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文化的七大区别,值得一看!
儒、释、道文化的七大区别,值得一看!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儒、释、道文化的七大区别详解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
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
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
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
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
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佛家文化中有业报观,讲求对世间万物都报以同等的慈悲,无私奉献,超凡脱俗。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儒家文化重视人才,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也是为了给有思想有才华的人提供知识基础,让他们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自然界规律
道家顺其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很大一部分就是仰仗着自然界自身所拥有的一套平衡系统,所以要重视自然界的各种规律。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心中即世界
佛家文化偏向于唯心主义,相由心生,所以佛教强调心灵的纯净,只要心灵纯净,那么所看到的世界也就变得纯净。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创造物质财富额精神财富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儒家倡导提升自己的才能和道德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做服务的。
道家文化——以自身的完善促进社会的和谐
道家在治国思想上的无为而治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治国方式,所以这就对人民的素质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儒、释、道文化的七大区别,值得一看!,注重自身的完善,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为他人献爱心、做好事是主张慈悲为怀的佛家最提倡的,在献爱心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和灵魂都会得到升华,获得真正的快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儒家文化是三家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种文化,追求知识,培养道德,积极向上等等,都让我们“入世”,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道家的很多思想都是偏理想化的生活,超脱凡尘俗世,不计较得失,顺其自然,淡泊名利,这些都是能让心灵沉静的思想。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佛家文化具有超逸的处事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可以说是有了超脱凡世的思想。佛家又倡导入凡世做好事,帮助他人。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不吃就会饿
儒家文化适合当做自己主要遵循的信念,他贴近生活儒、释、道文化的七大区别,值得一看!,只要努力和坚持就能够达到。按照儒家思想去行动后,你能有效感受到思想给自己带来的提升和帮助。
道家文化——副食,不吃没滋味
道家文化适合取里面一些观念遵循,要完全掌握道家文化十分困难,顺其自然对于改善自己的心态有很大的好处,能有效增添生活中的幸福指数。
佛家文化——水果,不吃不甜蜜
佛家文化想要完全学习也很困难,可以学习其中的精神,不惧于奉献,乐得奉献,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甜蜜。
道家的水,儒家的水,佛家的水!水中各有禅味——
对于水的文化,中国先贤做出了无尽的阐释,于我而言,学习水的精神,完善自我,创造新生!
一、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
水,是位辨证哲人。“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
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
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
“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
水中,有道意。
二、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
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
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叹。
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
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
水中,有儒风。
三、禅语曰:"善心如水"
水利万象万物,“善心”备焉。
水凭渗透性强而滋润生物;水靠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凭流动不息而改善环境,让地球充满生机;水可降温,水可去污;水可驱动机器,水可以发电生能……水的作用无数,水之善心无边。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文化。
“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运动?
“饮水思源”岂不是暗示人们不要忘本?
“顺水推舟”是昭示人们要善于顺情吧?
“高山流水”是知音,“行云流水”为妙境。
让我们“如鱼得水”。领略人生的“山清水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充满善意。
“水止则能照”蓝天、草木、万物;“水静柔而动刚”,水绝不怨天尤人,只怀一颗善心平常心。
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
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让心永远呈现如“宁静的森林池水”……
水中,有禅味。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在中国的儒家、道家、禅宗中都有着“超凡入圣”的理想追求,而“超凡入圣”就必然有着一种“超越生死”的态度。它们的“超越生死”的态度虽不相同,但无疑对人们的“生死观”有着重要的正面意义,人们定会从中得到提高精神境界的启示。在我痛定思痛之后,我感悟到在我们先贤往圣所创造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思想中的“生死观”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对我也应该对所有的中国人仍然是宝贵的财富。
下面我将简要地阐明我所了解的儒、道、佛的超越生死的观念和途径。
(一)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不朽”的人生境界。因此,古之圣贤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而必死,圣贤无异于众人也。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存,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统一南北。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视死如归,因为他能以孔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理想而无愧于天地之间。因此,对于儒家说,痛苦不在于如何死,而在于是否能做到“成仁”、“取义”。在儒家的生死观念中,所感到痛苦的是“苦在德业之不能竟”。
