为董仲舒不是儒家。论文分析董仲舒与孟子思想的差异,有理有据,不过,董仲舒思想与孔子孟子的思想有异也有同。董仲舒虽然在君臣关系上把君臣的尊卑关系绝对化唐晓敏:唐晓敏儒家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值得收藏!,这与孔子孟子不同,但董仲舒又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这是借“天”来约束君王。本质上是对先秦儒学思想的继承。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发挥着约束君王的作用。
宋明理学家包括北宋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南宋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等。宋明理学是在中国古代后期形成和发展的儒学思想。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的特点是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这一时期的儒学思想家,在专制政治的压力下,宋明理学的政治批判精神弱化了。宋明理学家首先是学者,大都具有深厚的学养。如朱熹就是一个大学问家。宋明理学从佛学和道家思想中吸收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建立了哲学体系。也表现出与先秦儒家很不相同的一些特点。他们即使是继承了先秦时期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也是有选择性的。如孟子的思想中有“外王”与“内圣”两个方面,宋明理学家主要继承的是孟子“内圣”的思想。宋明理学家也有自己的许多思想贡献。在社会政治方面,宋明理学思想家虽然弱化了政治批判精神,但他们仍然存有“格君心之非”,约束君王的理念。这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若没有这种精神、理念,也就不再属于儒家了。宋明理学家重视道德修养,重视自身人格的提升与完善,这也是有价值的。“孔颜乐处”、“万物一体”等思想,都是很珍贵的。宋明理学有一些思想观念曾经引发争论乃至受到批判,如关于“天理”与“人欲”关系的说法。这些命题,历史上有不同的解释,并非一无可取。而且,即使是错误的思想,也并非完全不值得注意,因为它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些内在的重要方面。费孝通先生讲:“宋明理学的很多东西,非常值得重视。理学堪称中国文化的精华和集大成者,实际上是探索中国人精神、心理和行为的一把不可多得的钥匙。”这是很有道理的。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