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儒家不能用“静”字吗?恐怕也可以!

林安梧:儒家不能用“静”字吗?恐怕也可以!

林安梧:儒家的“敬”林安梧:儒家不能用“静”字吗?恐怕也可以!,道家的“静”,佛家的“净”

(本文选自林安梧教授《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一书)

展开儒道佛对比时,其实要抓住一些要点。譬如,相对来讲,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道家强调场域的自然,佛教讲我法二空的自在。儒家的修养工夫论重敬,道家是致虚守静,佛教是净而无染。请问儒家不能用“静”字吗?恐怕也可以!你在宋明理学家的语录中常常可以看到“静”字,甚至有些教你静坐。但是如果对比起来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儒家可能用“敬”字是更恰当的,“敬而无妄”“敬贯动静”。佛教讲净而无染,你把净而无染放到道家来说就不是很妥当,放在儒家来讲也不妥当。进一步讲,儒家重在立志,道家重在宁心,佛教重在澄念。我们把无念为重拿到道家去讲是不妥的,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重点在心的宁静,心如潭水一样宁静,“至人之用心若镜”,“镜”字也是要能够纯净无染,而纯净无染又和佛教的“净”很接近。但是道家会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佛教一般很少如此用。你会发现它们用的比喻比较接近,有些用的比喻是一样的,但是比喻所指向的方向不同。譬如,道家用水做比喻,讲“心善渊”,心灵如同湖泊一样平静。儒家讲到水的时候是“原泉混混”,“沛然莫之能御”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对比之下,儒家以水为喻强调水的刚健不息,道家强调水的柔弱包容。你可以发现水的意义非常宽广。当然,如果你是自然科学家,水就是H 2 O,二氢一氧就构成了水。通过二氢一氧去理解水是一种方式,通过“原泉混混”,“沛然莫之能御”去理解水是另一种方式,通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去理解水也是一种方式,可见关于水的理解可以是有多个维度的。

林安梧:儒家不能用“静”字吗?恐怕也可以!

自然科学其实也是一套理解世界的方式而已,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所谓最好的。自然科学的理解方式是尽量将存在与主体区隔开来,在此情况下,谁来做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当我们讲“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时,这个比喻其实是讲人的觉知,强调你的体会、玩味是什么。这里牵涉在我们常常把价值与存在和合为一来思考的问题。价值与存在和合为一是真实的事实,自然科学的真实是把它们区隔开来,价值归价值,存在归存在。存在作为一个认知的客观对象,经由我们话语的论定,在可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操作。但是你说“原泉混混”“沛然莫之能御”“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这种关联着价值与存在和合为一的思考,行不行?当然行,本来就是这样子的。这个世间的各种事物本来就是很多元的。所以我常说林安梧:儒家不能用“静”字吗?恐怕也可以!,当我们对一个存在事物做所谓的客观描述时,既释放出我们试图传达的意思,又在某一规范之下,经由这种规范方式来说。所以大家不要误认为自然科学真的就是那么自然或者客观,其实它只是在总体中被扒开来说而已。这是我自己对存在的理解中特别强调的部分。

中国哲学其实非常强调对存在事物的理解。从一个浑然不分的整体,扒开来慢慢去分别,然后再去理解,而不是原来就有主客两端,由主体去掌握客体。这种理解的构成方式并没有追本溯源。追本溯源是要回到源头,借用佛教唯识学的话来讲,就是回到一个境识俱泯的状态,也就是存在的情境与你的内在心灵意识完全泯合为一的状态。

在我们的汉字中,用来表达认知活动的最古老的一些汉字,目前还存活在闽南话里面。闽南话讲认知就是讲“八”,“八”就是分开之意。闽南人问“你知道吗”是讲“尔八否”。闽南语是在日常用语中使用古文最多的汉语,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文言文的语法。文言文和白话文是连在一起的。在座的同学如果有对文字学、哲学感兴趣的,你们不妨做一些有趣的诠释。比如,“存在”这两个字,“在”从土才声,“在”是什么意思?就是植物从泥土里面长出来,所以“在”和“生”是连在一起的。“存”是“子”参与到“在”里头,所以“存”是人进到这个世界,并与这个世界融合在一起,再去展开理解。不只是理解,这其中还隐含了实践和参赞的活动。你可以去做很多有趣的诠释。

