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融硕士考研:中国园林的基本模式——山水之道

2018年金融硕士考研:中国园林的基本模式——山水之道

二、中国园林的基本模式——山水之道

在中国的园林当中有一个基本的模式,除了法自然之外,还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法自然,那么这个形式就是“山水之道”的模式。从园林建筑的原型就是远古的“苑”、“囿”,到有目的的来模拟自然,从万千的自然形态当中选取两个基本要素就是“山”和“水”作为构园的主题。这主要是从阴阳哲学的角度来概括的,所以我们又把造园活动称为“山水之道”,就是模仿自然。

那么自然当中的景色元素那么多,为什么只取“山”和“水”这两个基本的元素呢?因为从阴阳哲学来讲我们是把“山”和“水”当成两个本原的东西提炼出来,作为它的出发点。之所以这样提炼,也是阴阳观的一种表现,因为按照阴阳的理论,把无形的称为阳,有形的称为阴,所以水是属于阳的属性,山属于阴的属性。阴阳这种关系是一种相对论的关系,怎么来判断两对事物的阴和阳,它有它的一种理论。水是无形的,就是说水碰到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这种变化非常的剧烈,非常的琢磨不透2018年金融硕士考研:中国园林的基本模式——山水之道,那么这就属于阳。

山它是一种固定的形态,它的形状是很明确的,是固定不动的,所以这种属性就属于阴的属性。

从大的方面我们看到整个地球也就是由山和水构成的,地球的表面除了陆地就是海洋,没有第三者。所以山水的概括是最简练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明确的。所以我们的园林必须有山,必须有水,没有这两个东西那园林就不称其为园林了。那么山、水就构成了它的基本体系,这就叫做“阴阳合德”,只有“阴阳合德”才能合乎我们说“道”的基本原理。

以前有的人对这个有看法,认为中国的自然式园林为什么不同于西方的十八世纪以后的自然园林,他就说我们主要是爱好地形高下对比,所以要取山取水。西呢?十八世纪以后园林也有自然式的园林,但是是平原式的。持有这种说法的人就认为我们取山、取水的风景特点是不反映平原景色的。其实这种看法是比较片面的,也是表面的。因为平原里面一样有山有水,山和水不是真正指山和水,而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只要有高下之分就必须有山有水。平原里面也有水,也有地形的起伏的变化,只要有起伏的变化,有高下的变化,那就是山,尽管是平的它也可以称为山。这跟我们的风水里面讲的山水概念是一样的,所以这个山和水是一种哲学概念的理解。

西方的自然园林其实也受了中国园林的影响,因为西方的园林是几何形的园林,它不是一种自然式的园林。所以我们从“阴阳合德”的角度来看,山和水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山阴水阳,一高一低,它就构成了它的一种对比。所以在园林发展史上,不管造园有什么样的主题和什么样的手法,这个山水的模式是始终不变的。但是随着每一个时期的变化,都有那个时期的特征和特色。

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叫“筑池堆山”,从秦始皇开始就有这样的创举了。发展到汉朝叫“一池三山”来模仿自然山水,那个时候“一池三山”是一个主要造园方法。汉武帝在长安的建章宫造太液池,池里面就有三座山叫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那么东汉时期最有名的园林是在洛阳叫梁冀园,梁冀是当时一个大将军,他的园林是仿洛阳的淆山。从这个时候可以看出,造园从幻想的海上仙山向追求现实的山水模仿的变化,但是还是按“山水”思想在进行造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哲学思想叫“三玄”并起,就是《老子》、《庄子》和《易经》,也就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玄学思想的发展高峰,或者说简单一点就是道家思想的发展高峰。在这个时候阴阳五行的思想盛行一时,所以这种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文学艺术的创作,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这些文学思潮。

大家都知道谢灵运,他是中国第一个山水诗人和山水画家。同时还有谢赫的《画论》,这个时候在文学艺术上,对自然美景、自然山水的欣赏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顺便插一句话就是对自然风景和山水风景的审美欣赏,中国是在全世界的文化里面独树一帜的,是历史最早的。西方对自然风景、自然山水的审美是从15世纪以后才开始的,西方的几何式园林也是文艺复兴后期才产生的。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他们的绘画都是人体或者城市,从来没有把风景树木作为审美对象,尽管画了树,但只是做陪衬。一直到文艺复兴以后才开始把自然风景作为审美对象,才开始有几何园林出现。所以他们对自然审美的认识是相当晚的,比我们晚了两三千年。学美学史的可能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了对“自然——山水”更自觉的艺术追求。

