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中的“中庸之道”(深度好文)
世界存在真理吗?真理在哪里儒家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论,在心里,在事物中,还是在彼岸的精神世界中?今天我们来聊聊东西方思想,关于真理来源的不同认知。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我国的古籍经典《中庸》,前面我们用几期内容来分享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今天我们结合《中庸》思想聊聊关于:真理。
在《中庸》第七章中,孔子说:“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ǔ)擭(huò)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说,每个人都觉得聪明,觉得自己知道了很多道理,却常常陷入罗网陷阱中,而无知道躲避。这里的“罟”是一种古代用于捕鱼的网。每个人都自以为聪明,懂得了很多知识,可以让他践行中庸之道,却很少有能坚持一个月的。我们常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这里有两个误区,第一个是,我们以为的知识儒家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论,可能并不是真知,或许只是知识的陷阱。
这个在心理学里面有很多这样的认知偏误,比如自证偏误就是其中很典型的。越自以为自己懂得很多人的,越是容易找到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这往往会让他们陷入某种偏见越来越深。第二个是,即便是懂得了很多知识,如果不在现实中去磨炼,也是没有用的。前面我们说,中庸思想充满了实践精神,用其中于民的前提是执其两端,中庸之道不是一种形而上的思想理论,它是一种实践智慧,中庸不是一种固化的标准的模式,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试错和调整,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而在孔子心中,有一个人就是中庸的典范,那就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孔子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yīng)而弗(fú)失之矣。” 意思是说:颜回做人的方式,就是选择了中庸去实践。他得到任何一种善,任何一种好的,就紧紧抱住,不让它再离开。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比孔子小30岁,在孔子的弟子里面,德行是排第一的,甚至是孔子心中唯一的好弟子。在《论语》中,孔子称赞他“其心三月不违仁”,非常了不起。
中庸之道是一种实践智慧,这其实意味着,这种智慧或者说真理,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真理,这种真理是变化的,那如何获得这种真理呢?用今天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实践出真知”,如果用儒家思想来说就是:格物致知。格物就是一种实践,格物致知,就是从实践中去领悟智慧。这是儒家程朱理学的思想核心。格物致知,其实在中庸里面也深刻体现了这种实践精神。
而在真理如何获得这个问题上,东西方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论”儒家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论,区分了现象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他认为,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不真实和虚幻的,而理念的世界才是永恒和真实的。柏拉图还讲过“洞穴隐喻”的故事。说的有一群人一直住在洞穴里,手脚被绑起来,背对着洞口,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有一堆篝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能看到篝火照射外部世界的影子,但由于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人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后来,有个人偶然爬出了洞穴,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也就是理念的世界。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真实的事物,非常震惊。但是,等他返回洞穴,告诉大家那些影子是假的,那些洞里的人却认为这个人疯了,世上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没其他东西。
柏拉图通过这个“洞穴隐喻”来说明了,哲学要追寻的真理,并不存在于我们所见所感的现象中,而在于另外一个世界,柏拉图称之为“理念的世界”。柏拉图说,真理是关于“可知”世界的知识,而不是关于“可感”世界的知识。真理存在于理念的世界,是纯粹而完美的,就像数学和几何学一样,而现实世界是不完美有缺陷的,就像现象的世界没有完美的几何图形一样,我们应该去追求理念世界中,永恒和绝对的真理,这是柏拉图的真理观。
柏拉图的思想,尤其是“理念论”对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都非常深远,西方人一直认为有一个彼岸的世界,那个世界才是真实和完美的,现实世界都是理念世界的临摹,而且还是不完美的临摹。
哲学家怀特海说,整部西方哲学史,只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
所以,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思想,更关注抽象的精神世界,更注重逻辑、推理演绎,通过思维的方式去找到真理。而我国的儒家思想正好相反,我们更专注现实的具体事物,真理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中,尤其是在我们具体的每一次实践活动中。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其实在古代两种主流的思想学说里面就已经体现出来。
《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要平天下,必须治国;要治国,必须齐其家;要齐其家,必须修身;要修身,必须正心;要正心,必须诚其意;要诚其意,必须致其知;致知在于格物。不管是修身齐家治国还是平天下,其实都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而不是某种理性的思辨。王阳明著名的“心学”思想也是一样的,虽然王阳明认为,真知存在于良知中,但要真正领悟真知,“事上炼”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炼不仅仅是练习,而需要磨炼。关于思想和实践哪一个更重要。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人须在事上磨炼《中庸》中的“中庸之道”(深度好文),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王阳明说,人们必须要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才会有益处。如果仅仅是喜欢安静,喜欢静思,那么遇到事情便会忙乱,最终也没有长进。静坐时的功夫,也仅仅是表面上看起来收敛,而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溺《中庸》中的“中庸之道”(深度好文),不符合致良知的根本精神,很多人喜欢静思冥想,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智慧,这是完全错误理解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无异于一种放纵和沉溺。王阳明“致良知”的四句话,后面两句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就是带着良知去磨炼。这种思想,秉持了《中庸》思想,也是充满了实践精神,这和西方文化中,从崇尚在精神中去寻找完美的真理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径。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