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治兴《金融炼金术》研究心得

郑治兴《金融炼金术》研究心得

前言

解读《金融炼金术》,新版前言,思想的重要

索罗斯于1987年写了《金融炼金术》,15年后,即

2002年重新写了序言。他提出,1997年泰国汇率制

度的打破等一系列危机无法用合理预期和有效市场理

论解释。反身性理论虽然已经有人认可,但主流的观

点仍然认为市场会确保资源的最优分配。

序言中有一句最最重要的话:金融市场里主流偏向能

影响所谓市场应该反映的基础行为。

郑治兴

《金融炼金术》研究心得

1.由人类认知逻辑的天然缺陷导致人类知识认知的不确定。逻辑完备的等级性,假如:A、B、C三个等级,A作为最高级的完备认识,就越接近真相,越能找到事物的本质。那么B、C的认知完备就比较欠缺,出现了群体的广泛的认知偏差,进而做出来错误的决策。我们思考完备的极限,有关于完备边界的讨论将变得更加有趣。

2.人类不确定性原则与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认为量子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被测出。

3.人的脑构成以决定了人的非理性,而人的主观标准意识以及标准意识的集合体,这个已经凝结的思维集合体就是精神实体。这个精神实体并不能提供针对社会事务的确定性,这才是其基本特质。

4.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两个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是研究主题,另一方面是科学家所处的角色。首先,反身性理论和人类不确定原则与人类行为的可预知性是相违背的;其次,有关人类行为的理论能够且一定会影响人类的行为。

5.所谓人类的学习行为,人类的认知过程佛家思想精髓个字,大脑的认知活动,本来就是一个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从而构建了生物机体运行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印记反复强化的过程。

6.我对真理的兴趣远远 超过我对人性的兴趣。以我对真理的热枕为起点,我能据此构件两个有趣的观点。一个将展示金融市场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实验室的优势,另一个将赞美哲学的功绩。

7.技术分析研究市场变化和股票的需求与供给模式。它的长处在于判断事件的概率而不是作出实际的预言。相比之下,基础性分析要有趣得多,他是均衡理论的产物。股票的基本价值或者决定于其基于资产的赢利能力。

8.在两种函数关系的讨论中,参与函数和认识函数相互影响,构成反身性法和不确定性。基本趋势通过认识函数影响参与者的认知,认知所引起的变化又通过参与函数影响情境。

9.在现实中,基本趋势可能不止一个,偏向内部也会有各种微妙的差别,事件的序列过程也可能会有迥然不同的路径。

10.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个体性主观意识在传播、同化、叠加过程中,最终会集合成群体性主观意识。

11.基本面因素、市场因素、心理因素相互之间的自我影响、自我强化的效应,是一个乘数效应。(在特别情境中是幂指数效应)

12.当收益报告不能满足后面进场的高溢价投机资金期待的预期目标,从而导致市场不合预期,进一步强化悲观和做空的情绪,从而形成了多种合力引发大跌的走势。(高溢价的本身就是在创造风险、积累风险)

13.银行用这样一些比率,比如,外债和出口值之比,还本付息额与出口值之比,经常项目赤字与出口值之比——作为信用状况的衡量尺度。银行的国际贷款活动推动了一个自我加强与自我支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债务国的偿债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如果按照上面的比率来计算的话,几乎同债务的增长一样快。

14.以反身性法则来分析,在股票市场存在反身性的间歇性,外汇市场存在反身性的永续性。

15.在初步趋势中,多因素的共振将带来趋势的强化和方向的确定。在社会事件的多因素共振中,如同特斯拉做的共振实验一样,小能量级的同频共振的演进和发展最终会引发地震。心理学意义上的共振传播,信息的共振传播,同样也蕴含巨大的能量,信息的共振效应会导致心理学上的极化效应,从而导致自身机体结构的断裂,因此导致了自由落体式的自我逆转。

16.由哲学的普适性特点来看,我们可以在人类的行为中、市场的活动中,找到反身性法则的身影,找到两个或多个重要的变量因子,以变量因子构建简洁的模型。

17.反身性过程呈现出特定模式的倾向。在早期阶段,趋势必定自我加强,否则就会自行终止。而随着趋势的延伸,它会变的更加脆弱,根据古典经济分析法则,如贸易和利息等基本因素是站在趋势的对立面。并且依赖主流偏向。等到转折点的出现,形成时机成熟的自我加强。