完整报告:

分段视频: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些学习的心得。今天的题目是中国园林阴阳观。关于中国园林主要是指中国的古典园林。今天这个题目主要是想探究中国的古典园林到底是根据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设计、规划、建设的。以及同西方的园林比较有哪些不同,有哪些自己的特征。主要从这些角度对中国园林的理论和设计原理进行一些探讨。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讲中国园林的设计思想——“法自然”。

第二个问题讲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模式——山水之道。

第三个问题讲中国园林的审美标准——意境美。

第四个问题讲中国园林的设计手法—— “道术”。

中国古典园林源远流长,早在2000年前的殷周时期,已经有了帝王所谓的“苑”和“囿”,也就是专门划出来一个风景环境比较优美地方供帝王出行打猎使用。这是园林的起源。自此,崇尚自然的基本思想就一脉相承下来,经久不衰。

2018年金融硕士考研:中国园林的基本模式——山水之道

在那个时代,中国哲学上还有一个重大的事件,就是出现了《易经》。一般叫《周易》,所谓《周易》就是在周朝出现的一本经书。在殷商时期,《周易》的前身叫《归藏》,当然这个已经失传了。周易是根据《归藏》发展出来并进行了总结,得出了这么一个古代的典籍经典。《周易》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老子、庄子、邹衍等完善和成熟了这个学说,所以它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周易》的思想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从心理结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周易》所体现的思想我们把它称为阴阳哲学,所有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中国文化都是从《周易》所奠定的阴阳哲学这个根本点出发的,所以阴阳哲学思想不仅为以后的道家更多地继承下来,同时也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还有从印度传来的佛学,这些哲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易经》思想的影响和阴阳思想的影响。所以要理解中国古代的事物,我们必须要理解道教学说,因为道家更多地继承了阴阳哲学的精华。

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就是“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这句话说得非常深刻。假如要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最基础的东西,必须要理解道家思想,否则也就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中国文化。那么从园林史的角度来看,在先秦时期我们的道家学派,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古典园林体系的一个创造者。

园林的基本的功能是“可观、可视、可游、可居”的。这些功能是一种物质功能,但从根本上讲,园林的基本功能是一种精神功能。因为园林环境是人们生活当中的一种“精神场所”,我们去园林主要是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审美的需要。所以园林更多地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宇宙、对社会人生的思想认识和思维观念。因此它必然受到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阴阳观的深刻影响。正是因为这种影响才造成了我们独树一帜的、自然式的园林哲学体系。《华夏意匠》的作者是李允鉌先生,在这本书里面他提到一位西方建筑师评论中国建筑的一段话,那个西方建筑师说:“城市、房屋受儒家思想观念支配,形成规则、对称、直线,等级森严、条理分明、重视传统的人为形制。花园风景由道家观念形成不规则、非对称、曲线、起伏的曲折形状,对自然本源、神秘、深远、持续的一种感受”。从表面上看应该说这位西方建筑师的评论还是有见地的,但是从这个话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建筑师并不真正知道中国文化的本质,他所说的只是表象,而没有从哲理上对中国的建筑进行更深层的发掘。所以我们这里就想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就是阴阳哲学对中国园林的形成和发展,到底哪些重要作用和影响?

一、中国园林的指导原则——“法自然”

首先我们要了解阴阳。“阴阳”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是远古的先民运用东方独特的整体思维来认识大自然的一种结果。这种认识把世界存在的一切现象、事物都归纳成相关联,又相独立的两类基本的属性,或者说是两个最基本的构成,那就是阴和阳。而这两者又相互和谐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当中,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比如,太极图,太极图有一对阴阳鱼。那么阴阳这种观念,从我们原始的天道观发展到了“人即宇宙”的“天人合一”观,所以我们讲阴阳哲学的一个根本点就是天人合一,由自然的天象生存消亡再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变迁兴衰,也就是说我们从天道观,到世界观,到人生观,是从对自然现象的观测中得到了一些规律,然后再扩展到对人类对社会规律的认识。“阴阳”则成为了整个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所以在《易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叫“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庄哲学对这个理论是集大成者,也就是集中的表现了这种哲学的观念,特别是老子的《道德经》。那么什么是道呢?简单的说,“道”就是以一贯三,使自然、人类、社会同源同构,相互感应。使世间的任何事物,万事万物的演化规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总的原则来演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概莫能外,那么园林建筑的产生发展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从这个出发点来研究园林。那么在论述“道”和“自然”关系的时候,对于世界本原这个“道”,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当中就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基本看法,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最高的境界,“自然”这个词是借喻了宇亩大自然这个概念,这是一层含义。

