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梅:儒家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的发展

沈春梅:儒家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的发展

[摘要]儒家和谐社会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在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及途径等方面具有相通性,但两者在实现社会和谐的伦理精神、支撑构架及时代意义等方面具有较大的 差异性。厘清两者的关系,认清当代和谐观对儒家和谐社会思想的扬弃,对推动当代和谐社 会理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当代和谐理念;内在逻辑 [作者简介]沈春梅,淮海工学院法学院讲师,江苏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8-0083-03 一、儒家和谐社会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的相通性 儒家和谐社会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两者在实现社会和谐的 价值、理念及途径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通性与延续性。 (一)相通的价值——道德教育。“自孔孟创说以来,儒家思想就在一种家国天下的使命中 构建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论大厦,此大厦的 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就是由对人性的阐述而展开的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了实现社会和谐 的理想,儒家首先强调统治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以此影响天下。儒家认为政治是一 个自上而下以德化民、修己以安百姓的过程,政治的关键是统治者自身的素质品性和行为模 范。

为此,孔子提出了“仁”、“礼”统一的思想,希望以此来塑造能承担历史使命的理想人 格——“君子”。在孔子看来,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实现其“仁”、“礼”统一 的理想社会,必须靠“志士仁人”的不懈努力和表率示范。儒家关于道德修养的各种思想, 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求上至国君,下至地方官吏,都要有良好的品德,要以身作则,办事公 正,成为百姓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人人各尽其德,实现社会和谐。 此外,儒家强调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化,儒家认为统治者首先要确立有利于社会统治 的道德规范,并对人民进行道德教化,还主张通过办学、修身等办法对人民进行教育,使每 个人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当代和谐社会理念也重视道德教育,强调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在治国方略方面,强调实行法治与德治并举,这是由法律和道德的辩 证关系所决定的,道德对法律有导向职能,法律对道德有保护作用,而法律只有建立在社会 公认的道德基础之上,才能成为良法;在道德教育方面,强调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领 导者的德性修养,因为只有通过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领导者的德性修养, 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相通的理念——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观念,其 核心论点是: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是国家之本,所以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孔子是儒家民 本思想的奠基者,他建立“仁学”,强调行“宽”使“惠”,认为:“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 人。”(《论语阳货》)孔子还强调君主要想取信于民、立国安邦,就必须体恤民众,重视平 民的切身利益。即:“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 无怨。”(《论语颜渊》) 孟子和荀子丰富了孔子的“民本论”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 子尽心下》)孟子亦认为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容忽视民心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统治 者地位的安危。“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荀子则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 也。”(《荀子大略》)他还指出君民是水与舟的关系,君主离开民众的支持,就会葬送自己 的政治前途,所以只有以民为本,方可长治久安。秦汉以后,儒家民本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 发展,体现了一定的人文精神,无论确立治国目标还是采取治国措施,都考虑民众的具体利 益,力求采取一种温和的统治方法来化解矛盾,实质是在统治者利益和民众生存权利之间寻 找平衡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也强调以民为本。当然,当代民本理念中的“民” 是人民,是相对于阶级敌人和领导者而言的,是一个集体概念;而儒家民本思想中的“民” 是封建社会的“臣民”、“子民”,是一个阶级概念,“臣”是相对于“君”而言的,即是相对 于统治者的被统治者。但两者在尊重民意和人民有选择权上是相通的,所以,对于儒家的民 本思想,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我国,人民是权力之源,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忠实地代表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幸福,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和最终归宿。在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为了满足人民不 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政治方面,就是要让人民成为社会真正的主人,实现权为民 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坚持以人民 群众为本,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关心人民,爱护人民,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和体制来保 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权益,提高人民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人民真正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相通的途径——伦理建设。

儒家认为要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注重伦理建设。孔子在 对社会秩序和谐方面的重要主张是讲求遵从伦理即人伦道德,孔子把人伦道德视作一个人立 身处世的根本依托,作为家庭、社会安全有序的根本基础。儒家认为“仁爱”是人际关系和 谐及人与宇宙和谐的基础,还认为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即家庭伦理建设是治理好国 家、使社会保持安定和谐的基础。所以,儒家认为和谐社会是以家庭和谐为原型,家庭成员 之间的和睦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元素,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推广开来,就能实现社 会的和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也强调加强伦理建设,首先,从人际方面来看, 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凝聚力量的源泉。但现代家庭却呈现出脆弱性的一面,人际 关系呈现出冷漠化的趋势,这样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依然需要一种伦理道德 的力量来维系我们的社会,因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也是以伦理道德价值为中心向全社会辐射 的最具吸引力的一个价值体系的载体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维护健全的伦理关系是优化社会生态的必要措施,伦 理与政治的并进是今天的一个必然的选择。其次,从人与自然方面看沈春梅:儒家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的发展,我们在经济发展中的 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仍很严重,对资源的过度 滥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令人担忧。

