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祖禅寺住持上宽下容大和尚出席旃檀禅林讲堂

安徽三祖禅寺住持上宽下容大和尚出席旃檀禅林讲堂

安徽三祖禅寺住持上宽下容大和尚出席旃檀禅林讲堂

佛学网安徽讯 2018年8月11日下午,安徽三祖禅寺住持上宽下容大和尚应邀出席池州九华山旃檀禅林举办的禅修活动,并为学员们带来专题讲座——《禅意企业管理》。

下午,旃檀禅林讲堂内,身穿素色禅修服的学员们早已正襟危坐,恭候宽容法师的到来。14:00整,随着宽容法师准时到场,讲座正式开始。

三祖禅寺住持宽容大和尚在九华山为大众讲解《禅意企业管理》

宽容法师讲座现场

开篇,宽容法师为大家细致的讲解了“禅意企业管理”的内涵,并将其与大众所熟知的“禅与企业管理”这一概念作比较,让大家首先明晰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法师讲道:“禅与企业管理、禅意企业管理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禅意企业管理是实战型的落地的东西,而禅与企业管理则是方法的探讨与研究。禅意企业管理是运用我们内心深处的智慧潜能来从事管理工作的方法。”

就本场讲座而言,核心是企业管理,而禅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工具,也就是从禅的角度来解读企业管理。要理解禅意企业管理首先要明白,“禅”与“管理”两个拆解的概念。

宽容法师讲道:“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它可以分为5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无意识管理,也就是靠经验来管理。第二个层次是有意识管理,发展到这一阶段,管理工作已经有理论、有方法,变得系统化。第三和第四个层次分别是素质化的管理与人性化的管理。 第五个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即为禅的管理。 前面几个都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而禅的管理则是最高层次的管理,又叫觉悟管理。它包括,如何觉悟,如何运用觉悟,觉悟的力量有多大三个方面。”

而现在人往往对禅的理解不够,大多不明白禅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就此宽容法师讲到了三个层次的管理学习方式。

宽容法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法师讲道:“三流的管理是学方法,二流的管理是学理论儒家智慧道场,一流的管理是学心智,也就是研究内心潜能与智慧的方法。通过系统的学习研究,我们就知道为何有的人处理事情效率很高,有的人处理很慢,有的人可以大事化小,有的人却小事化大,弄巧成拙。所以我们常说宁愿和聪明人吵架,也不愿与笨的人说话,因为同心智不成熟的人交谈往往徒生烦恼。”

接下来宽容法师带大家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法师从公元前六世纪世界三大伟人的出世讲起,概括讲述了先秦到宋明这一阶段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最后形成的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格局。期间讲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时,宽容法师总结道:“东方文化是定的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动的文化。”讲到此处,宽容法师不由称赞本次活动组织的很好,能够在山水之间进行国学文化学习,这正是仁者乐山儒家智慧道场,智者乐水。

随后宽容法师向大众讲解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二十一世纪,人们最担忧的三个问题分别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文明的冲突以及环境的污染。而现实是,西方的文化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只能向东方文化寻求帮助,早有西方学者提出,要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只能依靠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大乘精神。”

学员们专心听讲

接着宽容法师为大家总结了传统文化的特点,法师讲道:“儒释道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儒家是小学,道家是中学,佛家是大学。儒家讲究修身养性,思无邪,忠恕;道家讲究修身炼形,形有度儒家智慧道场安徽三祖禅寺住持上宽下容大和尚出席旃檀禅林讲堂,无为;佛家则讲究明心见性,大慈悲,觉悟。”

宽容法师用金庸《射雕英雄传》 《笑傲江湖》《天龙八部》三本小说为大家印证讲述了儒释道三家学说的特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皆可用一个字来归纳:儒家,就可以归纳为“儒”字,意指社会需要的人;道家可以归纳为一个“仙”字,意指高山仰止的人;佛家就是倡导要做一个超越人的人,觉悟的人。

宽容法师做讲座总结

最后宽容法师总结:禅意企业管理其实就是五个字——释迦牟尼佛。第一阶段是释迦,代表慈悲,这是企业家要具备的首要要素;第二阶段是牟尼,即清净淡定,只有把心定下来,才能开发潜能,才能养生,有好身体。心定下来才能成功,这是企业家要具备的第二个要素;第三阶段是佛,即是觉悟。通常我们做工作方法有三:学而知之安徽三祖禅寺住持上宽下容大和尚出席旃檀禅林讲堂,困而知之,悟而知之。佛教所提倡的恰恰就是悟而知之,只有悟到,才能举一反三。

慈悲的心,清净的心,觉悟的心是企业家成功的三大要素,这就是禅意企业管理,就是释迦牟尼佛。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