18.在投机市场中,刺破泡沫的通常两大原因:1 当局主动刺破泡沫,比如银根收紧、去杠杆、降低流动性、利率调整等诸多手段。2 市场自己刺破,比如,由上至下的阶层群体,每个阶层的资金进场接盘。博傻游戏的终点就是最底层的资金进来接最后一个盘。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进场,此刻必定会泡沫破灭。

19.上升趋势的早期,基本因素、基本面偏向尚未明确,是后面跟进的资金一步又一步强化出来的,这样才形成了上升趋势的中后期。下跌趋势中,两大核心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暴跌,这就是核心原因。

20.在非对称性的牛熊转换中,重点关注资金的结构分析以及结构细化之后的定性分析,结构分析要结合定性分析。

21.从定性的角度说,外在形式的不对称,映射了内在形式的不对称。

22.对国际宏观事件的分析中,我们面临着案例样本的选择。

在选择和分析上我们应当注意四个原则:1 样本的周期性要大。2 分析过程中所选择的角度要多。3 分析的时间跨度要长。4 对事件深层原因和内涵要挖掘得足够深。
当我们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事件,只有抓住最基本的重要因素,我们对事件分析的结论才能更有效、更长远、更准确、更具有战略价值。

23.正确的量级决定了投资的成败,而不是你判断正确的次数。量级越大,机会越大,量级太小,则不必参与。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的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利润。

24.通过观察社会活动的变化,观察社会的细节的变化,宏观先行指标的变化,来寻找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在投资市场上,寻找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突变,提前参与进去。

25.你不必什么都懂,但是你必须要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别人多。追求极致化,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形成正反馈效应。形成反馈环,在反馈环的内在循环中,完成对事件的分析。

26.索罗斯的宏观分析,关注国际大格局国际政治、各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的变化,国际重要机制的构建与取消、大的周期性变化等。然后他会选择一个行业中最好和最差的股票并忽略其他股票,他相信这种套头策略会有很棒的表现。

这个策略的优点就在于将大概率和小概率投资完美的组合起来,将白马股与黑马股完美的组合起来。白马股在于龙头股业绩比较好,他们的成长性是得到市场已经公认的。那么行业板块靠末端的黑马股,是目前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的股票。前者投资头部的白马股,在于考虑公司的成长性。后者投资最差的股票,考虑到他目前有可能被市场低估,所以愿意在低价格参与进去,等待市场的再次发现。费雪的投资理论,考虑长期成长性,选择成长股。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考虑被市场严重低估的便宜公司,严格守住安全边际,做好价值洼地的选择和判断。

27.古典经济学理论关于市场机制可以保证资源配置的主张是极其错误的,市场机制的真正价值在于提供了参与者认识自己观念谬误的标准。市场给定的标准绝不可能完全正确,总是同流行的偏见结合在一起。

28.在诠释杠杠问题时,我们可以把普通证券投资组合想象成为某种扁平而松散的东西,如同流沙一样,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引入新的要素,杠杆则引入第三个纬度:信用。原本是松散、扁平的证券投资组合形成了一种本金支持信用的紧密型三维结构。但是随着地基的坍塌,结构也会崩塌。这就是基本的原生品自我包涵的内在自变量要素。(参考《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93页)

29.基金管理中,要区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投资观念,前者决定在各种商品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敞口,后者支配着个股的选择原则。这样一来,我们的所持有的每一种股票都具备了宏观和微观的双重属性。

30.所有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发生的根源,在于发展的不平衡。当某一国的顺差或逆差敞口越来越大的时侯,另一国必然在临界点以后,发动相关的反制措施。

31.索罗斯说:我在投资上的成功同预测事件的能力形成十分明显的对照,我们必须将金融市场中的事件同现实世界中的事件加以区分,金融市场中的事件关系到投资上的成功,现实世界中的事件只涉及对我的科学方法价值的评价。(参考《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34页)
这提醒了我们以后建立预测性理论框架的思想和逻辑,要做修正性预测而不是绝对性预测。

32.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当游戏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重新构建理念框架,需要重新构建方法论。那些能够给出其失效边界的方法应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找出它的适用条件,重新建立分析架构,并且去考察方法的效用边界和失效条件。