因此,生态伦理精神的加强势在必行。 二、儒家和谐社会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的相异性 儒家和谐社会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虽然在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及途径等方面 具有相 通性,但两者在实现社会和谐的伦理精神、支撑构架及时代意义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异性。 (一)德性优先与德法并重。儒家和谐社会思想从“人性善”的假设出发,认为通过“德 性实践”能调整社会关系,主张通过德治仁政实现社会和谐,即强调德性优先。儒家认为要 实现社会和谐儒家思想中的和谐,每一个人都必须从自己做起,通过“修身养性”以求得自我身心内外之和谐, 并要求个人牺牲自己的个性意志来维护现实的平衡稳定。儒家试图用形而上学的仁义道德、 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取代政治规则,认为人性是可塑造的、微不足道的。按照这样的政 治构想,儒家主张统治者通过内心道德修养而行仁政,来使人民和统治者平分物质利益和道 德利益,这种用道德取代政治的观点一开始就没有看到政治背后的政治权力,道德若无政治 支持便毫无力量,最终注定其失败的命运。 当代,重德性依然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品格之一,但因为重德性的人生态度和价 值取向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人们对智慧和利益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德法并重。

当代和谐社会理念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强调以法治为前提,主张德治与法治在 功能上相互补充、相互凭借,充分发挥道德建设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儒家思想中的和谐,它是治理国家、强制性约束人们行为的 重要手段。当然这种强制性的手段,难以触及人的思想,无法使人在内心深处形成一道防御 犯罪的堤防,而德治可以触及人的心灵,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 成员的内在自律意识,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所以,当代和谐社会理念强调要坚持德法 并重,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二)贤人政治与法治政府。儒家把治国的着眼点放在修身齐家的仁义道德上,认为统治 者要先修身克己,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服人”。孔子认为: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认为统治者个人自身的品行 是否端正,会影响政治的好坏,品行端正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如若君主昏庸无度,德行 不检,那么即便颁布法令,也无人响应,不可能治理好国家。

孟子也说:“天下之本在国,国 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下》)“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孟子公孙丑上》)认 为只有统治者个人的修养提高完善了,民众才能够效仿,国家风气才会净化。由此可见,儒 家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通过道德教化来规范统治者的行为,实现统治者的道德自律,造 就大量的“贤君良臣”,追求所谓的“贤人政治”,其实质却是人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以依法治国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唯物史观和历史发展的客观事 实告诉我们,人们的道德修养不是确立和维系社会关系的决定因素,相反,道德只是人们对 一定生产方式的自觉认同。当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就必然要求用依法治 国的方略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沈春梅:儒家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要靠法治来实现和维护,落实依法治 国的基本方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谐社 会虽然最终会表现为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但是这种道德水准是以国家公正的法律体系为平 (三)片面和谐与全面和谐。儒家和谐社会思想通过道德教化来规范统治者的行为,造就大量的“贤君良臣”达到政治上的善。因此,儒家和谐社会思想的归宿和落脚点是人治即封 建君主专制,但在封建君主专制体制下难以有效制约君主的绝对权力,最终会沦为暴政,被 农民起义推翻,于是又在新的君主专制体制下实行德治,又沦为暴政,最终落入恶性循环的 怪圈。

此外,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儒家在实现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上,主要通过 限制人们的物质享受,倡导“见利思义”、“平均平等”来达到社会和谐。但阶级社会中统治 阶级个人利益的满足主要通过侵犯劳动人民的利益来实现,所以,统治阶级对私利的追求不 会导致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只是财富的转移,这种财富转移是通过暴力和政治权力的侵犯来 实现的。因此,儒家从稳定社会和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出发,对君主提出“以‘民利,制约 ‘君利”’的思想,对普通民众则灌输“以义制欲”、“寡欲”等思想,以此协调人民的利益冲 突,缓解社会矛盾,倡导人们把社会要求转化为道德要求,以确立自身的社会存在。“在传统 的社会里(以农业家庭经济为细胞的封建社会),是以封建专制政体下的单一的政治链条为主 要社会模式„„在这样一根单一的政治链条串连着的社会模式之中,不可能为社会的发展提 供更大的空间,必然要通过压抑人的个性来维持社会平衡。”最终,儒家和谐社会思想构建的 只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封建等级社会,只是一个片面和谐 的社会。 当代,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奋斗目标,这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 和谐发展的方向,也决定了社会和谐具有广泛而牢固的社会基础。而这种广泛的社会基础又 决定了它的社会组织形式必须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因为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才 能从根本上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谐,才能确保社会和谐的可持续性。此外,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立在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它要求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

标签: 儒家国学道德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