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思想哲学论文范:无我观业力自作自受

佛家思想哲学论文范:无我观业力自作自受

导读:佛家思想哲学论文应该如何撰写?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论文,写作都是会有一些规范的,但是往往很多初次写作论文的作者总是会对这些了解知之甚少,因此就会借鉴他人的写作方式,本文分类为思想哲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佛家思想哲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佛家的业力论和无我观

【摘 要】 业力思想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其认为人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力量,在不未来对人生产生影响,此力量称之为业力。但由学者认为既然无我就不应该存在造业主体和受业主体,因此佛家业力论思想和无我观存着一定矛盾。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对于佛教思想的误解,业力论和无我观在佛家思想体系内是相互融洽的。

【关键词】 无我观 业力 自作自受

一、佛家关于业的含义

“业”,梵语“羯磨”(karma),直译为造作,其词根√kr表示行为,而词尾-man则表示拥有,业(karma)的字面意思即是人的身、语、意的种种行为拥有某种力量,在行为结束以后会对未来产生某种影响,约束人、压迫人,在因缘具足之时感召果报,使人不得不接受行为所带来的结果。业力思想并非佛家的独创,早在《奥义书》时代就古印度就成形成了关于轮回和业力的完整理论体系。古印度诸多思想流派,除了唯物主义的顺世论,无论是继承《吠陀》思想的胜论派、数论派,还是反对《吠陀》思想的佛教、耆那教等,都普遍相信轮回和业力因果。这些思想体系的关于业的看法都是和有“我”的思想相结合而成立。其都认为在业力产生和受报的?^程中存在一个不变的“自我”。这个自我就是灵魂,各个思想流派其具有永恒不变、不必依托于其他事物存在并且自身不可分解、可以自作主宰等三大特征。由这个主体来作为业的造作者和业的承担者,因此业是自作自受。而所谓的轮回是由业来造作,即是此不变主体在业的推动之下从一个肉体转移到另一个肉体,如同人从一个房子中走出走进另一个房子。

但是业力论思想一旦和佛教的无我观结合在一起在表面上就会产生巨大张力。佛教强调“诸法无我”, 并不存在一个“我”来造业,也不存在一个“我”来受业。那么既然无我,那么又是谁在作业?谁在受业?如何保证作业主体和受业主体的同一性,从而让业力是自作自受不是自作他受?此为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二、佛教的无我观

佛教强调无我,说的是佛家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灵魂。各思想流派认为的那种不必依托于其他事物存在并且自身不可分解、永恒不变、可以自作主宰的自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是想象的产物。

首先,人是具有可分性的。所谓的人,并非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可以划分成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其中色是构成我的物质要素,受、想、行、识是构成我的精神要素。五蕴都不能称得上“我”,如色蕴为我,那么我将仅仅是一具肉身。如受蕴为我,那么我将仅仅是一堆感受。近代有论述以记忆的人格同一性为自我的本质者,此亦非理。一者,人的记忆是时刻变化遗忘的,张三今日记得自己三岁时的记忆为张三,难道明日张三将三岁时的记忆忘记就不是张三了吗?张三本身性格内向,可能忽然会变成一个能言善语者,这时难道张三就不是本人了吗?此与世间相缪。二者,若记忆为我,那么存在一份记忆有一个“我”,假使讲此记忆提取出来,在电脑里面复制为三份,那么就存在三个“我”了吗?此亦与世间相缪,故五蕴无我。而人就是由五蕴构成,离开五蕴并不单独存在一个叫做“我”的东西,故离五蕴无我。正如佛教中常用的一个比喻,一辆车子由车轮、车身、把手组成,单独的一个车轮、车身都不能称之为车子,但是离开了车轮、车身、把手也不存一个叫做车子的物体。人亦如是,即五蕴无我、离五蕴亦无我。

其次,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张三此人,年幼时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玉树临风的公子,后又老成一个发秃齿豁的老头。如果存在一个“我”,那么是这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是张三,还是那个发秃齿豁的老头为张三呢?此仅仅是在人的一期生命中谈我,如果涉及多期生命,前生的张三是一只雄壮的猛虎,今生的张三变成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来世的张三却又变成了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如果存在一个“我”,那么究竟是那只猛虎是“我”,还是那个壮汉为“我”,或者是娇滴滴的娘子为“我”。