(二)道家的生死观:顺应自然,与道同体,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道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照道家看,生和死无非都是一种自然现象。老子讨论生死问题的言论较少,他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保存自己,这和他所主张的“无为”、“寡欲”思想相关联。他还说:“死而不亡者寿。”王弼注说:“身没而道犹存。”照老子看,“道”是超越永恒的存在,而人的身体的存在是暂时的,如果人能顺应自然而同于道,那么得道的人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所以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即是“与道同体”,它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是对世俗的超越与升华。
庄子讨论生死问题比较多,在《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进而庄子认为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所以《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如果死和生是相连属的,我对之有什么忧患呢!《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往吊,见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不以为然,但庄子认为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所以“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达生》)。西晋的玄学家郭象对庄子的生死观有一重要的解释,他说:“夫死生之变,犹春秋冬夏四时行耳,故生死之状虽异,其于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谓生为生,而死者方自谓生为死,则无生矣。生者方自谓死为死,而死者方自谓死为生,则无死矣。”这就是说,生和死只有相对意义,只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对“生”来说,“生”是“生”,但对“死”来说,“生”是“死”;对于“生”来说,“死”是“死”,但对于“死”来说,“死”是“生”。因此,说“生”、说“死”只是不同的立场所有的不同看法,故应“生时安生,死时安死”,这样就可以在顺应自然中得到超生死,而与道同体了。
那么道家在生死问题上以什么为苦呢?照道家看,以不能顺其自然为苦。在《应帝王》中有一个故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故事说明,一切应顺应自然,不可强求,虽出于好心,但破坏了其自然本性,则反受其害,这是庄子的忧虑。照庄子看,人往往喜欢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从而“苦心劳形。以危其真”,这样就会远离“道”,而陷入痛苦之中,故“苦在于自然之未能顺”。
(三)禅宗的生死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佛教认为,人世间是一大苦难,人生有不能逃避的“八苦”。人之所以不能逃避这种种苦海,是由于“无明”(不觉悟)引起的。佛教的教义就是教人如何脱离苦海。想脱离苦海就要照佛教的一套来修行,出家和坐禅等等都是不可少的。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五六百年,在中国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个宗派,其中以禅宗影响最大。
禅宗的真正缔造者是唐朝的和尚慧能,这个佛教宗派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慧能认为,佛性就是人的本心(或本性),明了人之本心,即洞见佛性,“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佛性”是什么?照慧能看,“佛性”就是每个人的内在生命本体。如果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把握其生命的内在本体,那么他就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成佛的境界。
用什么方法达到这种超越生死成佛的境界呢?禅宗创立了一直接简单的修行法门,它把这法门叫做“以无念为宗”,即以“无念”为其教门的宗旨。所谓“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不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想,而是在接触事物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不于境上生心”。因此,人并不需要离开现实生活,也不需要坐禅、读经、拜佛等等形式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照样可以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挑水砍柴无非妙道”。这种达到超越生死成佛境界,全在自己一念之悟,“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悟”只是一瞬间的事,这叫“顿悟”,瞬息间克服“无明”(对佛理的盲无所知)而达到永恒的超生死的境界。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成佛”境界。
中国的禅宗虽也不否认在人生中有“生、老、病、死”等等之苦,但是只要自己不以这些“苦”为“苦”,那就超越了“苦”,而“苦海”也就变成了“极乐世界”,这全在自己觉悟还是不觉悟。因此,人应该自自然然地生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切听任自然,无执无着,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超生死得佛道,并不要求在平常生活之外有什么特殊的生活,如有此觉悟,内在的平常心即成为超生死的道心。所以照禅宗看,人的痛苦是在于他的不觉悟(无明),苦在于“无明”之未能除,只要人克服其迷误,就无所谓“苦”了。
综观中国的儒、道、佛,其对生死问题的看法虽不相同,但是否其中也有一共同点?照我看,儒、道、佛都不以生死为苦,而以其追求的目标未能达到为“苦”。儒家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为“苦”,即以不能实现其道德理想为“苦”;道家以“苦心劳形,以危其真”为“苦”,即以不能顺应自然为“苦”;禅宗以“于外著境,自性不明”为“苦”,即以执着外在的东西,而不能除去“无明”为“苦”。
今天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科学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把人作为自然人看,对人的生和死都可以或者大体可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但人们的生死观仍然是个大问题,因为它不仅是个科学问题,而且也是个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问题。由于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的不同,因此会形成不同的生死观,这大概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我们把中国古代儒、道、佛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看法作为一种理论问题提出来讨论,这大概和其他理论问题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生物学上看,人是不可能超越生死的,但从人的精神境界方面看,则是可以超越生死的。所以人类不仅需要解释“生死”问题的科学,而且同样也需要超越“生死”问题的哲学和宗教。在我已走过人生的一大半的时刻,我来讨论这样一个为人类普遍关怀的“生死”大问题,而且对之有着某种觉解,有着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我心中充满了喜悦,精神由之升华。古往今来的中外大哲学家都可以说在追求着“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这里我要以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名言作为结束,张载的抱负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此他提出“仇必和而解”的理论。这种伟大的胸怀,比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不是有天壤之别吗?追求“超越生死”必有“泛爱众”、“慈悲”和“博爱”等宽阔的心胸。
加好友 好运连连
随便看看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企业治理新启示: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吏治精华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8道德经第 37-40 章解读:道的力量源泉与天下自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