当我们讲敬而无妄,致虚守静,净而无染时,“敬”“静”“净”这三个字的对比已经清楚了。我自己在研究儒道佛三教思想时,也常用这种方式去做对比。有些人说王阳明的思想充满了禅宗思想,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准确,因为阳明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两回事。禅宗深层是佛教“缘起性空”的思想,而儒家是“生生不息”的思想。儒家是“生生法”,佛教是“无生法”或者叫“缘生法”。佛教讲“缘起性空”,讲“无生法忍”,你真正能够洞察一切存在皆是空无,你能够持守而忍禁不失,就算一直持守下去,也不会失掉这种基本的理解。我们把阳明的《传习录》和《六祖坛经》的句子做对比,有一些句子的确很像,因此你就说阳明根本上是出自禅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他的表达很像,根本却不是。就像猿猴长得很像人,但它不是人!

这个部分你可以做一些对比,佛教有佛教的道理,儒家有儒家的道理,道家有道家的道理。当然,它们有可融通处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但也要说明它们的区别。儒家强调主体自觉的参赞化育,强调承担精神。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儒家之言。道家强调回到天地、场域、处所。讲“不失其所者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是道家之言。讲真空妙有,万法皆空,这是佛教之言。所以佛教讲“我,当下空无”,道家讲“我,归返天地”,儒家讲“我,就在这里”。

林安梧:儒家不能用“静”字吗?恐怕也可以!

林安梧 讲述

王冰雅 张 贝 整理

山东人民出版社

林安悟教授新作《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

作者简介

林安梧,台湾台中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当代新儒学第三代中极具创造力的思想家。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杰出访问学者及儒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台湾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

林先生发表学术著作二十余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主要著作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之研究》《当代新儒家哲学史论》《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道的错置:中国政治哲学的根本困结》《新道家与治疗学:老子的生命智慧》等。

师从牟宗三先生,在牟先生“两层存有论”的基础上提出“存有三态论”,认为“儒道同源而互补”,主张融通儒、道、佛三家,面对二十一世纪文明的新挑战,展开对话与交谈。

在方法论上,以船山学、十力学为基础,提出“言、构、象、意、道”五层诠释的中国诠释方法论。林先生关注儒道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尤其关注儒学的现代适应性问题,近年来更深入研究哲学治疗学之可能,曾以普通话及闽南语开讲《论语》《孟子》《金刚经》《周易》《道德经》等,为推动民间书院讲学之风不遗余力!

林安梧:儒家不能用“静”字吗?恐怕也可以!

《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新书座谈会隆重举行

2017年11月19日上午,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杰出访问学者林安梧教授的新书《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座谈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1916会议室隆重举行。王新春、马来平、涂可国、胡长青、姚中秋、陈明等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曾振宇教授主持。

《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是林安梧先生通融三教、对话东西的学术力作。此书也是先生在山东大学“儒家文明论坛”开设的“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系列讲座的重要结集。全书共十讲,主要阐述儒道佛三家经典的义理与二十一世人类文明。强调回归传统经典,让儒佛道的智慧开显,从经典中获得生活的指导;同时,强调构建现代社会下的人伦共同体,恢复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鼓励中华文明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以经典的智慧重塑自身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为人类文明之发展发挥正面示范作用。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胡长青在致辞中着重介绍了该书的编辑和出版情况。

座谈会中与会学者积极发言,讨论热烈。林安梧教授对大家的出席表示感谢,并谈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很快,深深感受到整个中国文明已走在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前沿。现代化是中国必然要走之路,而中国文化扮演着一个调节者的角色,中国文化不会妨碍现代化。我们学习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儒道佛经典智慧参与其中,包括对西方诸多思想的交谈与对话。中国的发展,也是与西方不断交谈对话的发展过程。中国现在从大国到强国,并成为全球重要治理者之一。儒道佛三家经典智慧有助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展开更多交谈与对话。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