第二层含义这个“自然”还有 “自然而然”的意思,就是顺其自然,听任“万物自化”这个概念,即依其他本身的客观规律有生有灭。所以“自然”这个词是两个意思,“自然”是“道”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高的理想境界。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道家的阴阳哲学称之为自然主义哲学。这种哲学是极富于浪漫色彩的,它不像儒家哲学是赋予理性,它更多地是赋予一种浪漫主义色彩。它就是追求一种自由不拘、飘逸洒脱、归真返朴、淡泊高雅的“仙风道骨”。“仙风道骨”是个文学修辞,很飘逸很浪漫的意思,反映在艺术精神上就是质朴而空灵的自然美学观。所以庄子赞叹的,和庄子崇敬的叫“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非常的质朴,非常的空灵,天地有大美但是它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展示,这种美是西方思维不太容易理解的。我们说美是来自于自然的,美必师法自然,自然的美就是属于最高境界的美。特别是儒家比较主张理性的美,来讲道理的美就大异其趣了,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审美的路向和审美的层次。中国园林以自然主义哲学观和自然美学观为指导。“法自然”是唯一的创作指导原则,也就是入于自然,仿写自然2018年金融硕士考研:中国园林的基本模式——山水之道,并且把园林的创作当作人与自然沟通的一种手段,与人和自然相联系、相处的一种桥梁。同时把道家的理想境界,所谓的自然化圣地——“仙境”作为园林的蓝本,所以为什么道家的修炼要到仙境里面去,他的最高境界是仙境,就把仙境作为我们园林的蓝本,通过园林手段把这种幻想再现于人间,这就奠定了中国园林的一种基本理论和创造原则及其它的发展意向。

那么什么叫仙境?道家的“仙境”是指什么,是指神仙居住的生活环境和修炼的场所,也就是众生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所以道家宣传都要在这种仙境来生活,那是最理想不过的了,这就成了“法自然”的样板和代表作。所以在道家的书里和道经里经常讲到许多关于“仙境”或者“洞天福地”的描写,在描写当中可以看出他们使用了很多浪漫主义色彩的字眼,充满了瑰丽、奇异、绚烂、生机盎然的色彩,把大自然当中最美好的景色,最优美的山川环境都收罗在里边。那么这些神仙所居住的地方,诸如像天宫或者三岛,所谓道家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是道家最崇敬的。

比如青城山就称为道家第五洞天,那么都是山青水秀又奇花异草,而且生态非常良好,景观非常别致。比如道家崇敬的女神王母娘娘,对王母昆仑瑶池的描写是“锦云烛日、朱故九光”,是非常华丽、非常浪漫的景象。太上老君的琼台是“玉树激音,琳枝自簌”,这样的环境多美好。所以在造园上,就模仿这种仙境。

