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儒学礼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表现

(知识点)儒学礼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表现

(六)儒学礼乐文化

王廷信

(知识点)儒学礼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表现

礼乐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礼是对他人尊重和热爱的表现,乐则是音乐艺术,乐和礼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体。而礼和仁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和礼的结合就实现仁道。正是礼与仁的思想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对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学礼乐文化的主要表现:

(知识点)儒学礼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表现

第一,礼乐文化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实现仁道的伟大理想。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孔子重视诗、书、礼、乐,其目的就是为实现仁的道德理想。孔子还说:"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人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颜渊》)孔子指出要约束自已,一切按照礼乐的要求,仁就在其中了。孔子还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作为君子不仅要知天命,而且要知礼,不知礼则无法立身。孔子进一步指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从论语看儒家思想的影响,直而无礼则绞。"(巜论语.颜渊》在此孔子从反面说明:如果不受礼的规范节制,即是恭、慎、勇、直等好的美德也会成为坏事,从而远离仁道的道德理想。

第二,恢复周朝礼乐制度(知识点)儒学礼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表现,建立春秋时期的礼乐制度,是孔子一生奋斗的具体目标。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甚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为政.八佾》)孔子通过対夏、商、周三代礼制的分析,可以知道周朝礼制百代继承和发展的规律,并从周继承夏、商二代的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孔子表示自已赞同周朝的礼乐文化。孔子又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在這里孔子主张维护周天子的礼乐制度,反对大臣越规、盖主的礼乐制度。特别批判春秋各诸侯国的礼乐乱象。孔子指出:"八佾舞于厅,是可忍,熟不可忍。"(《论语.八佾》)为了制止春秋的礼乐乱象,尽快建立新的礼乐制度,孔子告诫说:"非礼勿视,勿礼勿听,非礼勿言,勿礼勿动。"(《论语.颜渊》)

(知识点)儒学礼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表现

第三,孔子主张以德、以礼治国,建立和谐文明社会。当学生樊迟问孝“何谓也。"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对孝要落实在礼上,在生前按礼的要求善待父母,身后按礼的要求安葬和祭祀父母就是孝从论语看儒家思想的影响(知识点)儒学礼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表现,礼是对仁的落实。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焉。"(《论语.学而》曾子指出,谨慎地对待父母和长辈的丧礼,追念久远的祖先,社会道德风尚就会越来越忠厚,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民风。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讲了两种治国方法,强调以德治国,用礼制进行处理案件,使受刑人知道善恶和荣耻,并自觉走上正确道路。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这就是孔子的思想,用礼乐制度构建和谐社会,是古圣先贤赞美的治国方略。礼乐的重要功能就是实现社会和谐与文明。在当代我们构建和谐与文明社会之际,儒学礼乐文化仍然有借鉴意义。

礼乐文化是调节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意识形态,对实现仁道理想和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有现代诗句为证:

制礼作乐古圣贤,

克已复礼归仁焉,

礼之用则和为贵从论语看儒家思想的影响

礼乐文化代代传。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