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晔:中国文化概况及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发展历程

陈晔:中国文化概况及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发展历程

1、中国文化概况陈 晔关于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发展历程现状趋势儒学起源儒家学派虽由孔子开创,但儒在此之前早已存在,并在国家生活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绍弘尧舜,效法文武,所以后人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做为儒学的道统,以与佛教的法统、道教的道统相对应。认识儒学章太炎先生名作国故论衡中有原儒一篇,说“儒”有广狭不同的三种说法: 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类名为儒,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私名为儒,即那些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流。论语 记孔子对他的弟子说: 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这可见当孔子的时候,“儒”的流

2、品是很杂的,有君子的儒,也有小人的儒。 “儒”字的意义经过了一种历史的变化,从一个广义的, 包括一切方术之士的儒,后来竟缩小到那“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的狭义的儒。 胡适说儒 儒是殷民族的教士,他们的衣服是殷服,他们的宗教是殷礼,他们的人生观是亡国遗民的柔逊的人生观。 胡适把孔子以前的儒看成犹太教里的祭师和伊斯兰教里的阿訇(hng)。这个看法是独具只眼的,是具有世界文化眼光的。乾嘉时代的大师们是不可能有此想象的。后来老辈的国粹派也不可能有见于此。反对者如郭沫若在驳说儒中称胡适的研究成果不可信,理由是胡适的这种研究态度正是所谓公式主义,正是所谓观念论的典型。儒家思想文化释义儒家思想指的

陈晔:中国文化概况及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发展历程

3、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主旨是指以周孔之学的发生、发展、演变为对象,以求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和所以然为宗旨,以仁礼贯通天、地、人为核心,以天人、义利、心性的融突和合为目标,以成圣为终极关怀的学说。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儒学精神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

4、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孔子孔子乃一介布衣,既非教主,也不是上帝的儿子,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现实中的失败者;然

5、而,他却以自己七十三年的人生,穿透了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用一生坎坷的命运,创造出古今中外最温柔、最诗意、最无可替代的哲学。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魅力何在,而他的智慧是什么呢?孔子其人孔丘 (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享年73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生平简介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

6、,姓孔氏。 史记孔子世家年幼时期三岁丧父,家道中落“吾生也贱,故多能鄙事。”幼年时替人放牧牛羊、看管仓库,做杂役,深知民生疾苦。“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是他的一个转折点,他在那个时候立志于学习,废寝忘食地学习,并且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很大的乐趣。他当时所在的鲁国,保存着最为完整的周代的礼乐文明,当时有“周礼尽在鲁国”的说法。这给孔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气氛和比较完善的学习内容。十五岁立志向学,人生视野豁然开朗,知识、才能、品德与时俱进,成就彬彬君子。就知识而言,他几乎无所不学,诗书礼乐易五经皆通。就才能而言,则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无不娴熟。就品德而言,则日新又新,自强不息,使弟子们心悦诚服

7、。而立之年到了“三十而立”之后,能否得君行道呢?求人不如求己,孔子从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他说:“吾不试,故艺。”(子罕)意思是:我不曾被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学习技艺的目的是谋得一官半职,可以发挥所长,贡献社会人群;现在所谋未遂,所以只好继续培养各种专长,等待时机成熟。三十而立之后,他为自己制订了三个任务。一是开办私学。二是确立了以仁为中心的政治观念。三是通过问政实践他的仁政主张。五十岁以后的四五年里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代理国相。孔子为官最出色的表现,是在外交领域。 孔子周游列国晚景暗淡当他周游列国归来时得知夫人已在一年前病逝,在夫人病逝三年后,他唯一儿子也不幸死去。儿子死后不到一年,

