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木斋人:“和”:儒家文化与茶道精神之
“和”:儒家文化与茶道精神之机缘
文/羽木斋人
1、儒家精神
儒家是孔子创立的一个重要的学派中国茶道思想与儒家的哲学思想有什么联系,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上起着主导作用。
而儒家学派理论众多,其核心精神概括起来应为“仁、义、中、和”四个字,即“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中庸”、“和而不同”等。
据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顾士敏的总结,儒家精神的“原点”,为一个“性”字,也就是人的存在和本质的讨论,如孟子认为“性本善”中国茶道思想与儒家的哲学思想有什么联系,荀子认为“性本恶”等。而人的这个本质是可以改变的,即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因此需要教化,也就是教其“仁、义、中、和”之道。
2、儒家养生观
儒家认为身体乃同时为意识、形气、自然及文化的主体。此四体的向度互摄互入, 形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因此,儒家在其养生时,注重意识、形气、自然和文化的多维有机统一,概括起来,其基本特征为:以修身养性为主要内容;以养气为健身要务;以“仁为寿”为理论导向;以“天人合一”和哲学基础;以致“中和”为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儒家的养生以“修身养性”“调节精神”为主要手段,并注重“仁”、“和”等精神的修养。正如其儒家著作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后便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诚意”“正心”就是其对精神的修养,即养心的论述。
3、儒家的“中和”与茶道之“和”
儒家文化中,茶文化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地位羽木斋人:“和”:儒家文化与茶道精神之,因此有云“无茶不文人”。儒家与茶的渊源甚远,利用茶进行养生也有悠久的历史。
从上文提到,儒家核心思想为“中和”,即所谓的中庸之道,与茶道精神的核心“和”不谋而合。儒家入世向来以一种平和、儒雅、谦恭的姿态,而茶蕴涵着陶冶之德、廉俭之德,因此,儒家将茶道视为一种修身的过程,陶冶心性的方式,体验天理的途径。
儒家的“和”字在其茶事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茶道思想与儒家的哲学思想有什么联系,如泡茶时“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时“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饮茶时“饮罢茶敬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等。这一系列的过程和动作,都体现出儒家的“中和”和茶道精神的核心。
儒家的茶文化注重的是“以茶可雅志”,儒家茶人从“洁性不可污”的茶性中吸取了灵感,应用到人格思想中,这是其极高明之处。因而他们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以茶表敬意”成为“以茶可雅志”的逻辑连续。
儒家还认为茶道可以养廉、励节,这正是茶道精神的“廉”“俭”。儒家思想中,君子应崇尚廉洁、不争羽木斋人:“和”:儒家文化与茶道精神之,而茶为至清之物,因此喝茶能“养廉”,使其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多源自贪婪、不知足或追求太多,因此,茶道不失为精神养生的重要对象。
羽木斋文化工作室
——生活,文章和茶!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