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比中透视两者的界限与融通之处

黑格尔哲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比中透视两者的界限与融通之处

由于符合思想与文化的交互性原则,比较哲学研究令人欣慰地成为了当前学界发展的新方向。然而在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中,其立足点往往仅限于现代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进行的比较,比如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以及后来的解释学,现代法国哲学开启的身体性维度等,这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构成有一种直接性关联。这种比较显然没有什么障碍。

但是一提及传统西方哲学,其求知识重逻辑的倾向就令人在这种比较中望而却步,顿生捉襟见肘、无从下手之感。殊不知开中西哲学比较之先河的乃是贺麟先生关于黑格尔与朱熹太极说之比较的文章,而后又有牟宗三以中国儒家心性论与康德道德哲学进行对比。这不禁令人反思,是否我们对思想的坚硬外壳剥离得不够,没有见出其实质性的内涵呢?这里,我们以黑格尔哲学为例,力图在黑格尔哲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比中透视两者的界限与融通之处。

黑格尔哲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比中透视两者的界限与融通之处

我们可以从两个具有逻辑关联的步骤来考察这一问题:第一步指出二者所要揭示的内涵以及最终达至的高度;第二步是用以揭示这种内涵的方法和平台。通过这两个步骤,我们就可以看到黑格尔与中国传统儒家在思想上所达到的层次以及通达这种思想层次涉及的方法论途径。

┃黑格尔哲学中人之完满性的通达

就黑格尔来说,他的哲学处理的内容是神或上帝。与基督教信仰不同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涵,他要把神以符合科学的方式确立起来,而不像基督教信仰那样仅停留在表象(非科学)之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知道,经过康德的认识论批判之后,以人为起点去认识和把握神这条道路被消解掉了。剩下的道路就是:以神为出发点,通过神的启示和显现落实到有限世界。

黑格尔哲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比中透视两者的界限与融通之处

由于人乃是有限世界唯一具有反思和领会能力的存在者,他就可以通过自身的现实有限的历史活动来把有限世界内在蕴含着的神性揭示出来。这个过程是神的下降和落实,最后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向上回返的过程。初看之下,这个过程颇类似于基督教哲学里的“原罪说”和“救赎说”所要揭示的内容。实际差异在于:黑格尔所讲的这个过程在神和有限世界之间始终保持着内在的统一性,而基督教哲学则是分开的,相互外在的。

先抛开神不论,单纯就人来说,他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人的澄明既然是对自身神性的反思,这就意味着人最终想获得的还是完满性。我们不妨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进行思考黑格尔哲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比中透视两者的界限与融通之处,在黑格尔这里,这是一个基本的视角。以这个视角来看,神当然是自由与必然的统一。人的上升就在于如何通过自身的发展实现自由与必然的一体化。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它是人的教养和教化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自由就是不受束缚,可以任性而为。这是非常狭隘的理解,因为它完全脱离了包括他人和现存法律规范等必然性环节的约束。这种约束就是对任性主体的教养和教化。对任性主体的摆脱也就是他人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产生。自由存在者在行为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受限制的人,这就比任意与任性前进了一大步。

黑格尔哲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比中透视两者的界限与融通之处

在具体生活之中,我们始终能够做到这一点就非常令人期待了。然而黑格尔的思考并未终止于此,这是普通理性对人提出的要求。他要在这个基础上再上一大步。怎么做呢?就是把他人和法律规范这些本属外在性束缚的东西看作人的内在本性,从而与主观自由成为一个东西。也即主观自由的任意施展都与必然性的限制环节始终合拍,没有任何脱离。直观地讲,这一定是一个绝高的生存境界。这就是真正有包容的人最终趋附的目标,与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传统儒家的成圣成仁之路

反观传统儒家的思想,它特别注重人的超越性境界的开辟。传统文化以成圣成仁为立论的标的,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孔子在对自己立学求仁的概述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一直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可以认为孔子所言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就是圣人境界。在黑格尔哲学中,我们以人对自由与必然之关联的反思给出了这一境界的西方式解读。在中国儒家传统中,这一超绝境界的通达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儒家的思想系统中有三个基本的逻辑层次:道体、性体和心体。这三个层次并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同一实体之不同层面的显现,很类似于基督教中的“三位一体”。从这可以看出,儒家的心性思想是一体直贯着的,澈上澈下,统而一之。按照心性天为一的观点,人的本心、本性只能是个完满性。因为天道是宇宙万物究至其极的最高本体,它使人之为人、物之为物,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内在本性。从这个层面来说,它统摄着人与物。但是我们又认为人的本心、本性是与这个道体同一着的,这就使人的本性承载了巨大的力量。

也就是说,人同样可以以内包的方式统摄着他人和外在事物。这是由对天道的界定作为大前提、心性天为一作为小前提自然推演出的结论。人在本性上就是内包着必然性的,这是儒家赋予人的基本特性。人的这一特性或本性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需要通过本心来彰显。后世诸儒也普遍认可,人与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推”,而“物不能推”。也就是说,人能够推致和反思自己的本心,从而把人的完满本性开显出来。

黑格尔哲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比中透视两者的界限与融通之处

这才有孟子的“尽心知性”,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所以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在儒家传统中,人的内在性就是完满性。一旦尽心的功夫臻至其极,理想性的人格就会突显出来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按照心性天为一的思路,人最终达到的境界也就是“与万物为一”的境地。从黑格尔的视域来看,这是人对自由与必然之统一的反思和觉解,也是孔夫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存境界。

┃两套思想系统的融通与界限所在

由此可以看出,就黑格尔和传统儒家所要达到的理想性境界而言,二者是一致的。但我们仍然会直观地认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系统。受这种想法所支配的人很有可能被承载思想的外在形式所遮蔽黑格尔哲学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对比中透视两者的界限与融通之处,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内涵。固然,就承载思想的操作方法和表现形式来说,黑格尔和传统儒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套路:一个是逻辑的证明和论证,一个则是逆觉体证(牟宗三语)的路子。

这确实能够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是两套系统的界限所在。因为这个原因,黑格尔对中国哲学还有所贬斥。但抛开承载思想的坚硬外壳,透显内在深层的意蕴却能够让我们在黑格尔和传统儒家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去体味和品评这两种思想系统,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它在西方思想文化中本身就是另类,那种理性的思辨气息是需要心灵之光辉来穿透的。穿透坚硬的外壳,我们才能发现它里面隐藏着的“气味”是和儒家的传统正对路的。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