最后,人是具有不自主性的。如果自我可以自作主宰,那么我应该是可以决定自身状态、性质,我想高就高、想壮就壮、想漂亮就漂亮,世间就不应该有丑陋、疾病,但事实恰好与之相反,人一直处于自身的不自由之中,不能随心所欲的决定自身的状态、属性。

以上三点可以说明,人并不存在一个不变的自我。

三、业力的自作自受

同时还强调业力是自作自受的,即使像至亲如父母、子女也不能互相代替承受业报。佛经中很多地方都论述了业的自作自受,如《般泥洹经》中说:“夫志行命三者相须,所作好恶,身自当之;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佛说无量寿经》中说:“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楞严经》说:“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此中,业都是自作自受,业所带来的异熟都最终会归结到行为主体身上。而说业自作他受,或是意味着由亲人、家族等关系亲密的人承受业力,如儒家常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或是由和行为主体无关的他人承受业力,这在佛家看来都是不妥当的。在佛家看来,个人行为所造的业虽然亦会对他人造成影响,但是最终的异熟只会由自己承担。

这里还需要解答的一个问题是佛教既然说无我,那么如何保证造业主体和受业主体的同一性,自作自受中所谓的自我指的又是什么?对此佛教的回答是五蕴和合中虽然没有不变的自我,但是人身心相似相续,过去状态、现在的状态和未来的状态中彼此存在联系,故佛就世人称相似相续者为同一人、同一物的习惯,说业是自作自受。如《优婆塞戒经》中说:“譬如置毒乳中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至醍醐时故能杀人,乳时异故,醍醐亦异,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故能害人。五阴亦尔,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即因为众生以自我为中心,有一个造业的人格主体假立为我,这个“我”所做的业只能由自己及自己五蕴相续的主体承担,就像饮食、睡眠不能由他人代替。举个例子,张三壮年时候杀人佛家思想哲学论文范:无我观业力自作自受,待年老之时才能被抓住判刑,世人不会说现在这个耄耋之年的老头不是年轻时曾经杀人的张三。生前的念念生灭相续如此,死后的生死相续亦是如是,身为人类的张三来世投胎转世成为一头牛,虽然一者为人一者为牛,但是来世的牛是今生的张三身心相续而生,在世俗意义上可以假说为一,牛因此需要承担张三杀人的异熟。

结 语

总结而言,佛教无我说业力论和其他宗教有我说业力论的区别是,有我说的业力论,把“我”当作了一个独存不变的东西,由业推动这个“我”进行轮回,享受一次次业报。此中,“我”就如同乘客,业如同火车,果报如同站点,业将“我”运输到牛身这个站点,“我”便是一头牛,享受牛身的果报。下次轮回之时,业又将“我”运到人身这个站点,我便化身成人,享受人身果报。而佛教并不将业视为外在于“我”的存在,业本身就是“我”的一部分。如佛经常说,一切有情以业为自体,以业为母胎,以业为眷属。有情依业而转,如车轮依轴而行。如果比照西方哲学的话可以说,有情是以业为动力因,五蕴为质料因而成立。所谓自作自受,其实不必借助于作者和受者,实为业自身的报应,对于业而言,有一定的业因必将引起一定业果。如人投胎成马,非吾人之灵魂投胎马腹,不过吾人之业于其变化过程,以人类之五蕴,代替为马之五蕴耳。

因此,文章开头所言的无我说和业力论表面上存在的张力实际上并不存在。可以说佛教认为无论认为业是自作自受,还是认为业是自作他受都是片面的、错误的,而正确的说法是远离此两个极端而处于中道。

【参考文献】

[1] 佛教中关于我有多种划分,如依五蕴可以将我划分为色、受、想、行、识等五要素,其中色是构成我的物质要素,受、想、行、识是构成我的精神要素佛家思想哲学论文范:无我观业力自作自受,五蕴的划分偏重于精神划分。而依照六界可以将我分为地、水、火、风、空、识等六要素,其中前五界为构成人的物质要素,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热气、风为呼吸、空为种种之空袭,而识界偏重于人的种种精神活动。

[2] 《般泥洹经》大正藏第1册, 第181页。

[3] 《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 第277页。

[4]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藏第19册, 第145页。

[5] 《优婆塞戒经》大正藏第24册, 第1056页。

[6] (日)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5页。

[7] 原文为:“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详见《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第85页。

123

道家认为,人只有保持原本之善性,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提升,学业才能精进,才能优先掌握所学之精髓要义(悟空由于天生心性纯真,很快悟通了阴阳之变;学得了不死之术、72般变化),进而认识力才会有实质性飞跃(翻身踏上筋斗云),本领才会与日俱增(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才能学到上知天文,下达地理之学问(学得上达天庭,下至地府之功夫)。