33.科学的基本目标是真理,而“炼金术”的基本目标则是操作上的成功。在自然现象的领域中,这两种客观性并无区别,自然规律的运作与人们对它的理解无关,人类影响自然的唯一途径是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律,这就是自然科学如日中天而炼金术却消身匿迹的原因。(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37页)

34.对于社会现象,介入其中的参与者能够进行思维,事件的进程没有遵循独立于任何人思想的自然规律。反过来说,参与者的思想构成了一个大集合的子集,够成了一个整体对象的局部,构成了一个完整客观对象的重要变量因素。这使得它异质于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放在社会现象中导致了必然的失效。

35.回顾历时实验,我的方法应用在金融市场比在现实世界要成功的多。金融市场本身作为现实世界运行机制的预测者,它的功能并不完善,和人类发明的其它机制一样,政府机制、文化机制、国际机制、教育机制、产业机制、慈善机制等等,都是主体意识作用下的社会性规则,这些机制的的问题在于,一定会受到主体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反射性的影响。那么,金融市场的成功秘诀在于具备能够预见到普遍预期心理的超凡能力,对于现实世界的精确预言则不是必要的。

36.市场价格没有永恒的固定、永远的绝对。因为市场价格总是代表着一种普遍的倾向,自然科学建立在客观的标准之上,反观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决策的评价则取决于参与者们歪曲了的见解。

37.对于反馈周期的研究来说,反馈周期的时间太短,人们可以利用参与反馈周期所获的的经验成果来做决策,对于反馈周期时间太长的事情来说,当时间跨度达到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时,人的生命周期没办法参与完整的反馈大周期的时候,我们只能依靠理论依据进行判断决策。(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38页)

38.证实被测假说的有效性,涉及思维主体的时候,实验的成功并不能保证被检验的陈述的有效性和真理性。这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很大的区别。

39.科学的方法是一种人际过程,其中每一成员的贡献都要接受所有其他成员的批判性评价郑治兴《金融炼金术》研究心得,只有参与者们接受了相同的评价标准,才可能经过批判的过程获得被称为知识的成果。所以,客观的标准对于科学方法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41页)

40.没有思维主体参与的过程,其结构是简单的:一个接一个的事实排列在无穷无尽的因果链条上。第一层,思维主体的介入使这个结构大大地复杂化了,参与者的思维影响了事件的进程佛家思想精髓个字,而事件的进程又反过来影响参与者的思考。第二层复杂性开始出现,参与者之间还要相互影响,加大了思维对事实的偏离度和扭曲度。(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42页)

41.科学方法的三大特点:1.普遍有效的归纳。2.同解释能力相对应的预测能力。3.能够接受检验。

42.认清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领域时的局限性,利用科学方法的有效边界进行反向界定,从而清晰的判断出其方法论上的局限性,从而提高相关方法在预测事件时的准确性。利用边界外延,反推出有效的能力圈、效用圈。(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44页)

43.问题并不在于动机而在于操作的效果。对社会过程的结构所进行的思考表明,一切预言都要以参考者的决策为转移,然而对操作成功的渴望常常会驱使人们去追逐与自然科学相匹敌的无条件的预言。这种做法无疑损害了在社会现象研究中追求真理的信念。只要科学统一的观念还阴魂不散,在真理与操作成功之间就始终存在着直接的对立,只有彻底抛弃旧观念才能找到出路。(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45页)

44.从参与者不可能获得完善知识的角度来看,最优化的观念同均衡一样都是违背现实的,正因为如此,两者都预设了完备知识的存在。因此,他们同现实世界之间毫无切合性是必然的。(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49页)

45.将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标准移入社会现象研究注定不会成功,它引发了许多无法实现的过分膨胀的预期,这些预期大大超过了科学知识的直接适应范围,并且影响到我们整个思维方式。(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52页)

46.在《意识的重负》一书中,我构造了一个相当精致的纲领,以变化速率作为关键变量,我断言,由于认识上的不完备性郑治兴《金融炼金术》研究心得,人们注定要从两个方向对它进行夸大。一个极端表现为传统或教条式的思维模式,认为必须原封不动地接受既定现实,因为其他的形式是无法想象的。另一个极端是彻底的批判和抛弃,主张在证伪之前,任何形式都视为可行。每一种思维形式都对应着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其不完善的程度相应于构成成员认识的不完备性。

