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太极,则要申申世世,为太极注入活力!
中华文化,太极,则要申申世世,为太极注入活力!
中华文化,绝非一朝一夕
练好太极,则要申申世世
申申世世,为太极注入活力!
学习太极拳中华文化,太极,则要申申世世,为太极注入活力!,学习《道德经》
让我们一起成为乐观、豁达、开朗的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三十三章》
先来看“不失其所者久”,比较通俗的翻译是人要有自己的志向、有为之奋斗的目标、有精神的住所才能长久。这个“所”,就像是一个根本,不离开这个根基,就能长久,比如鱼离不开水一样。
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理解时站的角度都不一样。我来分享一个不太一样的角度。
每次我读到“不失其所者久”,都会想起《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话大意是告诉我们,心不要被欲望所牵缠,保持清净心。
六祖慧能在五祖弘忍演说开示《金刚经》时佛家的空性智慧,听到了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下顿悟,明心见性,得传禅宗衣钵。
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佛家和道家其实很像中华文化,太极,则要申申世世,为太极注入活力!,都提倡破除贪财执念,淡泊物欲、破执迷不悟之极端,是心境随和、排除身外之物干扰,使精神质量提升。佛家的“空性思维”和老子的“清静无为”是有着很高的契合度的。
人的情绪产生于自己的意识中,而意识又源于心中。意识在时时刻刻不停地产生,一瞬间我们的意识能够百转千回,这都来源于心的驱动。人和人的心是没有差别的,为什么我们的处事方式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因为每个人的心住的地方不同。
人住在房子里,我们的心每天大部分都住在『五欲六尘』里,被各种欲望、执着、争执所纠缠,所以心好累啊!
这是心有所住,心有所住,有纠缠的,就会有限制;那还有心无所住佛家的空性智慧,无所住,就是无所不住,就像太阳、月亮,他们住在虚空里,从而无所不在佛家的空性智慧,不会说太阳是某个国家的,月亮是某个国家的。
月亮还差点,因为它被地球引力所吸引,相当于它的心住在地球上,所以月亮是地球的行星,而不是木星、火星的行星,它是有限制的。
我们的心也一样,不要住在别人的评价中,不要住在欲望中,不要住在外相上。
以此为基础,我们再来讨论人怎么战胜自己?其实仔细的想一下,这是个很滑稽的问题。自己怎么战胜自己?
只要有失败和胜利的分别心,自己永远战胜不了自己!
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是一种超越,超越输和赢、超越现在的自己。当你真的认识了自己,就会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自己』。
没有自己,也就无所谓弱点,无所谓输赢。这就是佛学的『无我』,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我们心情烦躁郁闷时,练一套太极拳,可以很快的让自己的心变得安定、头脑变得清晰。为什么?
因为练拳时我们强调心无杂念、心外无物,心放松了,身体也就放松了,人变得空灵、心变得清净。《清净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练太极拳,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
在《道德经》中,老子反复强调“无为”的重要性。所以“不失其所者久”八字爱好者,老子是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找的自己的“所”,但是不能被它牵制,不要过于执着,心不被其牵缠,一切任运自然,就能长久。
认识了自己,就明白了自己从何而生,死去何处,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就了悟了生死。
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到世界上最后一个认识他的人死去。
佛陀和老子都是得道者,对他们来说没有生也没有死,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受益于他们留下的智慧,他们依然活着。得道者不失其所,死而不亡,这就是真正的死而不亡者寿!
随便看看
- 2023-06-26佛家有哪些智慧 (李向东)六字大明咒(ō)嘛(má)
- 2023-06-20你知道我看到什么了吗?蜘蛛的故事
- 2023-06-10佛教的世界观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这些道中的一种中
- 2023-06-01南怀瑾老师:学佛可以先学儒和道,和佛的智慧
- 2023-05-29林安梧:儒家不能用“静”字吗?恐怕也可以!
- 2023-05-26(STONE的学习笔记)“南传”在佛教义理上的定义
- 2023-05-19(慈怀观)这三个字,决定了你的一生
- 2023-05-10为什么拜佛要翻掌呢?答案非常有趣和丰富
- 2023-05-10百家言其多尔,主要就6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
- 2023-05-05南怀瑾老师:自信信人多数人的心都是迷信
- 2023-04-25《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王雷泉哲学学院教授
- 2023-04-25余国藩:从全译本中拣选内容并修订打磨出节《猴子与僧人》
- 2023-04-08相信佛法的人不能正确地信仰;批评佛教人也不会批评到佛教本身
- 2023-04-07佛家的空性智慧 :以污水洗你的衣裳回也不清洁
- 2023-04-07种子智慧,反向推理找出铭印,改变人生
- 2023-04-07关键词:一个内在的休息。。(深度好文)
- 2023-04-07南怀瑾老师:道家的养生、佛家的退世,道家是道
- 2023-04-07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变化“名可名,非常名”
- 2023-04-07黄远辉:《孔子如来》《哲学与人生》
- 2023-04-06的迷信和邪术,佛教也不主张类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