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茶文化:从王公贵族到社会大众的茶道发展历程
茶,发乎于神农氏,但是在秦时代,茶更多的只是王公贵族的专属。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盛行,饮茶逐渐在佛家中流行起来。但由于当时战争不断,在生存这个大问题面前,人们没有太多功夫去研究茶叶。直到唐朝开始,国泰民安,茶叶慢慢走向了社会大众佛家茶道文化,以陆羽为主的一些文人骚客开始深入研究其茶叶。
唐朝茶文化的代表为茶道。唐代茶道历经东晋到南北朝的饮茶文化积淀,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高度发展与社会安定,为唐代各种茶道类型号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根据对茶道活动目的、特点及茶道思想的分析佛家茶道文化,唐代茶道类型,可分为以释皎然、卢仝为代表的修行类茶道、以陆羽为代表的茶艺类茶道、以常伯熊为代表的风雅类茶道三种。
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 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 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两汉时期,人们普遍用煮茶的方法,就是直接用锅煮新鲜茶叶。其实在初唐的时候,煮茶之法还是存在的,但这种方式略显粗糙,所以唐朝文人不太喜欢,乃至后来出现了煎茶之法,让饮茶变得更加具有文人气息。
《茶经》中记载,唐朝人在煎茶之前,会将茶蒸压,制成饼茶,然后又将饼茶碾碎成粉末,然后接着用火烤茶,期间还要一直翻炒,让它受热均匀。
烤好后还需要用布包起来,不能让茶的香气流失。等茶末冷却之后就可以进行煎茶了,当然煎茶之前还要兼备木炭或柴火,还要干净的水以及风炉和釜作烧水器具。
煎茶前得先将水烧开,当水烧开后,即一沸时,可以适当加一点盐巴,调一调味道,再用勺子去一下水上的杂质泡沫等。
之后再次烧之,而二沸时,先用勺子舀出一瓢水唐朝茶文化:从王公贵族到社会大众的茶道发展历程,然后开始往釜中投茶末唐朝茶文化:从王公贵族到社会大众的茶道发展历程,接着烧之。等三沸时,再加入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这样就可以大功告成了,这茶算是煎好了。
三沸之后,就可以将茶汤盛出来,还要趁热喝,这样才美味。如果茶汤冷了,味道也就不好了,营养也就流失了。
这一点在《茶经》中也有提到: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 写茶诗、 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 一诗中就写道:“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所论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佛家茶道文化,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
随便看看
- 2024-07-21中国茶文化:道家思想的注入与长生久视观念的影响
- 2024-06-19探究大唐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元和中兴的兴衰历程
- 2024-06-19儒道佛教与中国茶道:三教合一的茶文化内涵
- 2024-05-31宋代茶文化:茶道精神、茶禅一味等特色体系的深远影响
- 2024-05-30茶禅一味:禅茶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内在原因探究
- 2024-04-09中国茶文化中人生境界的哲学(J)齐鲁学刊
- 2024-04-05茶的真正历史: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哲学
- 2024-02-10“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
- 2024-02-04一杯潮汕工夫茶,一席潮菜,无不让人怦然心动
- 2024-01-15中国茶道:儒、道、佛诸家的精华而成
- 2024-01-15何鑫:茶道与书画艺术的关系,许唱/文童
- 2024-01-15茗腾茶叶|客来敬茶,领略传统美德陶冶情操
- 2024-01-15中国茶道的内在本质就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统一
- 2024-01-14羽木斋人:“和”:儒家文化与茶道精神之
- 2024-01-14文稿|以宁:中日茶道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茶文化
- 2024-01-11有关范文国的你知道多少?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 2024-01-11茶品即人品,茶道即人道茶文化与茶道的关系
- 2024-01-11(一一剑一杯茶,品读道教与茶文化)
- 2024-01-11中国人的茶文化,孕育出中国茶道精神!!
- 2024-01-06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有着丰厚的思想基础,互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