1.传统思维对应于部落社会,教条主义对应于极权主义社会,批判的模式对应于开放的社会。

2.极权社会缺乏自由,开放社会缺乏稳定。由于我们内在的偏向性,介于两者之间的稳定均衡是不可能的。(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54页)

47.当我们重建导致崩盘的事件序列,对流动性及繁荣的关系进行分析,流动性不足是崩盘的条件,这是极重要的信号。第一步,崩盘将会从某一国开始引发。第二步,开始波及关联度较高的债务国。第三步,传递到全世界。(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75页)

48.由于社会形态不可能“科学地”确定,因此只能在参与者们自己选择组织形式,又因为任何人都不享有真理的垄断权,最好的安排应该能够容纳一个批判性的程序,各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可以自由的辩论,并且最后由现实来判决。民主选举在政治上提供了一个满足要求的论坛,市场经济则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类似的作用。市场也好,选举也罢,都不是客观的标准,它们只能反映流行的偏见。但是,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这已经算是最好的选择了。(参考2016年《金融炼金术》孙忠、侯纯翻译版本289页)

49.自我支持的信贷扩张,简写为通货膨胀,在许多方面是不健康的。工资和物价加速上涨,国际收支的赤字与盈余长期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日益恶化,许多由银行贷款直接资助的投资项目都是错误的,债务人的信用水平是虚幻的。然而,只要这一过程还能够有效地支持自身,世界经济就会持续繁荣下去。消费增长高涨,低利率和负利率打击了储蓄,廉价的贷款刺激了投资,货币摇身一变就转化为不动产,高消费、高库存和强劲的投资活动为空前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50.中央银行的历史本身就是一系列的危机和机构改革的过程,然而它们却至今未能吸取国际债务危机的教训,不能吸取教训的三大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人性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第二个原因,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第三个原因,深层哲学定义,在于非理性的群体在政策的单向调控和强化过程中,必然形成过度的极化,这才是其历史学意义上的周期性的困境。

51.贷款集团体制的确立没有经过认真的规划,甚至没有正式宣布过,它从一开始就是过渡性的,并且注定将被某种另外的形式所替代。对于贷款集团体制,它的最终结局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方面,反身性过程不存在某种预定的结局,结局取决于过程。另一方面,语言本身也会影响结局。在这个例子里,集团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完成自身使命的期望,任何有关这种期望的陈述立刻就会成为他所指称的对象的一部分,因此不可能令讨论保持客观性。

52.索罗斯:我试图应用反身性的理论来分析国际债务问题。对重债务国而言,自愿贷款体系的崩溃迫使他们进行激烈的经济再调整,这一调整将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进口锐减。第二阶段,出口增长,在头两个阶段中,国内经济进入衰退。第三阶段,国内经济复苏,进出口回升。第四阶段,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的增长超过了偿本付息的水平,从而结束了调整。

53.就贷款方的处境而言,“集团”将在资金长期短缺的环境下运行,按其同“集团”关系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商业银行构成两大类:1.生死绑定者。2.关联关系者。第一类构成了集团的核心,作为参与者,他们是可靠的,但他们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第二类是边缘性的成员,他们需要更多的游说才会加入,一旦危机的紧迫感消失了,他们就会想方设法退出,而将提供新贷款的责任留给那些核心成员去承担。当然,这种划分是弹性的。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大银行,将始终是核心成员,美国的地方银行和许多欧洲大陆的银行则在一开始就是边缘性的,还有许多银行的处境在二者之间。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也许能够建立起充分的满足最低限度要求的储备金。总结起来,一个集团体系当中,中心化成员和边缘化成员之间,其实存在着动态转化的过程。

54.某些体制的基础是错误的观念,我们进一步延伸分析,体制的基础是什么?体制的本质是什么?体制的基础是一套观念佛家思想精髓个字,而观念具有错误和正确之分,所以体制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因为意识形态和观念是个同义词,所以社会整体观念的转向将带来体制的调整和适应,从而推动了体制的修正或者体制的替换。体制的基础是观念,而观念的基础是意识的的趋势化,体制是观念的结晶,是观念的实体化。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