开人工堆山的创举应该是秦始皇在咸阳“作长池,引谓水……筑土为蓬莱山”那么这个是典型的反映了秦始皇按道家的思想来模拟海上的神仙海岛。在先秦典籍里面有《列子·汤问》说了这么一段话:“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神仙就住在归墟这个地方,是海上的仙山琼岛。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他谋求长生不老之药,就派遣道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渡海求仙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同时他在京城兴池筑山,模仿海上的这种景象,所以叫求之于象。这种造园的风气一直延续到汉代和唐代。在历史上有汉武帝治太液池,太液池就是根据方士神仙的说法,在池中筑岛,来象征东海的神山。同样隋朝、唐朝的帝王也是这样的。道家的仙境就由虚幻的世界、想象的世界道家思想概括几个字,转移到对现实世界,对各地的名山大川的一种模仿。在二千多年前,“仙境”不仅是道家追求的理想生活圣地,而且也成了我们园林建筑模仿的对象,所以“法自然”从那里开始就成了一条我们造园的基本指导原则。后来的发展一直沿着这个线索来演变的。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皇家园林气度非常宏大,这叫“移地缩天在君怀”。就是把天底下的美景浓缩在一个地方,揽在君王的怀里。私家园林是“小巧玲珑,以小见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就好像是人做的,但是看不出人工的痕迹,好像是天然就这么长出来的,就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第三种类型的园林叫寺庙园林,寺庙园林也是叫“依山就水,要取形胜之地”。第四种园林叫风景园林,风景园林更是在大自然的怀抱当中,本身就处于大自然当中的。所以这些园林景观,都是写于自然,源于自然的,但是它又必须经过人工的提炼和进行艺术的处理,所以它又高于自然。特别是我们每个园林都有它自己的主题,有自己的特征,在这个主题和特征上面,经过人工的创造就更加概括和更加集中的表现出来。所以大家到青城山去,第一个山门上写着叫“天然图画”就是一种概括。这就反映了我们中国园林人和自然和谐的审美关系和对阴阳的一种辩证法的理解。

图片1

这个图我们看到是颐和园当中的神兽,在园林里面的一些动物和植物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是看不到,都是经过想象的一些形象,比如这种动物是综合了好多动物的特征浓缩在一体的,有龙的头,有羊的角或者牛的角,有鱼的鳞,有马的蹄。像颐和园这些建筑它都是象征性的建筑,并不求建筑形体的宏大,而是在于整个园林的氛围。它的实际用途并不需要那么大的空间,实际是模仿一种气象和神韵。

图片2

这是颐和园的佛香阁

图片3

这是圆明园已经被毁掉的西洋园的遗址。

那么山水的宗教崇拜变成了义理意趣的享受,所以这里就把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种理念大大加深了。所以追求“山林之趣,田园之乐”的情调。在这个时期我们概括一句话,就说对山水模式的运用是从自发的情况开始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进入到自觉的转变。在隋唐时代,山水模式已经相当的成熟,出现了“山池”这个专用的名词。园林是我们现代人讲的叫园林,以前它不叫园林,在唐代就叫山池,它就成了园林的一个代表性的名词。在这个时候园林发展速度很快,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园,那么大家都知道就是长安的曲江芙蓉园,也叫大唐芙蓉园。

芙蓉园在唐代是皇家园林,大家知道唐代是非常开放的一个时期,在节假日、过年过节的时候,这个皇家园林芙蓉园向全社会开放,三月三、踏青、清明节、端午节都向社会公众开放,大家都可以到皇家园林去游玩,实际上曲江芙蓉园就成了一个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园。那么到了宋代,宋代的园林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掇石叠山,就是把山的概念延伸了,特别是赏石之风大盛。

那么这个“山阴”概念的扩展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当时的园林风格,从写实的模拟山水的趋势,发展到了写意园林,这是审美的一种飞跃。把石头作为审美对象,欣赏它的皴皱。西方人就不能理解,说一个怪石头摆在那里审它什么美呢?

其实这种美就是写意美,是一种志趣的追求。同时出现了很多“湖石”、“假山”等。

比如,太湖石,像开封的艮岳宋代的皇家园林,它的太湖石就非常的多,这种写意园林就是师其形,写其意。文人的写意的园林可以使整个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山水的这种变形和形制达到了法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被称为“逸品”的境界。所以我们说山水画分五品,最高的一种极品就称为“逸品”。

到了元明清的时候,很多文人画家加入了造园匠师的队伍,而且作出了许多的理论贡献,比如《园冶》这本造园理论就是明代计成写的。宋代写意园林风气的出现,促进了很多文人画家来设计规划园林,当时造园的不管是私家园林或者皇家园林,都把很多画家、文人请去,让他们出主意规划。所以这个时候就把山水园林建筑全面的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特强的独立的艺术门类。同时随着阴阳哲学流派的发展,表现出了各种风格,非常灵活多变,所以写意园林就大大地扩展了。比如从阴阳哲学来看山水模式,我们说颐和园,颐和园是以水面为主,水面是阳,广阔的昆明湖里面设了龙王岛,它就是属于阴,那么这就叫阳中之阴。万寿山后面有后湖,万寿山是属于阴,湖就是阳,就是阴中有阳。颐和园的构成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和四分之一的万寿山,那么这是山水阴阳构成。