道家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具有反复的过程,当心灵完成了一定阶段的受业学习,就要回到实践中接受锻炼(悟空学成辞师,回到花果山),心灵的善性同样会遇到魔性的考验(悟空回山后遇到了水混洞的混世魔王)。人只有经过后天学习使心灵获得道业,具备了理性的思维、判断能力,心灵的正义力量才会加强,心灵之善性才会克制恶性,实现心性的归道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心性归一(悟空巧战魔王。近身以拳脚,躲刀而腾后,四量拨千斤,轻松剿灭魔王)。

第一节道文字的发展过程

最初的道家传教形式都是以师傅口传的方式一代代相传的(祖师附耳低语,传授悟空口诀)。道家自有了自己的文字,才真正流传开来(悟空获得一口大刀,开始传教众猴武艺。大刀者,传播道教文化的工具也)。起初的道家文字就象用木棒或竹竿在地上划的道道(悟空率众猴折竹以矛棍,削杆为枪戟,每天操练武艺),由于这种初始的道道式文字过于简单,最初也仅仅是在道教内部的教徒之间交流使用而难以与教外文化进行沟通(悟空曰:真若有人兴兵来犯,用竹竿木刀无法对敌)。

随着道家文化的发展,道家文字随后又增添了象征各种武器和象征各种动物的偏旁部首(悟空略来了二百里海路外一座城内武库的所有兵器)。(72洞妖王参拜猴王,每年献贡,四时点卯。也有随班操演的,也有随节征粮的。齐齐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各路妖王,又有进贡金鼓,进贡彩旗,进贡盔甲的,纷纷攘攘,逐日家习舞兴师)。道学家用这种方法,曾经拼凑了四万七千多个文字(悟空会聚群猴,计有四万七千余口)。然而,随着道家理论的快速发展,仅仅以削制的竹木秆为笔,以地为“纸”,使用这种繁杂的文字来表达教理,很难对外传授(悟空教授徒子徒孙已感到缺少称手之兵器,有武功但表达不出来)。为此,道学家逐对这种繁杂文字以及简陋的书写方式开始了改革探索(悟空命猴群四处寻访称手之兵器)。根据四方传教的有经验老道提议,道家拟嫁接儒家文化中的一些精华来提高道文的表达力和书写效率,以便于传教交流(有阅历之四老猴报告:东海苍茫有珍宝无数,可找东海龙王假借)。

第三节问学儒家

道、儒两家原本一衣带水,统属中华文化(水帘洞之水可通东海)。道学家要吸取儒家文化之精华,首先要深入研究儒文化(悟空深入龙宫以寻借兵器)。儒文化有茶文化(东海龙王以瓷杯待茶),礼仪文化(悟空还以抱拳之礼),毛笔书法(龙王叫人取出一面大刀),书法九势(九股叉),方块字构字方法(方天画戟)等等。

由于道家初期的文字不适应毛笔书写(悟空不善用刀)。于是道学家当时仅仅吸取了儒家文字之书法要决(悟空使了一路九股叉)和方块字构字方法(悟空舞了一阵方天画戟),从而融合简化了当时的道家文字。然这些改革仍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道文化的传播能力(悟空均嫌分量太轻)。

第四节沾水笔的发明

道学家通过考究儒家文字的渊源,受到了儒学文字鼻祖甲骨文的启示。最早的甲骨文是夏时期人们用铁针在龟壳上刻划的符号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这种刻画了符号的器具被用做那时的镇水神器(经悟空进一步索要,龙女才告诉说:东海深处有块神铁。接着龙王又说:那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针)。由于这种刻写文字的方法太费力,很早就被人们用毛笔取代了(龙王说“那神铁有千钧之重,拿不动”,在海底弃置已久)。然而,道学家却发现了这一古老刻字铁针的价值(悟空向龙王借要定海之针),道学家向来善于发现、改革和变通(被龙王看做拿不动又无用的废铁柱,到了悟空手里即刻就变成了如意金箍棒)。道学家通过对刻字之针的变通改革,发明了一种很适宜书写道文的棒状沾水笔(悟空舞弄金箍棒,来到水晶宫—寓意拿笔沾水的动作)。从此,道学家用沾水笔书写道文,来的即好用又轻巧(金箍棒被悟空变做绣花针一样小巧)。

123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