8、情同父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死去,年仅三十二岁。接下来,跟随他时间最长的弟子子路又在他国的一场内乱中被杀。孔子因此病倒,七天后与世长辞。孔子死后,弟子们为他守丧三年。子贡在墓旁修筑草庐,足足守了六年。而在其后的两千多年中,孔子更得到了后人各种形式的纪念。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深厚,无可替代。直到今年,曲阜还举行规模宏大的祭祀大典,可谓备极哀荣。论语 论语是一部格言录,其中记载四百九十九段文字,多为孔子所言或与弟子、时人相互问答的话。内容层次第一层是孔子个人的人生体悟,最富理趣,值得细加玩味。第二层是孔子与一流弟子的对话儒家思想书籍有哪些,智慧之光闪现,生动活泼,最具启发性。第三层是孔子与平凡弟子及时人的对话,较为落实,对

9、于我们往往切中要害。第四层则是某些弟子的个人心得,未必有什么卓越见解。学什么 如何学 为何学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即论语学而,下略称篇名。)学习“传统” 包含两方面:一是典籍,二是技能。典籍典籍是文字记录,凝聚前人的经验与智慧,如五经诗书礼乐易。诗是文学,书是历史,礼是社会规范,乐是艺术修养,易是哲学。如果不学诗,就无法与人谈话沟通,像文盲一样陷于本能生命的狭隘世界。如果不学礼,就无法立身处世,与人合宜往来,而显得粗俗野蛮。易经助人知命,书经让人鉴往知来,乐经则发挥调适和谐的功能,使生活洋溢审美情操。技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人生活中,祭祀、朝会、婚、丧

10、、冠等礼,占了相当比重。礼的安排与操作,需要长期细心学习,否则极易失传。乐是指乐器演奏,像弹琴、鼓瑟、击磬都是孔子所娴熟的,礼乐配合,不难想象许多仪节的秩序与美感。射是射箭,既可强身又可卫国,暇时不妨用于竞赛,所谓“君子无所争,也必射乎”(八佾)。御是驾车,等于使用交通工具。书是书写,传意达情有赖于此。数是计算方法。这些技能可以使人在社会上谋职安身,学了有益无害。如何学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后,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印证练习,不是会觉得开心吗? 论语中强调,学习就是要“随机体验”,“学思并重”。“思”代表主体自觉的统合。所学的知识难免芜杂矛盾,因此必须把握重点,求其“一

11、以贯之”。唯其有“思”,故可“温故而知新”(为政)。所谓“学贵心悟、守旧无功”正是此意。为何学这个问题指向儒家的定位。答案是“修身”。学习是为了行动,行动落实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则出现道德上的善恶问题。修身需先“认识自己”,有良知,总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判断下考语,表现为“安或不安”,“忍或不忍”的状态。同时,需要认识社会上既存的规范,以求行动之内外相洽,内得于己外利于人。学问或知识可以增减,修身或品德则是一生的大事。安立此一重点,孔子的“学”自然回归到成就完美人格或实现理想人生的途径上,展现博雅宏大的气象。 儒学传承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

12、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儒家思想书籍有哪些,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 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

13、写刻石。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孟子学说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陈晔:中国文化概况及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发展历程,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

14、”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荀子思想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陈晔:中国文化概况及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发展历程,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

15、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况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

16、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儒学对中国的影响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 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汉代的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儒家思想书籍有哪些,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

17、五常”,等政策。魏晋时期儒学被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同时渗透道教与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朱熹为集大成者。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绝大部分来自宋朝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儒学在国外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儒学传入日本,大约是在5世纪以

18、前。据古事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并且带来了论语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他们还都曾作为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讲授儒家学说。继体天皇时期曾要求百济国王定期向日本派遣五经博士,传授儒家思想,于是儒家迅速发展。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甚至所用的词汇和资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典籍。儒学在越南文化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东汉末年,越南人士燮游学洛阳,研究左传、尚书等典籍,后来任交趾太守40余年。10世纪,越南独立以后,各王朝的典章制度大都取法于中国,政府选拔人才也采取科举制度,以诗、赋、经义等为考试内容。1314世纪之交,越南人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创制了越南民族文字,称为“字喃”。此后,中国儒家典籍大量传入越南。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