还一个谐趣园,我们知道谐趣园是园中之园,那么园中之园就相当于太极图里面的阴阳鱼的鱼眼,代表生生不息、往复不已,形成了无穷的趣味。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园林史的发展可以看到,两千多年来从秦皇汉武开创的中国园林的山水模式,经历了历代的发展,始终围绕山水这个主题展开艺术趣味的演变。山水的形态构成、组合叫做因借之巧,无论是人工营造的还是利用天然的山水,都是一种人工环境的自然化或者是把自然环境人工化,用阴阳观来因地制宜,使整个园林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这叫“万物归于一道”的理想。我们看我们城市里边的私家园林是人工环境自然化,风景园林或者是寺庙园林都在名山大川里面,它是把自然环境人工化或称为叫点化自然,都离不开从阴阳哲学对山和水进行不同的艺术处理。

图片4

这是留园的曲溪楼,有大面积的水、湖石、假山,这是一种写意园林。

图片5

这是岭南园林也用水做它的主题。

三、中国园林的审美标准——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里边有很多美,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标准去衡量它的美?最核心、最基本的就是用意境美来衡量园林美的水平高低。我们知道中国园林的审美内容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可以叫做“步移景异”。这是我们造园的最高的追求。所以,创造意境就成了园林最主要的审美标准,就是说园林必须要创造意境。那什么叫意境呢?这是美学上面的一个基本概念道家思想概括几个字,这种意境概念在西方美学里是不存在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意境,只有我们东方文化或者东方艺术才能体会。

所谓的“意境”,就是通过有限的物象来实现无限意象的空间感。《董氏武陵集记》里面有句话叫做 “境生于象外”,这种意境是生于象外的东西,它是我们观临者或者审美者获得的一种叫做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以使孤立的物象给人以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理念的升华而产生联想。意境用一句诗来表达,可以取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天地入胸臆,吁磋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这首诗就在谈意境。而且孟浩然的诗体现了道家思想,跟唐代大诗人李白一样,李白对名山大川的审美的描写也都是反映道家思想的一种体现。

再进一步说意境美是什么意思呢?意境美说直白一点就是叫含蓄美,说得更浪漫一点叫做恍惚美。老子《道德经·二十一章》里面就讲什么叫恍惚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听起来好像很玄,其实是很容易的,那就是恍恍惚惚的。《道德经·十四章》又说:“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什么叫恍惚?也就是说这个形状又像那个形状又不是那个形状?又像那个物体又不是那个物体?这说起来就很玄了。假说你把物体弄成玄的程度,就说明你非常懂得恍惚了。

也就是说在若有若无,若实若虚的恍恍惚惚当中,来触景生情,由“象”到“神”。所以要体悟“道”就要强调一个“悟”字,。老子《道德经》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道是可以说的,但是又说不太很清楚,名也是可以说的,但是也说不明白。他说:“强制曰道”,我勉勉强强把它称为道。意思是要人去悟,没有哪个人说的百分之百是真理,真理一定是要悟出来的,任何真理都讲不到极致。这个境界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就是“最美的画是没有画的画,最美的音乐是没有声音的音乐”。

多外国人听不懂这些,他们不理解。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到英国去访问道家思想概括几个字,给一个建筑学教授送了一幅国画《雨竹》,这幅画上面是画了两座山峰,底下有条河,一个小溪沟,有个兰草,有点树枝,中间三分之二是空的。我说这幅画非常漂亮,他拿着看了以后,说这个中间有三分之二都是空的,太浪费了吧,我说,味道就在中间那一段,他看不懂,跟他讲了半天他才若有所悟。我说:“中间是云是雾。”他说:“看不到雾。”我说:“隐隐约约在里面,还有一些动物植物。”他说:“没有动物。”我说:“你要想象,那里肯定有。”中国的意境美他是没办法理解的,他觉得必须画得很实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种美学观是我们东方特有的美学观。

当我们面对具有意境美的物象,首先是由实而虚、由虚而幻、由幻而醉,最后进入恍惚美的境界,实现了由 “象”到“神”的体验,得到最高的精神享受。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